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什麼叫見過世面 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作者:

「怎樣的人才叫見過世面?」

這個話題常處於知乎熱榜,且居高不下。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世面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金錢、地位、高檔場所。

何謂世面?

所謂世面,就是世界的每一面。

特別喜歡一位網友的回答:

見過最好的,且不以物喜,知曉最壞的,且不以己悲。亂花漸欲,不墜青雲志,腹有詩書,不誇誇其談。如果世面單指物質,而忽略內涵,那也是一種膚淺。

文化涵養沒提上去,用再貴的奢侈名牌,去再多的高檔場所都只是流於表面。

一旦遇到困難時,就原形畢露,咋咋呼呼。

習性還是和從前一樣,毫無改變。

那麼,怎樣才能做一個見過世面的人呢?

01

君子和而不同。

在節目《演員請就位》中,郭敬明曾說過這麼一句話:

「你可以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存在。

你可以繼續討厭,自己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對它的喜歡。」

與人相處,最忌諱的一點就是總想證明對方是錯的,以及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但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更何況是人的思想呢?

這世界眾生皆不同,他們並不在我們上下,而在我們左右。

著名心理學家卡耐基講過一件事情。

宴會上,有一位先生主動找他聊天。

並且拋出一句引語,且在旁邊加注了對這句引語的理解。

卡耐基聽完後,覺得這句解釋並不正確,就向那位先生提出了錯誤。

沒想到,對方堅持自己的理解,拒不服從。

就這樣,雙方各抒己見,鬧得很不愉快。

於是,卡耐基找來一位文學界的朋友主持公正。

朋友得知故事的來龍去脈後,便用腳在桌底碰了碰卡耐基,示意他不要說話。

然後開口贊同了那位先生的觀點,承認他的觀點並沒有錯。

事後,卡耐基十分疑惑不解,不知朋友為何要偏袒那位先生。

朋友笑笑說道: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在閱讀文學資料中也不例外。

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的理解都按原著的意思去解讀。

與其一直與別人爭論解讀的對錯,不如接納別人的不同,給別人一個台階。

這樣既尊重了別人,也顯得自己有修養。」

正所謂君子和而不同,我們雖然觀點不同,但是彼此尊重。

就像康德說的那樣:

「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雖然有些我並不認可,但我可以儘可能地去理解。」

一個層次高的人,不會以自己的意志凌駕於別人之上,能夠接納別人的不同,尊重別人的不同。

02

身似琉璃,心如玄鐵。

身似琉璃,要求我們的身體像琉璃一樣精緻。

心如玄鐵,要求我們的內心像玄鐵一樣堅韌。

之前網絡十分流行一句話,「明明有顏值,非得靠才華」。

誠然,賞心悅目的外表固然可以成為一張通行證,但一個真正優質的人,往往懂得內外兼修。

林徽因的一生,就是優雅與堅定的代名詞。

她把自己的形象管理當作必修課,從未懈怠馬虎。

作家文潔若說:「林徽因是我平生見過的最令人神往的東方美人。她的美在於神韻。」

即使在抗戰時期,顛沛流離的生活讓林徽因感染了肺病,她因病臥床,也從未將就過自己的形象。

歲月從不敗美人,因為真正的美人,哪怕窗外兵荒馬亂,內心也有定海神針。

她雖一身旗袍,柔情似水,但優雅背後,卻是堅毅與剛強。

在同齡人尚未確定人生目標時,十六歲的她早早就立下了心願——投身於建築事業;

受聘於東北大學,她與丈夫梁思成創建了國內第一個建築系;

為保護古建築,她與丈夫一路翻山越嶺,走遍全國15個省、190多個縣,實地勘察了2738處中國古代建築遺構;

即使後來貧病交加,她仍堅持完成了《中國建築史》這部著作的初稿以及用英文撰寫的《圖解中國建築史》,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卞之琳先生說林徽因「天生是詩人氣質」。

腹有詩書氣自華,人只要心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

因此,我們不但要外在的精緻,更要修煉靈魂的芳華。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不外乎如此了。

03

能享受最好的,能承擔最壞的。

最好的人生,能講究也能將就。

穿得了奢侈名牌,吃得了粗茶淡飯,坐得了奔馳寶馬,住得了茅屋陋舍。

林語堂先生曾這樣評價蘇軾

「蘇軾一生,起起落落,從不消停,但卻始終如一的保持豁達的人生態度,活得極其灑脫。」

蘇軾少年得志,20歲中進士,歐陽修大為賞識他,很快就名聲大噪。

好景不長,因為文章被誣陷,他從學士淪為了一介農夫。

之後的歲月中,他的人生依舊坎坷,從北到南,接連被貶。

他註定飄零四方,居無定所,但這並沒有擊倒蘇軾。

每一個天寒地凍的日子,他都活得驕陽似火。

身處順境時,他能享受最好的,能講究;

身處逆境時,他能承擔最壞的,能將就。

儘管人生旅程跌宕起伏,卻還是風采依舊。

人這一輩子,無所謂一馬平川。

俗話說:「事來心應,事去心止。」

無論好壞,都是路途中必經的風景。

人生既要能享受風花雪月,又要能承受風雨摧殘。

只有這樣,才能活得通透。

04

這個世界太大了,誰也沒有資格說自己領略過天地萬物。

世面,其實是見不完的。

但我們可以通過看眾生,去領悟這個世界。

在眾人隨意評判之時,你能捍衛對方的說話權而不是人云亦云;

在眾人六神無主之時,你能氣定神閒而不是驚慌失措;

在眾人抱怨苦難之時,你能應人生萬變而不是自暴自棄。

如此豁達的人生境界,比見識世界的多面性,或許更為高級。

與朋友們共勉。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碧讀好書指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1124/152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