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環球旅遊 > 正文

神秘的恩施大峽谷,景色能與科羅拉多媲美,被譽為地球最美的傷痕

湖北恩施大峽谷壯觀的景色說是可以媲美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因此,也有人稱它為「中國版」的科羅拉多大峽谷。

恩施大峽谷也是清江大峽谷中的其中一段,整個峽谷全長108千米,總面積300多平方千米。

我們是自駕過來的,快到恩施大峽谷景區的時候,看到這裏的地勢落差很大,公路是沿着山邊的懸崖修建的,繞着開了很久,才下到谷底。

整個恩施大峽谷分為七星寨景區和雲龍地縫景區。去年夏天的一場大暴雨引發山洪,將雲龍地縫內的棧道給沖毀了,現在雲龍景區是關閉的。

不巧的是,上車纜車也停運檢修中,所以我們這次只能游七星寨的景區,門票加區間交通車一共是100元。

遊客中心在谷底,沿着彎曲的公路繞了40多分鐘,我們就到來了七星寨大門。

正常從纜車可以直接到達恩施大峽谷的前山頂端,我們徒步,只能沿着由絕壁上的棧道慢慢行上去。

恩施大峽谷海拔為1500-1900米,整個景區都是石炭岩經風化剝蝕、溶蝕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觀。

上午天氣還是挺好的,藍天白天下的掛壁棧道,非常好看。

棧道曲曲折折,仿佛懸掛於絕壁,所以叫做「掛壁棧道」。

站在南天平台上,向下可以看到山腳下的村莊,景色迷人。

我們現在行的這段是恩施大峽谷的前山,由小樓門、中樓門、大樓門組成。

精華景點推薦:

神仙峰,是三疊紀時候的石灰岩,它形成於2.03-2.5億年前,整個石柱原本與旁邊的山連為一體,由於山體有橫向裂隙與縱向裂隙,經後期的風化、溶蝕致使山體剝離,從而形成獨立石柱。

傳說這山頂住着神仙,經常到山下幫助老百姓,松枝人像便是神仙的化身,因此得名「神仙峰」。

峰頂松樹生長於絕壁間,形態奇異,與大樓門的「迎客松」相對,也稱「小迎客松」。

石芽迷宮是典型的岩溶石芽(林)地貌,為三疊紀(2.5億-2.3億年前)灰岩經風化剝蝕、溶蝕而形成的突起的石脊群。

石芽平均高度約2m·高低起伏、錯落無序、形狀各異、參差不齊,似波浪、似島嶼,似蝸牛爬行,似蚊龍入海。

剛降完雪,地面上都是積雪,撿了一些冰雪玩。

石芽是岩溶區平緩岩層坡面上常見的一種岩溶地貌,地表水沿碳酸鹽岩表面裂隙溶蝕所成溝槽間突起的石脊或脊狀岩體便稱作石芽,因其呈繁星般雜亂分佈,穿梭其中,如入迷宮,故名。

前山石灰岩主要地貌類型有絕壁、岩柱林、孤峰、石芽(林)、峰林窪地等。景區內松木蒼翠,驚奇秀美。

相思鳥象形石景觀

懸棺是湖北土家族祖先古代巴人的一種葬儀,於春秋戰國末期形成,已有2000多年歷史。

這此的懸櫃石為岩溶象形石,為三疊紀(2.5億-2.3億年前)灰岩沿節理面經剝蝕、溶蝕作用後形成的殘餘的石塊,造型酷似懸棺,故此得名。

經過一線天,這是溶蝕作用後形成的另一種自然景觀,這些是地球演化的天然教科書。

站在棧道上遙看雲龍地縫,地縫入口處為一個人工水庫,湖水顯碧綠色。地縫尤如大地的傷疤、巨壑環抱,山巒疊嶂,雄奇險峻,厚重幽遠。

「一炷香」是喀斯特地貌奇觀,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四十個景點之一。

央視《走近科學》欄目組曾經對這條千年不倒的奇石出了一期紀錄片,講述它的形成過程。從地質學上講,是因長江水系和清江水系的長期交錯作用,不斷地侵蝕和沖刷才形成如今的陡石柱。

「一炷香」是地球上稀有的單體三疊紀石灰岩柱,曾歷經多次大地震而仍依然屹立不倒。是因為該岩石的密度非常大,並且在它周圍有五座山峰護衛,空氣流動改變了,更像一隻無形的手在托着它,所以它才不用被風吹雨蝕而倒塌。

作為是恩施大峽谷中的鎮谷之寶。「一炷香」石柱高達150米,最窄截面直徑只有4米。這也是地球上類似細長的石柱並不多見,而最長、最大的僅限恩施。

祥雲火炬,灰岩山體地貌,灰質較純,堅固,整體性強,垂直溶蝕痕發育,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祥雲火炬。

母子情深··象形石景觀

旅遊貼士:

景區評級:

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位置:湖北省恩施市

開放時間08:30~17:00

門票價格100元,含景區往返交通車。

我們去的時候,索道在檢修,沒開放。

乘車路線:

恩施市區,公交車到市區再轉專線大巴到景區

自駕路線:

遊玩建議安排一日游,從重慶我們從利川縣過來,可以行318國道,然後從分叉路口,進入到大峽谷景區的路。

恩施大峽谷景區亮點主要是看石炭岩地質景觀,天坑、地縫、絕壁、峰叢、岩柱群、溶洞

、暗河都是獨一無二的自然奇觀。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樂玩日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217/1558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