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傾家蕩產育兒 正在「毀掉」無數中國家庭

「再苦不能苦孩子」,是中國家庭教育最大的謊言。

最近幾年,參加朋友聚會,總會聊起一個話題:養孩子有多貴、多不容易。

越聊越是焦慮,有時候飯都吃不下去。

為了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長不惜砸鍋賣鐵買學區房;為了孩子的成績,暑假花費好幾萬元給孩子報補習班......

父母的初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想通過這些外在的條件,去輔助孩子更好地學習,得到更好的教育,這不難理解。

但是現如今,有多少父母為了養育孩子在負重前行?而傾家蕩產式的育兒方式,就一定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嗎?未必!

1

養一個孩子,到底有多貴?

有句話形容的很貼切,「頭胎就是最好的避孕藥」。

往往家長賺錢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孩子花錢的速度。花了,心疼;不花,又不踏實。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落後與其他人,為了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父母想盡辦法讓他們上最好的學校、參加各種興趣班、補習班或出國留學,父母就是這樣,總想把最好的都留給孩子。

那麼,在一二線城市,養一個孩子,究竟有多燒錢?我們不如來粗略算一算:

其實,從小孩子出生那一刻開始,就是漫漫燒錢路的開端。

幼兒期:市場上賣得最好的奶粉一罐大約200元左右,剛出生的嬰兒是10天一罐,後來奶粉慢慢減少外加輔食。專家建議奶粉喝到3周歲,我們暫且按一個月500元來計算,奶粉錢是1.8萬元。再加上孩子其他的各種開銷,比如玩具、尿布、衣服、早教、醫藥費等,前三年的費用至少5萬。

學前期:學費主要是保育教育費+託管費,去普通幼兒園一個月託管費最少1000元左右,飯費200元左右,其它雜費100元左右,每個月至少1300元左右,三年36個月,總共4.68萬元;如果再報其他興趣班,比如學個小主持人、畫畫、跳舞、跆拳道等費用,至少1萬左右/年;另外,孩子的日用+衣服:1萬元/年。三年下來,合計10.68萬。

小學和初中:雖然現在實行9年義務教育,可花的錢一點都沒少,光是培訓費和擇校費就要了一個普通家庭的老命。

據說現在片外生要想進校門至少需要交2萬/人,還要交學費、書本費、託管費、雜費等各種費用,一年按照2000元來算,九年就是1.8萬元。另外,為了讓孩子上重點中學,上各種培訓班、興趣班,費用更多,一學期至少1~1.5萬。

衣服和生活費,每月按平均最少500元左右來算,九年下來,總共5.4萬元。還有其他電子產品等費用,合計下來最起碼20萬。

高中:其實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不僅在學校質量上有差別,在學費上也有所差異。如果是公辦重點高中,每學期學費一般1000元左右,住宿費200~600元/學期,生活費、衣服、日常開銷約2000元/月,為了讓孩子上好的大學,為了和同齡的孩子不要拉開差距,各種培訓班的支出,普通級別的每月3000元左右,甚至更貴,約2年。合計15萬左右。

大學:一般大學四年的學費大約2萬元左右,雜費、生活費一個月1500元左右,加上回家和旅遊的費用,四年3萬元左右,合計12萬左右。

如果有中外合作項目的專業,由於有一年在國外合作大學學習,則費用還要另外再多出2萬元左右。

至於考研和留學,看個人情況而定。如果本科之後還要繼續深造,那麼也得準備10~80萬元,以供孩子在國內讀研究生或留學。

以上只是粗略估計,具體還需根據當地情況和對子女的重視程度自行來計算。

這樣看來,在中國,養大一個孩子,粗略估計至少需要100萬。有很多家庭不敢生二胎,不是生不起,而是養不起。

雖然現在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但家裏沒幾個錢的話,誰敢隨便養?

網上有一個熱帖說:「我發現我養的不是女兒,我養的是太碎鈔機......」

這位網友大概算了算一年花在孩子身上的補課費用,結果太驚人,足足5萬有餘,這比夫妻倆的開銷多多了。眾多網友也紛紛表示,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會更多不會少。

難怪大家都感慨,養孩子,就像是養了一台碎鈔機。

2

傾家蕩產式育兒,正在「毀掉」無數中國家庭

中國式育兒有一大特色:家長拼命賺,孩子拼命花。

可是,傾家蕩產式的育兒方式,卻不一定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甚至會毀掉一個家庭。

成都有一位年近60的父親,在微博上怒斥女兒騙走了他320萬。

當初他送女兒上最好的私立學校,女兒提出想去加拿大留學,他毫不猶豫拿出了畢生積蓄300多萬送她出國,說好每年給她30萬,不夠再加。

可女兒出國僅1周,就把他的銀行卡盜走了。取光了所有的錢,不但沒去學校報到,而且還和男朋友吃喝玩樂,買奢侈品炫耀。

父親勸女兒回頭,好好完成學業,可女兒依舊我行我素,還把父親的微信和微博全部拉黑,鐵了心和他斷絕父女關係。

都是女兒是父親的貼心小棉襖,可是這個小棉襖卻是黑心棉的,讓父親寒心。

可是歸根結底,孩子所犯下的錯,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只因對女兒太過溺愛了。

前段時間,看到一條毀三觀的新聞:

48歲「啃老海歸」宅家7年,80歲老母親患尿毒症身心俱疲狀告兒子。

新聞中的上海丁阿婆今年82歲高齡,老伴已經離世。本是頤享天年的年紀,她卻整日為兒子憂心忡忡。

丁阿婆的大兒子大衛今年48歲,擁有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工程碩士學位。從小就是母親的驕傲,但他2012年畢業回國後,就沒有再工作過。

看着大兒子整日渾渾噩噩,左思右想下,丁阿婆終於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那就是狀告大兒子不承擔贍養義務。

丁阿婆向法院提起訴訟,然而當法院通知大衛參與訴前調解的時候,他仍然拒絕跨出家門。

並且將矛頭直指自己的老母親:都怪你,在我小時候事事包辦,什麼都給我弄現成的,讓我對你們太依賴,是你的溺愛毀了我。

從他的言語中可以看出,他的內心對母親充滿了怨恨,覺得正是因為遇上了這樣的母親,才害得自己生存能力差,不能好好地適應社會,事業停滯不前,渾渾噩噩。

仔細回顧這些例子,你會發現,這些經歷中都有一個有求必應的父母。父母過度地付出,只會養出一個又一個不懂得感恩、自私自利的白眼狼。

3

富養,正在一點點「毀掉」你的孩子

之前《變形記》有一期中,有個16歲的少女,分分鐘刷新了網友的三觀。

她生活不能自理,姑姑幫她剪趾甲,媽媽幫她穿衣服、穿襪子,卷褲腳,就連吃飯都要阿姨餵。

錄節目前,她媽媽一邊餵她,一邊擔心:去到那邊就沒人餵了。

她可以將20塊錢買進的手機殼,以2元的價格轉手賣掉。不圖掙錢,就圖一個爽。

事後為了慶祝自己做生意賺了幾十塊錢,輕輕鬆鬆吃掉一頓數百元的宵夜。

一頓飯100塊,姑娘偏偏要給老闆500:「老闆你辛苦了,多給你點兒。」

最讓人覺得難以接受的是,她的父母認為,這並沒有什麼不妥,女孩就是應該「富養」。

她家裏也算不上特別有錢,中產偏上,但父母為了撫養女兒,一個月給4~5萬的零花錢,這個16歲的女孩至今不知道中國還有人吃不飽飯,一開口,16歲的女孩,像6歲女童的閱歷。

全民富二代,父母把子女當寶貝,當小皇帝,杜絕世間一切苦惡,於是,在他們眼中,世間總是真善美的,人性總是美好善良的,想要做的事情總能做成的。

這不叫通達,這叫天真。

家長長期的代替和包辦,只會讓孩子即便成年之後,看起來依然像一個「巨嬰」,生活無法自理。

就像美國兒童心理衛生專家說的: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之前在一個親子論壇上還看到過一個故事:

一個深圳的小學生,就因為媽媽不拿錢給他玩王者榮耀,便離家出走,被警察找到之後,拒不承認媽媽,要和媽媽斷絕母子關係。

「你給我錢玩王者榮耀都不行,你算什麼親媽啊?」

以為富養孩子就是愛他,可結果呢?所謂的富養,有奶便是娘,錢比媽媽更重要。

南京師範大學酈波教授曾說過:「這是一個全民富二代的時代。我們指責富二代的行為失當,但是其實,我們都是富二代的踐行者。」

所謂「全民富二代」,就是說我們明明不是富人,卻以富二代的物質標準滿足孩子的要求,卯足勁地把自己當成孩子的印鈔機。

結果就是,非但沒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還毀掉了孩子的一生,甚至整個家庭。

GIF

4

給孩子最好的愛,絕不是砸錢那麼簡單

在中國父母的思維里,再窮不能窮孩子,孩子想要的東西輕而易舉就會得到,無形之中,他會把你的付出變成理所當然。

如今,雖然我們不需要刻意讓孩子吃苦,但金錢觀的教育還是必不可少。

首先,孩子的生活標準不能比父母標準高。

在中國的家庭里,經常看到一個現象:普通人家的孩子,活得像富二代。

這種做法最大的問題就是,你在向孩子傳達一個錯誤的信息:你的地位超過任何一個家庭成員。長此以往,孩子會覺得自己特別重要。

對於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不如定期讓家裏人列出自己想買的東西和願望,一起討論如何慢慢達成。讓孩子明白,每個人的需要都應該被尊重,不是只有小孩子才特別重要。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關愛與教導並駕齊驅,找到一個平衡點,讓孩子懂得,每一個人的需要都值得平等對待。

其次,不要當着孩子的面哭窮。

人們常說的一個詞叫做「稀缺心態」,說的就是你越缺失什麼,就會越在意什麼。

如果父母經常和孩子談錢,只會讓孩子對錢特別敏感。「稀缺」讓孩子產生強烈的「金錢崇拜」。觀察身邊的朋友,或許你就會發現這一現象。

如果父母整天對孩子說:「我們家沒錢,只能靠你努力學習以後賺錢。」、「不要和人家比,人家有錢,咱家買不起。」......

時間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慢慢產生一種心理:我們家很窮,我不如別人,讓孩子缺乏安全感,產生負罪感、自卑感,認為自己是家庭的拖累。

窮養孩子,並非是為了向他抱怨貧窮,也不該抱怨貧窮,但應該讓他知道貧窮,這是為了讓他明白生活的艱辛,明白你為了讓他生活得更好的努力,讓他懂得感恩與尊重。

俗話說的好,一個人看待世界的角度,決定他的世界是什麼模樣。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學會樂觀地面對缺失,畢竟人這輩子,再怎麼優秀,也不可能十全十美。

再者,懂得放手,讓孩子自食其力。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說:「母愛是一場偉大的退出。」

如果可以,誰不想一輩子愛着自己的孩子;如果可以,誰不想一輩子讓孩子呆在身邊;如果可以,誰不想一輩子保護自己的孩子。

但是不可以,誰都無法替孩子走完他的人生。我們每個人,終將獨自面對世界。

酈波教授說:「真正的教育是再富也要苦孩子。」曾國藩曾說過:「如果孩子不經苦難,是不能成材的。」

你見哪一個人沒有經歷過人生坎坷?孩子一定要給他坎坷、給他磨礪,才能夠茁壯成長,更加堅強,過度優越的條件反而適得其反。

因此,富養不如窮養,懂得放手,讓孩子自食其力並非推卸責任,而是要讓孩子早點明白,總有一天,他只能一個人獨自面對世界,這才是最偉大的愛。

龍應台對於親情關係,曾說過一段話: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真正成熟的親情,應該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目送。

既然所有的親情註定都會走向分離,與其互相捆綁,不如放手,讓孩子精彩地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所以說,「再苦不能苦孩子」,就是中國家庭教育最大的謊言。傾家蕩產育兒,非但不能養出優秀的孩子,還有可能毀掉孩子的後半生,「毀掉」整個家庭。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新浪看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329/126751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