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應對中共威脅 共和黨人重新思考自由放任的經濟主張

中共崛起及其帶來的挑戰使得華盛頓兩黨形成罕見共識,長期以來主張自由市場的共和黨人開始與民主黨人一起,支持政府在引導某些產業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參議院不久前通過的一項支持半導體製造產業的法案,不僅民主黨人一致同意,而且得到了幾乎所有共和黨人的支持。那項半導體立法也被認為是一個強烈信號,顯示出為抗衡中共,共和黨人正在重新思考他們數十年來所主張的經濟理念。

美國國會參議員魯比奧

中共崛起及其帶來的挑戰使得華盛頓兩黨形成罕見共識,長期以來主張自由市場的共和黨人開始與民主黨人一起,支持政府在引導某些產業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政府在經濟中的角色問題一直是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分歧之一。民主黨人支持政府在經濟中發揮更積極作用,而共和黨人則主張自由放任,反對政府直接干預經濟。

兩黨共識

不過參議院不久前通過的一項支持半導體製造產業的法案,不僅民主黨人一致同意,而且得到了幾乎所有共和黨人的支持。

這項被納入《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的修正案,將為半導體製造企業提供30億美元的聯邦資金支持,並要求制定半導體研製國家戰略,建立國家半導體技術中心。

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主席羅伯特·阿特金森(Robert Atkinson)說,如果是十年前,沒有共和黨人會支持這樣的措施,如今之所以出現轉變並形成兩黨共識,主要是因為對中共的擔憂。

他說:「過去外交政策界大多數的看法認為,中國會成為負責任的參與者,會越來越朝我們的方向發展。但現在基本上摒棄了這種看法。這確實改變了整個面貌,並讓兩黨當中更多的人認識到,我們需要確保比中共更強大。……我們必須要有更強的技術基礎,以便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支持我們在軍事等方面對抗中共。」

據統計,美國佔全球晶片銷售營收的近一半,但產能僅佔12%左右。中國在最先進的半導體方面仍然落後,但中國正在大力投資,其技術被認為正在迅速提升。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商學院教授陳朝暉說,這主要也是從戰略考慮,「如果你的供應鏈太依賴其他國家,比如中國,在戰略上會導致你的不安全。」

共和黨人轉變

那項半導體立法也被認為是一個強烈信號,顯示出為抗衡中共,共和黨人正在重新思考他們數十年來所主張的經濟理念。

法案提出者、德克薩斯州共和黨聯邦參議員科寧(John Cornyn)對美國之音說:「自由市場沒有任何激勵措施保護國家安全。企業對投資者負責,這是他們的底線,而不是在保護美國國家安全中發揮作用。我認為,在半導體、5G領域,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事實,中共不受類似意識形態的限制。事實上,他們為在這些領域成為世界領導者投入了大量資金。」

他說,此次中共病毒疫情也暴露出了美國供應鏈的漏洞,美國確實需要一個不同的應對策略。

佛羅里達州聯邦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認為,市場產生的效率有時並不一定有利於美國。

他去年在美國國防大學的一個演講中說:「市場總是達到最有效率的經濟結果,但是有時候最有效率的結果並不符合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將工作外包到中國可能更有效率,因為勞動力成本更低、利潤更高,但是失去了那些好工作,最終摧毀了美國家庭和社區。」

他指出,市場可能會說,可以為了短期利潤遵從中共對美國公司提出的要求,美國人應該投資中國公司,但政策制定者必須要考慮,將生產長期交給中國是否罔顧後果,是否應當投資那些竊取美國知識產權、侵犯人權和發展可能用來對付美國的武器的中國公司。

過去一年來,魯比奧一直主張,為了應對中共威脅,美國需要確定未來二、三十年對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產業,並刺激對它們的投資。他將其稱之為「21世紀支持美國產業政策」(21st Century Pro-American Industrial Policy)。

他說,他的主張並不是對自由市場的背離。他對美國之音說:「因為自由市場將繼續推動生產的大部分投資,政府不會擁有任何製造工廠,政府不會擁有任何企業。……我們說的不是國有企業。不是說要在這個或那個領域去選出國家龍頭企業。而是激勵私營部門去投資那些我們認定關乎國家利益的重要領域,並且加大基礎研究投入,讓私營部門可以利用這個研究,將其應用於商業,使其有利於國家,有助於保護我們自身,並為美國人創造就業和機會。」

產業政策

尊重自由市場經濟的美國很少有「產業政策」之說,它被認為帶有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色彩,保守派經濟學家有時會用這種說法來批評民主黨的一些政策。相關爭論一直存在。

經濟學家說,產業政策指政府針對性地支持某個產業、工業部門、商業或技術,貿易保護、稅收優惠、直接補貼或者政府優惠貸款都可以是其表現形式。

支持者認為,產業政策是讓美國在關鍵領域保持對尤其是中共等其他國家競爭優勢所必須的,一些有價值的產業或技術在其早期發展階段需要扶持,而且政府針對性的支持對創造就業也非常重要。

他們指出,雖然不說產業政策,但是產業政策數十年來一直貫穿於美國,比如二戰後的軍工複合體(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讓航空到鋼鐵的多個產業受益。

魯比奧參議員在國防大學的演講中說:「我所呼籲的,是讓我們記住,從二戰到空間競賽再到其他方面,資本主義的美國總是依賴公私合作來進一步推進我們的國家安全。」

但是反對者認為,由政府決定什麼產業應該發展是危險的,會導致經濟決策出於政治目的而非經濟考量。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哈夫鮑爾(Gary Hufbauer)說:「沒有很多的證據證明,在選擇最好的前沿技術方面,政府會比私人公司有更好的洞察力。產業政策確實是有一些成功的例子——例如歐洲的空客,中國的手機產業——但是失敗的例子遠遠佔到多數。尤其在美國,資質欠佳的企業尤其善於遊說,因為他們可以指出說,如果企業破產了,他們所有的員工都會被置於風險當中。」

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經濟學家托馬斯·杜斯特伯格(Thomas J. Duesterberg)在一個訪談中表示,他同意純粹的經濟效率和放任自由經濟不應是美國總體經濟政策的基礎,也同意魯比奧等參議員提出的加強美國核心能力、增加基礎研究投入、為再工業化所需的勞動力提供更多支持的觀點,但是他認為,他們提出的產業政策太過廣泛和具體,會為政治影響留下空間。

半導體法案的通過表明,為了保持對中國的競爭優勢,一些共和黨人支持一些形式的產業政策,而這些政策獲得兩黨支持。

一些共和黨人同民主黨人今年早些時候還提出其他幾項議案。印第安納州共和黨聯邦參議員托德·楊(Todd Young)和威斯康星州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今年5月與民主黨人共同提出的一項法案,要求撥款100億美元,建立遍佈全美的旨在扶持初創企業和促進制造業的區域技術中心。法案還要求擴大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規模,在五年內增加1000億美元資金,用於人工智能、機械人和先進制造業等領域。

阿肯色州共和黨參議員科頓(Tom Cotton)、密蘇里州共和黨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緬因州共和黨參議員蘇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與魯比奧參議員等十位兩黨議員7月還提出一項為晶片製造提供資金支持的法案。

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的阿特金森表示,兩黨確實有共識,但共識並不是很廣泛。他說:「在自由市場陣營的共和黨人仍然多於支持產業戰略陣營的共和黨人。這確實正在發生轉變,但共和黨的核心仍然是一個支持自由市場的黨派。民主黨的問題是,他們的產業政策主張的是綠色產業政策。」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商學院教授陳朝暉認為,現在的共識是,完全的自由市場是不行的,政府需要進行一些干預,但分歧就在於政府應該怎麼做,以及進行多大幅度的干預。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918/1502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