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從小背唐詩的孩子與不背的比,將拉開怎樣的差距?

最近,關於幼兒要不要背詩的話題,和好友有過討論。好友堅持認為:詩歌是很好,但是對孩子來說,理解不了,背誦完了過一段時間就忘記了。背和不背又能怎樣呢?

我告訴她,從小背詩的孩子,好處大大的!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詩歌尤其是唐詩的一大特點,就是音樂性。我們要知道,古人寫詩,是很尊重押韻的。「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詩詞中特別重要的是押韻,所謂的韻,大致等於拼音中所謂的韻母。以律詩為例,古人寫律詩,嚴格地遵從韻書來押韻的。」正因為如此,詩歌朗誦就變得抑揚頓挫,因為那是旋律啊。以前的樂府詩創作出來,更是一種歌詞,是要搭配音樂唱的。

所以,孩子能從音樂中獲得薰陶,自然古詩詞也能給予他們旋律的美感。說到底,背誦詩歌就是對語言、語感的一種訓練。

有人問:孩子從小背誦,對大腦有什麼好處?

台灣著名教育家、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腦科學家、台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對這個話題深有研究。她認為,背誦實際上是對大腦發展有意義的。

洪蘭在一次講座中指出,人的大腦是由10兆左右的神經元組合而成,大腦通過軸突和樹狀突的結構,來傳遞訊息。這是人腦處理信息的方式。而「學習」在神經學上的定義,是神經迴路的改變和強化,它的機制在於模仿和記憶。

透過一再地重複、活化某一組神經元,把它們結合成某個表徵,這就是記憶。如果表徵越強,辨識和閱讀它的速度也越快。因此,剛開始學習某一樣知識很慢,而反覆固化以後,學習就會變得很快。

「從神經科學的研究來說,背誦就是重複地活化同一組神經元,使它們緊密連接。好像兩個人的手已經緊緊地牽在一起了。」洪蘭表示,只要聽到「人之初」,後面的「性本善」隨口就能跳出來。因為童年時期,孩子的世界比較單純,干擾信息少,所以童年讀的東西記憶痕跡較深,對大腦的激發更有效果。

英國曾做過一個實驗,讓孩子們朗讀帶有韻律的詩詞,同時通過儀器掃描閱讀時的大腦。研究者發現:孩子在誦讀時,大腦出現一種特定的腦電波,這是孩子們進行普通文字閱讀所沒有的。此後,相繼有研究表明,誦讀故事能刺激到孩子大腦有關音樂、閱讀的腦區,能強化孩子的記憶力。

有人問:背了也會忘,那背誦有意義嗎?

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背誦得快、忘記得也快。既然都會忘記,那為什麼還要背呢?實際上,兒童心理學家哈羅德·伯特曾有過一項研究。他找來以英語為母語的孩子,讓他們在兩三歲時開始學習和背誦陌生的希伯來語言。實驗時間歷經兩年,兩年後到孩子七八歲時,都不再進行希伯來語言得學習。但是,當他讓七八歲的孩子們重新開啟學習希伯來語時,奇蹟就發生了——與沒有學過這一語言的同齡孩子相比,學過希伯來語的孩子們,學習速度比其他人快了1/3。

也就是,曾經的學習是會留下印記的。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如果孩子們能對詩詞的語意和表達的內容有更深的理解,那是最好的。不講解意思,強迫孩子單純背誦,這一做法不可取。如果增加孩子對學習古詩詞的恐懼,那就太得不償失了。

如何在遊戲中背詩詞

詩詞的記憶其實越早開始越好。至少對小小費來說,大概兩歲多就開始讓他背誦,大人讀一句孩子讀一句。這樣堅持幾天,孩子會懵懵懂懂地記下好多詩句。

不過等孩子再大點,這招也不是很管用了。所以就要運用一些小技巧,鼓勵孩子有學習的積極性。

睡前講詩歌故事。一般在陪孩子睡覺的時候,利用睡前時間,可以挑一首古詩詞,講詩歌的意境和意思。孩子都是喜歡聽故事的,詩歌背後有很多故事,每天講一首,父母提前做好功課,簡直就是潛移默化的教育。

另外,孩子都很喜歡天馬行空的想像。我一般在講故事的時候有意識地打造幾個人物ip,比如李白杜甫。然後以這些大ip講故事。同時我鼓勵他,讓他通過古詩詞想一個故事,可以自己編,哪怕不合理也沒關係,盡情想像。這樣做,有利於開發孩子的大腦,打散思維,增強文采,一舉多得。

在小小費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我們還一起聽唐詩歌曲。現在有很多適合兒童唱的唐詩歌,有一度我讓他背誦,他都是以「唱」的方式表達的。

還有一種小方法,就是孩子在提要求的時候(比如想看一集動畫片或者買一個小玩具),家長可以和孩子比賽,看誰背得又快又好。適當地讓孩子多勝利,畢竟在比賽競爭的壓力下,也會激發孩子背詩的動力。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重慶海之聲袁家崗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304/156413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