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黃家後代

作者:

南宋末年的時候有個叫黃三的乞丐,父親黃二和爺爺黃大也是乞丐。黃三的父母和爺爺奶奶都是餓死的,孤苦伶仃的黃三乞討來到了臨安城外。在黃三快要餓死在城外的時候,蒙古人打了過來,殺人搶掠,放火燒屋,城內城外死屍遍地。一個蒙古人發現了月光下奄奄一息的黃三,這個殺了一路漢人的蒙古人不但沒有殺他,反而給了他一袋乾糧。黃三記得那天的月亮特圓特亮,明晃晃掛在眼前,他從此跟隨了這個蒙古人。

幾年之後,黃三的日子好了起來,蓋房置地娶妻生子,那個蒙古人被調往北方做官,黃三留在南方做生意。這個蒙古人病死後,黃三在自家後屋造了他的塑像,每逢月圓之夜焚香祭拜。富裕起來的黃三時常對兒子講:「四娃呀,我們全家都要感謝這位蒙古人,沒有這位蒙古恩人,就沒有今天的好日子!一定記住了。」後來黃三臨終的那幾天,還反覆叮囑跪在床前已經長大成人的黃四,不要忘了祭拜蒙古恩人,不要忘了訓導子子孫孫安分守己做大元朝的子民。

黃家傳到第五代的時候,因為賭債又落魄了。時逢中原戰亂,各地刀兵四起,黃五加入了朱元璋的隊伍,殺了很多蒙古人立下戰功,跟着大明朝做了官。重新興旺起來的黃家不再祭拜蒙古恩人,開始世代效忠給了他們榮華富貴的大明帝國。

明末天下大亂,李自成起兵攻城略地,黃府被燒,黃家後人再度失散流落他鄉。1644年,滿清入關,一名黃家後人協助清軍有功,得到賞賜並做了地方的小官,失散的家族又重新慢慢聚攏。黃家第二十一世孫(黃廷中)官至巡撫,黃家又興旺了,黃家的長輩也經常訓導子孫要感念大清的恩德。

清末,太平天國戰亂,黃家為官的世孫因棄城而走逃到上海時被抓,就地問斬了。黃家再度沒落,老老少少流離失所。1894年,一名黃家世孫(黃桐安)一路乞討流浪到東北旅順,正值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日軍攻佔了旅順,把全城的人都殺了,只留下了幾十個活口負責埋屍體,其中就有黃桐安。黃桐安跟着日本人從旅順到奉天,不到十年就在東北建起了大宅,找到了部分失散的家人。黃家又興旺了,黃家的人都很感激日本人,也很願意為日本人做事。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時,黃桐安已經去世兩年多了。蘇聯軍隊打進東北的時候,黃家後代再度逃難,再度離散。三年後,幾個女人帶着老人和孩子輾轉逃到了徐州附近。在一個寒冷的冬夜,兩個年紀小的孩子餓得哇哇直哭,拿不出乾糧的年輕女人也亂了方寸跟着一起掉眼淚。這時,一個年長的女人說:「都不許哭,活着的人千萬不能泄氣,一定要挺住,聽老輩人講,黃家在最落魄的時候總能起死回生,總能遇到解救黃家的大恩人……如果月圓之夜,遍地死人無數,這時候看見拿着長刀的人,就能遇見黃家的恩人。」……

(選自蔣祖權《黃家後代》上部簡介)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121/1548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