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有3大內循環短板!賀江兵:中國糧食無法內循環

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向香港《蘋果》表示,中國有3個內循環短處,就是晶片、石油及糧食,全要依靠進口:「內循環依靠完整的產鏈,現在國內外資廠商外遷多了,就會陸陸續續出現斷鏈的情況,就是一個麻煩。」他又指,全球農業大國是美國及加拿大,中國過去與美加關係良好,進口糧食沒有問題,但現在關係都不好。

賀江兵指,糧食是中國內循環的短處

「內循環」成為近來最熱門的經濟詞。糧食被視為內循環經濟基礎,但中國的年糧食進口量仍高達一億噸,缺口驚人,加上美中貿易戰、疫情、水災等不利因素,內循環如何點石成金?中國學者賀江兵就認為,糧食是中國內循環短處之一,尤其中國與美、加等農業大國關係欠佳,疫情後東南亞有部份國家禁止糧食出口:「(中國)要完全做到自給自足是不行的。」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5月人大會議期間提出內循環:「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身為經濟專家的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6月重申「以國內循環為主」,內循環被提升到最高經濟決策。糧食供給被視為檢驗內循環是否可行的一大指標。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糧食生產國,同時也是全球糧食進口大國。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糧食進口連年攀升,2003年進出口基本持平、2009年淨進口0.13萬噸,去年淨進口糧達到1.11億噸,意味糧食缺口擴大。中國社會科學院預期,至「十四五」(2021-2025年)期末,中國可能出現1.3億噸糧食缺口,穀物缺口約2,500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所有糧食消費中,口糧佔30%,飼料用糧40%以上,人畜爭糧局面嚴重。中國進口糧食絕大部份是飼料用糧,去年黃豆(主要用作飼料、豆油)進口量約8,000萬噸,小麥及大米等進口量約600萬噸。去年7月,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央視直言:「中國糧食是不夠吃的,要進口…如果人家一卡你,不賣糧,那就麻煩。」

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向香港《蘋果》表示,中國有3個內循環短處,就是晶片、石油及糧食,全要依靠進口:「內循環依靠完整的產鏈,現在國內外資廠商外遷多了,就會陸陸續續出現斷鏈的情況,就是一個麻煩。」他又指,全球農業大國是美國及加拿大,中國過去與美加關係良好,進口糧食沒有問題,但現在關係都不好。

中國農產品期貨網本月中旬發文稱,糧食自給自足關係到國家主權和社會穩定,「飯碗端牢的安全感只有自己能給自己」。中國社科院本月的報告指出,預計到2025年,農業就業人員比重將下降到20%左右;鄉村60歲以上人口比例將達到25.3%,約為1.24億人。務農人口不足,將是內循環自給自足的一個大挑戰。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827/1494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