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死亡真相:「死亡可能沒有你想像的那樣可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未來幾年全球將出現死亡高峰。

世衛組織說,到2030年,全世界死亡人數將從2015年的5600萬人上升到7000萬人。

出現死亡高峰主要有兩個原因,死於心臟病以及癌症病人的增加;其次,人們壽命延長所帶來的死亡推遲。

誰都知道死是生的終點,人類最終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然而,談論死亡總是令人忌諱的。

或是出於對死亡的擔心和恐懼,或許出於宗教及文化等原因。

因為死亡的神秘、痛苦、幻滅與虛無。

死亡過程

但是,英國臨終關懷醫生嘉芙蓮·曼尼克斯(Kathryn Mannix)認為應該打破圍繞死亡的禁忌。讓人們知道死亡可能並不像人們所想像的那樣可怕。

最近,英國也鼓勵醫生在面對時日不多的病人時,與他們展開關於死亡的坦誠對話。

曼尼克斯說:「很多時候人們不知道如何談論死亡這個字眼,所以乾脆緘口不言。結果大家在面對親人死亡時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死亡到底多近多遠?」

「結果是一片悲傷、憂慮和絕望的景象,」她說。

曼尼克斯表示,我們應該讓大家知道死亡的真相,坦誠地探討死亡。

現年85歲的BBC知名主持人瓊·貝克維爾(Joan Bakewell)參與製作和主持了6集有關死亡的系列節目,探討英國人對死亡的態度,試圖揭開死亡的神秘面紗。

那麼,正常的死亡應該是什麼樣?是不是像電影、電視中所描繪的那樣?

根據曼尼克斯的描述:「死亡就像出生一樣其實就是一個過程。病人逐漸地變得更加疲倦。隨着時間的推移,病人睡的時候多,醒的時候少……有時,病人在睡眠過程中處於昏迷狀態。這一變化雖然微小但卻非常重要。我們叫不醒他們。但當他們醒來時會說他們睡得很香。這時我們就知道這種昏迷對病人來說並不可怕……最終他們會一直處於無意識狀態。」

她說,「病人此時此刻處於一种放松狀態,他們呼吸時不會有意識地清理喉嚨聚集的粘液和唾液。這時喉嚨就會發出很響的聲音。這就是人們平時所說的『垂死掙扎』(death rattle),並認為這很恐怖。但其實,我由此會判斷出我的病人處於深度放鬆和昏迷狀態。當空氣經過肺部呼出呼進時,穿過喉頭粘液的氣泡發出這種聲響。他們自己並無知覺。在生命最後時光還會出現一段淺呼吸。最後是呼出一口氣,不再有進氣。有時這一切發生得非常安靜,家人都沒有留意到。」

曼尼克斯說,正常的死亡過程是非常平和。我們可以感知到死亡,可以為之做準備。我們應該為此感到安慰。

英國麥克米倫臨終關懷護士(Macmillan palliative care nurses)送走過無數老人。

根據她們的經歷,有些老人自己離世前會有預感。例如,有位老人告訴一位護士,「再過兩個星期我就80歲了,我要舉辦一個生日派對,之後我就可以走了」。兩個星期後,果真這位老人就離世了。

還有些老人在半昏迷狀態下表示,他們願意死去。他們說自己已經看到天堂,那裏非常美好。因此對死亡沒有恐懼。

何為「好死」

在中國,人們有時會說「好死不如賴活着」。什麼樣的死亡可以被界定為「好死」?

其實,好死(a good death)這個詞不但中國文化中有,西方文化中也存在。

在家中離世,有家人親友陪伴,安詳地死去應該算是「好死」。

根據英國最新統計顯示,大多數人都希望能夠在家中辭世,然而現實生活中一半人死在醫院裏。英國去年在家中去世的人不到四分之一。

許多病人臨終前飽受疼痛煎熬,特別是癌症病人。因此,病人能夠用上像嗎啡等阿片類止痛藥物(opioids)緩解疼痛至關重要。無痛死亡關係着病人最後時光的生命質量,也成為好死的一個關鍵因素。

多年前,被稱為英國「殺人醫生」的希普曼(Harold Shipman)利用止痛鎮定藥物在行醫期間殺死了多達200多位病人,成為震驚英國全國的醜聞。

希普曼事件也讓醫生在給臨終病人使用嗎啡等鎮痛藥物方面帶來顧忌。

現實中,醫生們往往使用鎮痛劑時為時過晚,或是藥量太輕,使病人無法在臨終前完全避免肉體病痛。

實用建議

貝克維爾在其死亡系列節目中針對親人在家去世的家屬提供了一些非常實用的建議。

聽力是人臨死前最後消失的一個感知功能。因此,給即將離世的親人播放他們喜愛的音樂以及對他們耳語十分有意。

貝克維爾在她父親彌留之際曾告訴他,「你可以放心地走了」。

如果人們經歷親屬在家去世,他們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後退一步,深呼吸放鬆。因為死者家屬無疑經歷了巨大的情感波瀾。

他們經歷親人生離死別,但接下來可能還要面對如何保管遺體等一系列重要事宜。

例如,如果一旦死者出現殭屍現象(rigor motis)要如何處理。該節目建議,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家屬不要驚怕。這時,只要用凡士林輕輕地按摩亡者的手指和四肢,殭屍現象就會慢慢消失。

同時在遺體運送到太平間之前,要儘量保持整個遺體低溫,特別是腹部。

醫療介入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認同在生命晚期,毫無拯救希望時,儘量減少醫療干預,比如實施大手術、插管、進重症病房等。最好能讓病人安度生命最後時光。

貝克維爾稱,如果自己突遇車禍重傷,希望不要搶救她。她寫好了自己的囑託,並把它分成多份,交給自己家庭醫生以及孩子來保管。

在中國,雖然持有這一觀點的人仍然佔少數,但似乎有越來越多人開始理解和接受這一看法。

因為,過多的醫療介入不但無法令病人起死回生,同時還讓家屬經歷一系列心理和情感折磨,甚至賣房子賣車,傾家蕩產,最後仍然人去財空,受盡苦難。

人生憾事

一位臨終老人對護士說,「生命太短暫,一定要做自己希望做的事,做使自己開心的事」。

護士說,人們臨終前關於人生「後悔」之事談得最多的是退休一事。

老齡化:世界上老爺爺老奶奶比小娃娃多了

誰受孤獨影響更大年輕人還是老年人

世界最長壽的老人每天吃什麼來延壽?

「人們辛苦地工作,好不容易盼到了退休卻發現身體不好了,不能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諾貝爾獎得主江崎玲於奈博士的一篇研究論文,談及退休年齡與壽命之間的關係,引發熱議。論文中曾提到,一個人55歲之後,每工作一年,平均壽命就會減少兩年。

至於這種說法是否科學,是否太絕對,無從考證。因為畢竟每個人情況不同。壽命長短與退休年齡是否成正比,也不能一概而論。

但它所傳達的信息是:如果有條件早退休,應該對人體健康和老年生活大有裨益。畢竟職場像「高壓鍋」,壓力大,更適合年輕人打拼。

退休後精神放鬆,可以任意支配自由時間,肯定不是壞事。

人到老年,關鍵是生活質量。聯合國幾年前就提出健康老年的理念,因為一旦人失去健康和獨立性,即使壽命再長可能也無法享受。

人類世世代代尋找生命的真諦,或許死亡正是生命的意義所在,正因為有一個終點,人們才會不懈努力在到達終點前完成自己人生目標。

沒有人知道是否真有「來世」。但至少我們要善待現世的每一天光陰,保持開放的心態。

與此同時,以下人們對死亡總結出的一些經典描述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迪和借鑑:

「我們知道,其實人活着,就是等待最後的死亡,但是結果,並不是活着的目的,我們最終在意的是過程,從生到死的距離,也許需要很長一段路,可是死亡,是永遠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活着,因為我們會死很久很久。」

「死亡對於我們是無足輕重的,因為當我們存在時,死亡對於我們還沒有來,而死亡時,我們已不存在了。」

「死亡,不過是從一個世界進入到另一個世界的一次旅行。」

「所有的恐懼都將隨着死亡消失,包括恐懼本身。」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BBC News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506/1285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