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美四艘航母染疫 共軍趁機動武犯台?

中國大陸「遼寧號」航母上周六率艦隊,自宮古海峽穿出至台灣東北部海域,12日晚間通過台灣東部,經巴士海峽向西進入南海,沿途包括美國、日本、台灣都嚴密監控;美軍隨後派RC-135等反潛偵察機和B-52H戰略轟炸機飛近台灣,反制共軍舉動。有人解讀,這是防備解放軍趁美軍四艘航母都感染瘟疫未戰鬥執勤下,共軍動武進攻台灣。

這次遼寧號編隊與去年6月航母編隊跨區機動陣容相當,除了遼寧號,還有兩艘「中華神盾」052D驅逐艦「西寧」與「貴陽」、兩艘054A巡防艦「棗莊」與「日照」、以及5萬噸級大型補給艦「呼倫湖號」。去年6月,遼寧號艦隊一路向太平洋東南前進,抵達距關島不遠的海域才調頭,穿入南海,隨即通過台灣海峽,駛回青島。

遼寧艦這次出海引發關注,主要有兩個原因:一,美軍在印太地區部署四艘航母,目前都因艦上官兵感染新冠肺炎,被迫停泊港內檢疫。羅斯福號在關島,雷根號在日本橫須賀,卡爾文森號與尼米茲號在美國本土就發現染疫,史坦尼茲號則在諾福克軍港大修。大陸鷹派認為,此刻是解放軍千載難逢的武統台灣「空窗期機運」。

二,美中關係現在降至最低點,兩岸關係也從停滯轉為緊張,遼寧艦行經台灣東面,北上時行經台灣海峽,不僅威懾台灣,也向美國示威。黨媒「環球時報」10日社論警告台灣,隨着中美分歧加深,華盛頓威逼中國方向上越走越遠,台當局的誤判和輕率行動,可能導致台海成為疫情衝擊世界秩序的爆發點。社論說「勿謂言之不預」,是中共多次對外動武前常用的術語,被認為在武嚇和警告台灣。

但持平地說,這種武統威嚇,從兩方面看都很薄弱。首先,美軍航母與解放軍唯一航母遼寧號,一是10萬噸級核動力大型航母;一是約6萬噸的中型航母,戰力差距不可以道里計。即使現在美軍航母在檢疫,但在南海替代部署的「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搭載短程或垂直起降的一中隊F-35B匿蹤戰機,只要幾架就抵過遼寧號所有艦載機。何況遼寧號滯留海上時間受限(油料補給),艦載殲-15戰機更遠非F-35B的對手。

其次,現在大陸最需要的是和平繁榮,不再是毛澤東時代動輒輕啟戰端,環球時報常代表鷹派聲音,能否夠分量代表北京政策,令人存疑。更重要的,蔡英文政府不會宣佈台獨,武力警告只會把台灣逼向更親美國,更團結抗衡大陸,不是降低兩岸緊張的正確方法,而是惡化彼此關係,也惡化美中關係。

大陸會不會趁疫情對台動武?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馬明漢(Michael Mazza)最近提出四個假想情況,引起大家討論。

一,大陸若爆發第二波疫情,習近平勢必面臨更大壓力,可能讓他採取轉移目標的軍事行動;二,即使疫情平復,但經濟重挫,尤其全球經濟萎縮,大陸出口受嚴重影響,今年達不成脫貧、實現小康社會的預定目標,也給習對台采軍事行動的理由;三,利用美國及其盟友專注應對國內疫情的時機,藉由部分軍事行動來測試美國戰備能力,和防衛台灣的意願與反應。

前三種是短期狀況,最後一種狀況則牽涉長期:美國國防開支遭疫情大量耗損下,美方與中國展開戰略競爭的長期能力將受限制,「美國可能更加注意內部情況下,中國併吞台灣的可能性將升」。但這種觀點也忽略,中國經濟受創可能比美國嚴重,何況美國迄無削減軍費的打算。

我們認為,戰爭從來都不是理性的決定,往往是基於誤判,美國懷疑北京的動機;同樣,北京也懷疑美國的動機。近日大陸種種傳言,包括進入山洞演練、召回海外的國人等等,這些也許是遇緊急危難的標準做法,卻可能讓北京產生誤判。

大陸網上盛傳美國要動武,理由之一是川普總統為了轉移內部抗疫不力,加上大選將至,只好發動外部戰爭發泄內部矛盾。這種說法正好是馬明漢列出的習近平會動武的理由之一。但以川普急於從伊拉克、阿富汗撤軍,顯然其思考邏輯禁不起實證檢驗。

台海確實存在着軍事風險,疫情又為美中台的政治盤算增加新變數。遼寧號繞行台灣,也可視為中共釋放內部壓力、警告台獨的策略之一。但歷史證明,避免戰爭往往是理性考量的結果,沒有哪一方可承受戰火摧殘的代價,相信理性最後會戰勝魯莽。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419/1438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