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講:「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人到中年,漸漸看淡,發現世事浮沉,儘是過眼雲煙。
世上沒有穩賺不賠的事情,也沒有長盛不衰的東西,或許有時可以勝人半尺,卻永遠無法勝天一寸。
與其相爭,不如相安無事,歲月靜好,便是人間清歡。
急流勇退,靜而不爭
古人說:「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戒之在得。」
人生下半場,貴在戒爭戒鬥,要學會舍即是得。
天行有常,道法自然,這是天地的規律,不是人定的法則。
劉邦打下江山,為功臣封地賜爵。
開國重臣,丞相蕭何選的土地,既偏遠又貧瘠。
大家不理解:「為了一塊好地,我們爭得頭破血流,你卻在故作清高。」
蕭何笑而不語,拂袖而去。
多年以後,當初的權貴,不少被迫害致死,權貴的後代,大多敗光家產,流落街頭。
只有蕭何的後人,因為土地貧瘠,不得不自食其力,辛勤耕耘,反而興旺起來。
《道德經》中講:「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人棄我取,人取我與,既是超然物外的豁達,亦是行於世間的智慧。
凡事不必求圓滿,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抱殘守缺才是真聰明。
人若上善,天必福佑,不爭而爭,是為大爭。
樂天知命,一切隨緣
《道德經》中講:「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不爭而勝,不言而喻,不召自來,不謀自成,天道從不強求,卻能自然而然,得償所願。
周文王遇見姜子牙的時候,他已經72歲了。
在此之前,姜子牙做過屠夫,賣過米酒,遊說過諸侯。
但天命難違,他經商失敗,更沒受到諸侯賞識。
一瞬間,他看淡了一切,隱居磻(pán)溪,直鈎釣魚,只待君王。
當他停下追逐命運的腳步,命運卻反過身來迎合了他。
周文王視姜子牙為師友,一起開創了周朝八百年的輝煌。
《天上感應篇》中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世間一切,皆有因果,因果就像一口乾坤袋,你我皆是袋中人。
該是你的,不需爭;不是你的,爭不到;樂天知命,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但行好事,定會錦繡前程。
▽
《道德經》中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清靜無為,不是遊手好閒無所事事,而是遵從內心莫逐功名。
餘生不長,要用在值得的地方,身外之物留予別人去爭,心地乾淨才是最大的寶藏。
上善若水,靜水流深。靜而不爭,是人到中年最好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