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餘生很貴 放下別人的錯 解脫自己的心

面對他人的過錯,不去執着,不去計較,心就不會出現障礙。

張口閉口都是別人的錯,難免被是是非非沖刷得體無完膚。

有位百歲老人說,「別人犯錯少計較,自己犯錯多考慮。不難為別人,也別跟自己過不去。」

寬納了別人的錯,不自尋煩惱,才能理順自己的人生。

人無完人,孰能無過

看過一句話,「學會一生不批評別人。」

沒有人,能保證一生沒有一點行差踏錯,對人沒有一點虧欠。

即使是孔夫子,也有誤解弟子的時候,我們又有什麼資格苛刻待人。

不輕易批評別人,才會把目光投射在自己身上,反省之後大有長進,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

退一步講,容人之過,也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允許自己卸掉多餘的心理包袱。

凡事爭執不休的人,容易把別人的過錯演變成一場場紛爭。爭來爭去,爭個頭破血流也沒有贏家,落個心累。

內心還總盤算着「以牙還牙」,殊不知自己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的內心。

禪語有言,「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滿口是非的人,心裏裝着的都是是是非非;同樣的,內心煩躁的人,看到的都是別人的過錯。

心是一面鏡子,頻頻呈現出矛盾,只因心有矛盾;看人看不慣,只因內心一團亂。

坦坦蕩蕩、平心靜氣的人,有一顆蓮心,所見皆美好。

不錙銖必較,給別人一次重新審視自身的機會,何嘗不是一種慈悲。

有一種自我懲罰,叫耿耿於懷

古人說,「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

有些人天天快樂,不是因為幸運;有些人天天苦悶,不是因為禍不單行。

說到底,沒有人能順遂一生,也沒有人一直倒霉;你眼中看到什麼,內心便是什麼風景。

多少人,有着一雙「火眼金睛」,一眼望去全是別人的錯,目之所及遍地狼藉。

「盤點」完別人的過錯,一回頭突然發現自己的心已是千瘡百孔。

原來,對別人的傷害,越是放不下,記恨得越久,給自己帶來的傷害越深。

當那些不開心的回憶在內心反覆「咀嚼」,對當下厭倦起來,怎麼還會期待明天的到來?

沒有期待的生活可謂是一潭死水,久而久之,原本正向的人,轉而埋怨除自己之外的一切。

學不會體諒,便抱怨家庭的不和諧;學不會理解,眼中便容不下一顆沙;學不會放下,便只會一味指責別人。

沉淪於別人的過錯中,再也顧不上感受生活,是對自己的最大懲罰。

記人恩,忘人過,心寬路自通

古人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記性」太好的人,往往活得很痛苦,他們對別人的傷害和過失,總是歷歷在目,如鯁在喉。

因此,他們處處受限,一遇到不順心,便覺得所有人都把自己當成眼中釘。

有人說,「100-1=0。」

即使做了一百件好事,也會「毀」於一次過失,這就是我們對人的偏見。

面對別人的好意,我們習慣於熟視無睹;面對別人的過錯,則當成一生難以抹去的污點。

這何嘗不是一種小肚雞腸,一種不公。

人與人之間的芥蒂,大多因為緊揪雞毛蒜皮的過失不放,怨恨滾成大雪球,才隔膜如仇人。

友誼也好,感情也罷,不可能毫無瑕疵,忘記曾經的懷疑與指責,關係才能再次穩固。

人心是相互的,單單漠視人的好處,獨獨記恨人的錯誤,得寸進尺,會把人緣弄得越來越差。

人生很貴,善忘的都是高人;多一些糊塗,少一些挑剔,凡事不計較得太清,未來的路才會越走越寬。

《菜根譚》有言,「不責人小過,不發人私隱,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

放不下別人的錯,遲早會管不住嘴,管不住行,結下更多的怨。

放下別人的錯,餵大格局,才不會鼠目寸光。

所謂,靜水流深。為人大度,便能活得像大海那般深邃。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國學文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1013/1511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