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央行不再提「控通脹」和「逆周期調節」 釋放什麼信號?

圖為中共央行。

周日,中共央行貨幣委員會2020年第二季度例會出現新的動向,不再提「控通脹」、「逆周期調節」和「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等表述,凸顯中共央行在中國經濟喪失動力的背景下的無奈和無所作為。

中國經濟動力全失「控制通脹」已經毫無意義

對於經濟學家而言,通貨膨脹是伴隨經濟增長而發生的一種現象,由於經濟發展,就業率上升,居民收入增加,購買力提升,刺激社會總需求的提高,企業為擴大再生產,對貨幣供應的需求也隨之增加。

與上述情況相反,中國經濟處於衰退周期,加上中共病毒的衝擊,中國失業人口激增,國民收入下降,中國社會總體需求不是膨脹而是在萎縮。

根據中共央行公佈的一項數據,中國14億人口中,約有5.6億人的存款為零。這5.6億沒有存款的人,主要以年輕人和購房者為主,這些人是中國消費的主力。

東北財經大學國民經濟工程實驗室主任周天勇6月26日撰文表示,中國居民總體消費不足是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

周天勇表示,2019年,中國居民消費佔GDP比例30.29%,比世界上許多國家居民消費佔GDP50%~60%的水平,低了19.71%~29.71%。GDP中居民消費佔比過低,說明GDP中基礎設施建設、不動產建造、金融產業資本分配、公共管理活動等比例過高,而市場的消費能力不足。

相比2019年,中國經濟2020年經歷了中共病毒的衝擊,中國許多就業人口失去工作,對於平時沒有存款的家庭和個人而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生存下去,而不是增加消費。

《財經雜誌》6月29日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表示,按照統計局4月調查失業率6%,失業人數僅有2700萬,但2020年3月份隱性失業人口一度達到7611萬,兩者相加高達1.022億。

中共官方失業率一直受外界質疑,按照券商中泰證券4月底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國實際失業率為20.5%,失業人數為7000萬。

香港望正資產管理公司(Upright Asse)首席經濟學家劉陳杰在3月底估計,疫情可能讓超過2億中國勞工失業。

中國數量龐大失業人口,對於社會總需求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拖累。據中共統計局6月10日公佈的數據,5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CPI)降至「2時代」,5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3.7%,降幅大於4月份3.1%的降幅,顯示中國工業通縮有所加劇。

海外政經觀察人士王劍對5月CPI和PPI數據做出解讀認為,中國經濟的動力已經消失殆盡,資源大量流向政府,企業資金枯竭,處於生死邊緣,中國經濟將長期在谷底爬行掙扎。

由於中國經濟將長期處於衰退,中共央行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通縮而非通脹,此時再提「控通脹」已沒有意義。

企業大量死亡「逆周期調節」失去目標

在中共病毒疫情的重挫下,中國企業大批死亡,經濟失去了最基礎的細胞,在這種情況下,央行放水失去了目標。

對於銀行而言,中國實體經濟風險很高,是滋生壞賬的部門。路透6月24日引述銀行業內人士觀點報道,目前疫情導致居民收入下降、失業率上升,影響個人信貸資產質量;而對企業的不良貸款或將於明年一季度後暴露,其嚴峻程度將取決於將來疫情的發展。據該人士判斷,明年3月份銀行將面臨更多的貸款違約,因為那時能活下來的企業可能不多。

中共央行所謂的「逆周期調節」就是貨幣寬鬆向市場放水的官式表達,然而,中國經濟失衡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實體經濟無利可圖,央行無論是「漫灌式」的放水還是所謂「定向」放水,資金總是尋找更高的回報,不會流向低回報的實體經濟,而是留在金融體系內套利空轉。

路透6月29日引述中國學者余初心的論點報道,中共央行退出「逆周期調節」,主要是針對市場投機心理,目的是為了「退空轉」。

中共央行行長易綱近日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央行進行了三次降准、增加1.8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出台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等。

中共央行放水造成市場流動性寬裕,數據顯示,隔夜和七天回購利率在4月底出現近10年的低值,3月銀行間市場槓桿水平回升至110%的近年來高位,M2(廣義貨幣)增速與M1(狹義貨幣)增速的剪刀差從2月的4%持續上升至4月的5.6%,資金空轉和金融風險苗頭已經出現。

光大證券分析師王一峰5月25日對彭博表示,本輪寬鬆以來,資金出現套利或空轉的幅度可能高於以往歷次流動性寬鬆時期。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李奇霖分析認為,疫情蔓延,經濟衰退,大部分行業的需求萎縮,投資實體的賺錢效應減弱,不確定性和風險很大。在這種情形下,如果繼續降低利率給實體注入資金,企業將不會把低成本資金用於投資再生產,而會購買金融資產(理財、信託或基金專戶甚至股票),用於套利,收益比可能要高於投資實體。

中國債務再度提升「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成問題

與一季度例會相比,中共央行貨幣委員會第二季度例會刪去了「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的表述。

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NIFD)的數據,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宏觀槓桿率飆升,上升了13.9個百分點。其中,非金融企業槓桿率大幅攀升,貸款增加量達歷史峰值。

中國總債務(槓桿率)到底有多高,很難從中共官方數據中找到答案。

朱鎔基之子朱雲來2018年的一次演講透露,「中國2017年80多萬億的GDP總額,年底債務存量差不多有600多萬億。」

儘管中共此後也小心翼翼地採取了一些將降槓桿措施,但收效甚微。

根據海外資深媒體人王劍提供的數據,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總體債務規模為580萬億,而2019年中國GDP大約是100萬億,也就是說,中國債務與GDP的比率高達580%。

王劍認為,由於負債率過高,中國經濟到處是雷,動不動就碰到雷,這使中共央行左右為難,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6月17日撰文分析認為,按照6月17日國常委會「完善資金直達企業的政策工具和相關機制」的要求,未來央行貨幣政策的重心應該在寬信用,降低實體融資成本上。這要求央行保持貨幣條件適當寬鬆,避免債券市場利率出現大幅的調整。

但與此同時,近一個多月央行打擊資金套利空轉的行為,以及現在國常委會提出的「防止資金跑偏和空轉」要求,則需要央行適當收緊流動性,避免營造過於寬鬆的流動性環境。

李奇霖表示,這兩個相互矛盾的要求給貨幣寬鬆政策設定了上限與下限約束,貨幣政策操作難度明顯加大,中共央行陷入「刀刃上起舞」的困境。

在「四萬億」大規模刺激之後,中國經濟雖然實現了高速度增長,同時積累的巨額債務給中國經濟埋下了一顆不定時爆炸的巨雷,是經濟刺激的「後遺症」,中共對此一直憂心忡忡,不僅不敢再提「大水漫灌」,現在連「控制通脹」和「逆周期調節」也不再提了,說明中國經濟生機全無,中共央行無可奈何,想不出挽救的好辦法了。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630/1471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