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孫盛起:那個暴君道出了顛覆人們善惡觀的真諦

—不要奢望每個人都能分清善惡

作者:
斯大林曾跟貝利亞說:所有的人都向我鼓掌。我知道,我這個格魯吉亞皮鞋匠的兒子沒有那麼完美。他們是怕我。這就夠了。鼓掌久了,他們就會把我當成一個符號,一個正確的符號——這就夠了!

善和惡,看起來涇渭分明,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分得清的。

善惡不分,大致有三個原因,一是由於惡披上了善的外衣,迷惑了人們的判斷;二是良知缺失,對善惡的判斷已經混沌不清;三是惡的幫凶,為了自身利益而只論得失不論善惡。

現實中,善和惡混雜在一起,如同魚目混珠,因此並不是那麼好分辨。一個衣冠楚楚、冠冕堂皇的人,背地裏幹着骯髒的勾當,在眾人面前卻是慷慨陳詞、大義凜然,這迷惑了無數人的眼睛。尤其當這個人扛着一面光艷又令人生畏的大旗時,很多觀者的善惡觀立刻會發生紊亂,甚至連一些常識性的東西都會被顛覆。畏懼能夠左右人們對善惡的判斷,這實在是一個可怕的事實。

斯大林曾跟貝利亞說:所有的人都向我鼓掌。我知道,我這個格魯吉亞皮鞋匠的兒子沒有那麼完美。他們是怕我。這就夠了。鼓掌久了,他們就會把我當成一個符號,一個正確的符號——這就夠了!

斯大林可謂道出了如何顛覆人們善惡觀的真諦。

對於個人而言,分辨善惡又是和良知有關的。如果一個人的良知本就由於某種原因而缺失,這種缺失無論是因為被生活的重擔擠壓得內心變得麻木,還是因為外界的灌輸導致觀念畸形,那麼在分辨善惡時,缺失的良知會給他一個模糊甚至和常識截然相反的判斷,這種判斷最常見的結果,就是冷漠。只要大錘沒有砸在他的身上,他永遠也不會感到疼痛,這是這種人的典型特徵。

良知一旦缺失,如同打碎的鏡子,復原很難。也許,真的需要大錘。可是,有良知的人是不希望大錘砸在任何人身上的。這是一種兩難的祈願。

至於惡的幫凶,其實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是分得清善惡的,他們之所以助紂為虐,在某種庇護下行惡之事,是因為他們權衡了得失,當行惡的得大於失時,他們不忌諱做任何事。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如果行惡得利,行善反而受罰的話,這種逆淘汰的狀況會促使某些人罔顧是非曲直,甚至即使知道自己上了賊船,也決不下來。

當然,善惡曲直終會大白於天下,而且終究邪不壓正,這一點毋庸置疑,但那需要時間。

一個研究概率的科學家說,只要時間足夠長,一隻老鼠在鍵盤上無序地踩踏,都能敲出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

是的,只要時間足夠長,一切都會明晰。可是人生苦短呀!一個人一輩子,也就幾十年,在有生之年分辨不清善惡的,何其多也!

舉例:竊鈎者賊,竊國者侯,這麼簡單的一個竊字,有些人竟然一輩子也不知道這原來是同一個字。悲乎?痛乎?

其實,有些人對此是不悲不痛的。所以說,永遠不要奢望每個人都能分清善惡。我們所能期待的,就是善多一些,惡少一些,而且行惡之人終將受到懲罰!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文朽速的蘭陋2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304/1255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