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高盛警告:破產和拖欠案例驟增 債務周期已開始

為應對中共病毒對經濟的衝擊,政府及企業紛紛大幅舉債,目前似有「燶味」!外國傳媒報道,高盛發表報告預警,隨着企業倒閉和失業人數迅速增加,人們愈來愈擔心借款人償還債務的能力,以及由此帶來的金融風險。

高盛在評估了整個經濟信貸損失可能帶來的規模、債權人對這些損失的風險敞口(即沒有被對沖的風險),以及對金融穩定和銀行業的潛在風險,得出以下結論:

「破產和拖欠債務案例的增加表明,違約周期已經開始。」

該行指出,首先看企業信貸,非金融企業債務自2011年以來增長了60%,最近升至歷史高位,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也創下新高。

與此同時,許多行業的收入大幅下滑,導致大量企業現金流為「負」,而破產申請和案例增加表明,企業違約周期已開始。

與上次2008至2009年金融海嘯不同的是,高盛發現今次衰退的一個特徵是疫情對不同行業衝擊程度存在很大差異,對支出的限制、職業健康風險,以及疫情爆發的地域差異等因素對行業的影響各不相同。

行業方面,因石油需求暴跌,能源行業在規模和違約風險方面都很明顯,大約一半的高收益公司債券(俗稱「垃圾債」)是能源或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高盛估計,到2020年底,為期12個月的高收益債券違約率將達到13%,與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的高峰相近。

除了能源債務,另一個主要關心領域是商業地產,近幾個月來,商業抵押貸款的逾期還款大幅增加,表明壓力愈來愈大。

總結而言,高盛預計,由於許多物業在租金和入住率上面臨巨大壓力,以及面對與金融海嘯期間類似的商業抵押貸款虧損,令房地產收入萎縮幅度較金融海嘯期間更大。

與此同時,家庭債務的重大下行風險也依然存在,尤其是若失業保險福利沒有延長,以及若僱主提供的醫療保險失效而產生自付醫療費用增加,將導致更多家庭違約。

更重要的是,高盛警告,美國銀行業在即將到來的違約浪潮中,承擔着最大風險敞口,也就是說,一旦違約潮爆發,銀行可能會承受最大的損失,幅度將較金融海嘯時更嚴重,金融業的脆弱性可能會在短期內暴露出來。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527/1456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