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盧峰:一個更「到肉」、更貼近政治權力圈的觀點

—中美「百年馬拉松」角力

作者:
白邦瑞在書中坦承,自己在多年外交、情報工作生涯中大部份時間犯上其他官員同樣的錯誤,以致美國在跟中國的「百年馬拉松」爭霸中開始處於劣勢。直到近年,他透過跟中國「鷹派」官員更多接觸及反省後終於覺悟過來,認為美國政府以及軍、商、學、文化界急切需要改變過去40年對華政策的錯誤共識,丟掉與中國engage會帶來共贏的想法,重新認識中國這個對手的意圖。

上星期在〈苹論〉中提到,美國的中國通沈大偉教授認為美國從政商界到學術、國安圈子都在大幅調整對中國的政策,從交流協助(Engagement)變成全面跟中國角力競爭(Competition)。其實沈教授已算比較客氣,今天介紹一個更「到肉」、更貼近政治權力圈的觀點,提出的人是在中美建交以前已開始在國安情報圈工作的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直到現在他仍然是國防部的顧問。

白邦瑞2015年出書《The Hundred-Year Marathon:China's Secret Strategy to Replace America as the Global Superpower》,質疑美國自尼克遜訪華以來的Engagement Policy是中了北京領導人的計。他認為,中美打破外交僵局從一開始就不是尼克遜或基辛格的功勞,而是毛澤東採取主動,是毛及身邊「鷹派」活用《三國演義》的歷史智慧,借美國之力一方面培育本身的實力,另一方面抵抗蘇聯的巨大軍事壓力。

這個策略40年來取得巨大成功,先是讓美國政界高層陶醉在自己的外交成就(把中國從蘇聯共產陣營中拉攏過來),再讓美國軍政商學界解除對中國的心防,跌入與中國engage有利無弊的陷阱。從70年代中開始,兩國打開情報、秘密行動的大門,接着軍方及科技界開始分享及轉移技術,包括接納大量中國科技人員及學生到美國學習交流;商界、企業界開始大規模到中國投資。美國朝野還全力支持中國以優厚條件如「發展中國家地位」加入國際多邊體系包括WTO等,讓中國盡享國際市場開放的好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之餘更開始威脅美國的地位及它所代表的秩序與價值。

美國上下對華態度逆轉

白邦瑞在書中坦承,自己在多年外交、情報工作生涯中大部份時間犯上其他官員同樣的錯誤,以致美國在跟中國的「百年馬拉松」爭霸中開始處於劣勢。直到近年,他透過跟中國「鷹派」官員更多接觸及反省後終於覺悟過來,認為美國政府以及軍、商、學、文化界急切需要改變過去40年對華政策的錯誤共識,丟掉與中國engage會帶來共贏的想法,重新認識中國這個對手的意圖。

他在書中指出美國人要丟掉四個錯誤的前設:其一,跟中國接觸交往會為雙方帶來全面及無芥蒂合作。中美40年交往沒有讓中國跟西方在各種觀點上走近,而在具體戰略事務如終止核武擴散上中國更是自搞一套,不肯受國際條約規限監管,巴基斯坦、伊朗的核計劃都看到中國的手影。

其二,中國會在開放及交流中逐步邁向民主。除了八九民運一度在中國看到民主自由星火以外,北京政權40年來反來覆去都朝着加強控制、死抓權力、嚴限個人自由的方向走。

其三,假設中國政府脆弱不堪處於崩潰邊緣。儘管黨內、國內可能有人對習近平及他的政權有不滿,但中共黨員跟習帝基本上是利益共同體,大部份民眾特別是年輕一代在強權與利誘(經濟保持增長)下也沒有強烈求變的欲望,憧憬中共政權短期內忽然瓦解實在不切實際。

最後一點也是最大的一個錯誤:美國人常誤以為中國希望像美國一樣變成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度。但北京當權者從未想過中國會變成美國或西方那樣尊重人權自由的民主國家;習近平的「中國夢」從來只是超越美國成為全球霸主的夢,人民的尊嚴與權利根本不在意。

2015年白邦瑞的書出版時還未受各方重視,到次年大選時特朗普國師Steve Bannon慧眼識英雄,大力推介他的看法,並影響到特朗普政府日後以他的想法作為處理中國政策的依據。四年多過後,白邦瑞的看法儼然成了新共識,影響着美國各界對中國的看法。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1030/1362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