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原油寶 不過是銀行的黑平台和小金庫!

作者:

爆發以來,我以為很多人對於原油寶本身的交易邏輯是很清楚的——但是,後來才發現,很多人根本沒有理解「原油寶」這個產品背後的邏輯,所以才會去強調什麼「契約精神」,「願賭服輸」……

昨天的文章中我提到,2013年,工商銀行獨家推出「賬戶原油」的投資,和紙黃金一樣,通過只計份額、不提取實物原油的方式,為客戶提供以人民幣或美元買賣原油份額,用銀行自己的說法:

「該業務具有交易方式靈活、起點低、渠道便捷、時間長、實時清算等特色優勢,交易品種覆蓋了掛鈎WTI原油的賬戶北美原油和掛鈎Brent原油的賬戶國際原油。」

就這樣,賬戶原油,工商銀行開了個頭,然後建設銀行跟進,中國銀行作為「紙黃金」的鼻祖,當然不能落後呀,於是就有了「原油寶」這樣的產品。

對銀行來說,賬戶原油的這個躺賺,和原有的紙黃金、紙白銀業務的躺賺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如果說,紙黃金業務賺錢相當於小作坊的話,賬戶原油業務,簡直相當於銀行開發的可以無成本持續開採的超大型金礦。

為什麼說是「超大型金礦」?

是因為賬戶原油的運作和賺錢方式,與國家一直打擊的各種金融「黑平台」沒有什麼區別——最終目的,是把投資者的錢全部捲走。

首先,就是銀行自己做了一套模擬海外原油價格波動的系統(注意,是它自己做的,和人家海外的交易所沒有任何關係),但是這個系統被設置成跟隨海外原油期貨的價格波動,而投資者登陸這個系統,可以看到原油期貨價格的波動,然後投資者就可以發出買入或者賣出的指令。

然而,所有投資者發出的關於賬戶原油的指令和報價,並沒有被傳送到海外的交易所,全部都是在銀行自己的模擬系統中運行,而銀行本身就是所有投資者的對手盤,刨除手續費(產品價差)之外,你個人賠了,就是銀行賺了,你賺了,就是銀行賠了。

所以,我們那些投資原油寶的投資者,其實不過都是在和中國銀行在對賭而已,而不是真的在期貨交易所交易。

賬戶原油品種的設置非常關鍵,這可謂是銀行收割小投資者的秘笈,下面的截圖,就是某大銀行的賬戶原油品種及其價格的界面

你看,又是2006,又是2007,又是北美,又是國際,又是人民幣,又是美元,那真是高大上了去,煞有介事的樣子,好像真的就是人家的期貨品種一樣。

但實際上,所有這些品種,其實都不過是銀行自己設置的一個數字——除了強行把人家的價格數字拿過來之外,和海外交易所的原油期貨價格,一分錢關係也沒有。

賬戶原油的品種,跟蹤的是最近期的海外原油期貨價格,如果海外原油的期貨到期,銀行規定投資者也必須進行轉期,這意味着,用戶每年都必須進行12次移倉——所謂的「連續產品」,其實就是銀行自動幫你移倉,但,買和賣的兩次手續費還是要你照付不誤。

所有的秘密,都藏在這12次移倉中。

以上面截圖中最下面一行的那個「人民幣賬戶北美原油2006」為例,按照銀行的規定,到了5月中旬以後,就必須進行轉期,將2006轉期到將來的2007那裏去。

人家銀行是活雷鋒,不收你手續費,但是嘛,你注意看,銀行買入你的「賬戶北美原油2006」的價格是112.65,但你去買,卻是115.45,這麼一下子,就賺了你2.88元,折算比例大約是2.5%。

你會說,2.5%,just so so啦!

不不不,請注意,什麼叫轉期,就是你賣掉2006,還要買入2007,這一買一賣,價差就是2.5%,變成了銀行這個月的「利潤」。

你可能會說,2.5%也還好啦!

不不不,請注意,我說的是一個月的利潤,人家是每個月都強制你來一次轉期,意思是,不管你賺還是虧,每個月你都必須把2.5%的資金上貢給銀行當利潤,折算到1年裏,就是30%。

也就是說——

即便不考慮原油價格本身的漲跌,也不考慮不同月份期貨的價差問題,假定原油期貨價格不漲不跌,除了你的資金白白送給銀行使用之外(前面我說了,銀行只是賣給你了一個數字),你每年還都必須把30%的資金,白白的送給銀行!

你可能會說,銀行雖然拿走了投資者30%的本金,但銀行還是承擔了風險啊,如果原油價格暴漲,銀行不就虧了嘛!

——這個,你真是想多了!

銀行會將投資者所有的賬戶原油看多、看空倉位進行匯總,多空抵消之後,可能還是有看多或看空的倉位——為了處理這部分風險,銀行才專門的在美國的NYMEX(紐約商業交易所,北美原油)和ICE(倫敦洲際交易所,國際原油)各自開了一個賬戶,將多出來的多單或空單,拋售到國際原油期貨市場上去,從而規避了原油價格本身波動的風險。

完美到不能再完美了!!!

對銀行來說,一年收取投資者30%的本金,而且還不用承擔任何風險,世界上有比這更好的生意麼?如果一個投資者在銀行交易賬戶原油,過不了多久,他的資金就全部變成了銀行賬戶原油業務的「利潤」,這生意……

但對投資者來說,一年之內就被收取了30%的本金,你說說看,這和黑平台有什麼區別?

——嗯,有區別,比一般的黑平台更要黑上幾倍!

在本次事件爆發之前,賬戶原油業務幾乎是各大銀行最賺錢的「理財業務」,而這個利潤無比豐厚的無風險業務,既不佔用一分錢的銀行資金(反而是白白使用用戶的資金),又不涉及對外的貸款、融資業務,還沒有任何風險,所以,也不需要納入國家的金融監管體系。

正因為如此,賬戶原油的利潤(其實就是投資者的本金),也成為各大銀行的小金庫,投資者的錢,通過手續費(賬戶原油價差)源源不斷的進入這個小金庫,成為了銀行領導們油水豐厚的分肥資金。

賬戶原油這麼賺錢,銀行當然加緊開發其他大宗期貨品種,諸如賬戶銅、賬戶大豆、賬戶天然氣等等……

這些賬戶XX,運作都與賬戶原油一毛一樣,只要你想炒,資金都免費送給銀行用,每年還要額外上貢本金的50%左右給銀行,然後,銀行再把對沖之後多餘的倉位拿到國際期貨市場上去對沖,不承擔任何風險,卻可以永遠賺錢……

我可以肯定的說——

澳門賭場裏的規則,都比銀行的這些「理財產品」的條款公平得多!

我突然有點想通了,為什麼CME和ICE要針對這幾家銀行在交易所的賬戶,開展「包餃子」活動?因為,國內銀行賬戶XX的這種吃相和無恥的程度,真的已經是人神共憤了!

想來,本次中國銀行的「原油寶事件」,絕不是什麼偶然的事件,而是CME有意的針對這幾家機構的圍獵,具體參見:

「負油價是鬼故事?不,是針對抄底散戶的精準圍獵!!」

因為「原油寶」之類的賬戶原油品種,本質上是各大銀行和賬戶原油投資者之間的對賭,對賭之後,銀行為了規避風險,才拿着匯總之後額外的頭寸,去海外的原油交易所進行對沖,所以,從交易對手判定的角度來說——

中國銀行在海外交易所的虧損,是它自己的責任,和國內的賬戶原油投資者無關,如果它真的想要追繳損失,他應該起訴的是CME。

為什麼中國銀行在4月20日晚上22:00,就限制賬戶原油投資者的操作,卻反過來要所有的投資者,承擔4月21日2:30(WTI原油收盤時間)的CME結算價格虧損,其實就是因為,銀行要利用剩下的時間,來匯總所有交易,然後將匯總之後的倉位(多空抵消之後),拿到NYMEX去對沖。

現在,這幫王八蛋在對沖中搞砸了,轉過頭來,卻要求國內的中小投資者來承擔他們的虧損損失(甚至不排除還要利用這個機會爆賺投資者一把的暗黑思維)——我真不知道該用什麼詞彙來形容這種無恥的程度。

至於本次在原油寶事件中的虧損者,原本就是黑平台的受害者,即便接受黑平台的規則,應該承擔的,也只是22:00之前原油價格下跌的虧損,而不應承擔負價格的虧損——那個負價格虧損,完全是銀行自己本身的對衝出了問題,卻轉過頭來利用當初的霸王條款,強迫普通投資者承擔這種損失。

有鑑於此,建議所有在本次原油寶事件中虧損的投資者聯合起來,通過集體訴訟的方式,大膽尋找司法途徑解決,同時也好好去揭開「賬戶原油投資」這個隱藏在銀行系統中的黑平台內幕。

從司法公正的角度來說,我傾向於認為——

官司打起來,銀行有很大很大概率會輸。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路財主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426/1442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