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弱爆!9晶片領域中國6個市佔率1% 工業"眼睛"傳感器8成靠進口 失業嚴重中共這招有效?

又闢謠銀行擠兌自曝危機 瑞銀喊減持中資股 川普:中方控股不批TikTok交易 南航每天虧損4500萬 世界5大銀行洗錢超2兆美元

近日一項涉及88國的調查報告指出,摩根大通、滙豐、渣打等大型金融機構,為全球恐怖主義、毒品犯罪、獨裁政權提供資金。

最近瑞銀給予中國大陸和香港股票的投資評級均為「減持」。大陸中小銀行擠兌潮不斷,中共又「闢謠」自曝金融危機。

中共在半導體產業上一再砸錢,不過有市場數據表明,半導體產業的九個領域中,其中的六個,中國企業市佔率不足1%,其它3個也不超過5%,根本談不上有競爭力。錢去哪了?

中國失業嚴重,中共搞起了「職業培訓」,有觀點認為這是找錯了方向,留住外資才是正道。

阿波羅網18日開始了中國製造卡脖子技術的系列報導,今天講述的是工業製造的「眼睛」傳感器。

川普:如中方控股,不會批准TikTok交易

川普總統周一(9月21日)早上在接受福克斯電視台採訪時說,如果美國公司或投資者對「抖音國際」(TikTok Global)沒有完全控制權,「那麼我們就不會批准這筆交易……我們將非常密切地注視着它。」

「抖音」的母公司中國字節跳動星期一(9月21日)發表聲明,完成上市前(Pre-IPO)融資後,TikTok Global將成為字節跳動持股80%的控股子公司。

88國調查:摩根大通德銀滙豐渣打等5大銀行涉嫌「幫罪犯洗錢」

來自88個國家、108家新聞機構、逾400名記者參與的國際調查聯盟洗錢調查專案(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ICIJ),耗16個月,調查2500份被洩的美國政府機密文件,揭露近20年來滙豐控股、渣打銀行和摩根大通等多家跨國銀行,涉嫌違反國際反洗黑錢共識,容許罪犯、被制裁的國家、機構轉移資金。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等外電引述外泄資料報導,世界各地銀行等金融機構向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防制署(Financial Crimes Enforcement Network,FinCen)提交的可疑活動報告(suspicious activity reports,SARs)顯示,1999~2017年間,超過2兆美元的交易被認定是可疑活動,共計超過2,100筆。

ICIJ報告稱,文件中最頻繁出現的國際銀行有5家,包括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滙豐(HSBC)、渣打集團(Standard Chartered)、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紐約梅隆銀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它們涉嫌持續搬運涉嫌罪犯的資產,甚至在這些罪犯因金融不當行為遭起訴或定罪之後。

可疑活動報告提供重要資訊,協助全球阻止洗錢等犯罪行動。美財政部貨幣監理署(Officeof Comptroller of Currency,OCC)規定,初次偵測到可疑交易後,銀行須在60天內提交可疑活動報告。然而,部分案例中交易都已處理完畢,銀行卻等了數年才提交報告。

這些可疑活動報告還顯示,銀行經常為在避稅天堂(如英屬維京群島)註冊的企業處理匯款,卻不知道帳戶最終擁有者是誰。其中,摩根大通曾為可能涉及貪腐的委內瑞拉烏克蘭、馬來西亞個人與企業處理匯款,滙豐曾經手一場龐氏騙局的資金,而德意志銀行處理過的資金,連結至烏克蘭某位億萬富翁。

消息披露後,捲入洗錢疑慮的滙豐、渣打銀行21日在香港掛牌的股票應聲下挫,連帶拖累港股。

瑞銀喊減持中資股指其昂貴,未計入中美貿易摩擦風險

近日瑞銀給予中國大陸和香港股票的投資評級均為「減持」,指中資股雖受惠大陸經濟率先從抗疫中復甦,惟難望進一步加速,現時估值相對昂貴,而且未完全反映中美貿易摩擦的風險,大陸增加信貸規模對佔大市權重甚高的內銀恐怕沒有幫助。港股相比新加坡亦不見得吸引。

弱爆!九個半導體領域中國在其中的六個市佔率不足1%

伯特·卡斯特拉諾(Robert N. Castellano)是英國牛津大學的化學博士,師從鋰離子電池的發明者、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約翰·古德諾(John Goodenough),並在AT&T貝爾實驗室和史丹福大學的晶圓製造領域擁有十年的經驗。

他根據調研的市場數據指出,中國晶片產業離中共自給自足的目標越來越遠,根本談不上有競爭力。

根據卡斯特拉諾的市場數據,2019年,不論是DRAM、NAND、MPU/CPU(中央處理器)、模擬電路、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GPU(顯卡)等領域,所有中國製造商的全球市場份額均不到1%。

更糟糕的是,多家半導體公司正在將其組裝業務移至中國境外;多家集成電路工廠正在停止在中國的運營;中芯國際正面臨美國制裁。

卡斯特拉諾表示,目前中國公司在ASIC(專用集成電路)和離散器(Discretes)領域的市場佔有率超過5%,MCU(微控制器)超過1%。

在計算機中央處理器方面,中國的任何產品都基於西方的中央處理器來設計,而且比最新西方處理器落後了一代;模擬電路方面,目前沒有中國的模擬集成電路製造商。

工業製造的"眼睛",中國中高端傳感器八成靠進口

阿波羅網18日開始了中國製造卡脖子技術的系列報導,今天講述的是工業製造的眼睛傳感器。傳感器被認為是現代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工業製造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眼睛",如火如荼的物聯網技術,離開了傳感器就象盲人摸象一樣。

目前中國傳感器產品約6000種左右,而國外已達20000多種。中高端傳感器進口佔比達80%,傳感器晶片進口更是達90%,國產化缺口巨大,其中數碼化、智能化、微型化等高新技術產品嚴重短缺。全球傳感器市場主要由美國、日本、德國企業所主導,壟斷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

從技術角度看,由於國內傳感器生產工藝與工藝設備相對落後,微機械加工技術和封裝技術不夠先進,手工操作比較多,檢測手段不規範等等,造成主要性能指標和國外差1-2個數量級,使用壽命差2-3級。

一款傳感器的研發,要6年-8年才能成熟,一般中國企業都承受不了這麼長的周期,而且不肯承擔失敗的風險。日本企業支持的研發中,很多形不成產品,但是企業能夠承受,10項中只要2項-3項能夠變成產品就行。中國企業不準備養魚,而是撈一條魚來。

阿波羅網評論員楊旭表示,石油化工等屬於易燃易爆行業,生產工藝和過程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獲取準確、及時和可靠的生產現場數據,對安全生產至關重要,這就要靠高品質的傳感器了。關鍵設備和核心裝置基本就是國外傳感器獨霸天下了。在化工、電站、冶金、石油、環保、機械等領域重大工程中,許多高性能傳感器仍依賴於進口。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922/150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