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時下最「流行」的十大理財騙局 你知道幾個?

作者:
‌‌「巴鐵‌‌」項目是由華贏凱來包裝成與地方政府對接的‌‌「P2G+PPP‌‌」項目。‌‌「PPP‌‌」是指政府和企業去合資修建一些公益性的項目,由企業負責融資建設,政府負責項目的立項,並提供政策保護及法律保護。而華贏凱來借着‌‌「PPP‌‌」幌子,在全國多地為‌‌「巴鐵‌‌」項目募集40多億資金,並對外宣稱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12%,100萬元起投。7月2日,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發佈公告稱,華贏凱來公司因涉嫌從事非法集資活動,已被立案偵查。

‌‌「套路總是得人心‌‌」,近年來,理財騙局層出不窮,而老百姓對理財騙局套路的認知速度卻趕不上理財騙局的‌‌「創新‌‌」速度。這些套路無孔不入,花樣百出,本刊記者在此給大家準備了時下最‌‌「流行‌‌」的十大理財騙局,帶你看穿騙子的層層套路。

1、P2P騙局:動輒超10%收益率看來很美

十大騙局之首當屬P2P騙局。動輒超10%的收益率看來很美,可實際上呢?

2016年以來,對非法集資案件,公安機關立案1萬餘起,涉及金額近1400億元,而這個數字中,僅P2P騙局就‌‌「貢獻‌‌」了較大的部分。故P2P騙局位居十大理財騙局之首,並非浪得虛名。

P2P騙局中,最聲名狼藉的當屬‌‌「e租寶‌‌」事件。自2014年7月‌‌「e租寶‌‌」上線到2015年12月被查封,實際吸收資金500餘億元,涉及投資人約90萬名,受害投資人遍佈全國31個省市區。

那我們該如何鑑別這類P2P騙局呢?高息是假P2P的共同特點。‌‌「e租寶‌‌」共推出過6款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在9%至14.6%之間,遠高於一般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其次,此類產品均無真實標的。投資人在對P2P產品心存疑慮時,可調查標的真實性,便知平台真假。

2、‌‌「街邊理財‌‌」:‌‌「打一炮,換一陣地‌‌

‌‌「阿姨,我們公司就在附近,您可以上去喝杯茶,我給您講講我們的理財啊……我們產品年化收益12%,沒風險。‌‌」大街邊或者大型超市門口,一張小桌子上擺滿宣傳頁,西裝革履的小伙子們看到上年紀的人,就會衝上去介紹他們的產品。

通常,這類理財公司的業務員態度熱情,當投資人被帶到其公司,還可以看到這類公司裝潢華麗,環境舒適,導致投資人對此類公司實力誤判。但往往這類公司最後離不開跑路的結果,‌‌「人去樓空‌‌」的特點卻沒有變。

3、虛假‌‌P2G+PPP‌‌」項目:‌‌「政府站台‌‌」,專騙老年人

近年來,理財騙局給自己‌‌「鍍金‌‌」的套路屢見不鮮且屢試不爽,有的抱經濟學家大腿,有的抱電視台大腿,不可思議的是竟然還有騙子公司敢直接抱政府大腿。

近期‌‌「PPP‌‌」概念被炒得火熱,騙子公司都想在此概念上做文章,華贏凱來就是其中一個。

‌‌「巴鐵‌‌」項目是由華贏凱來包裝成與地方政府對接的‌‌「P2G+PPP‌‌」項目。‌‌「PPP‌‌」是指政府和企業去合資修建一些公益性的項目,由企業負責融資建設,政府負責項目的立項,並提供政策保護及法律保護。而華贏凱來借着‌‌「PPP‌‌」幌子,在全國多地為‌‌「巴鐵‌‌」項目募集40多億資金,並對外宣稱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12%,100萬元起投。7月2日,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發佈公告稱,華贏凱來公司因涉嫌從事非法集資活動,已被立案偵查。

此類騙局的特點是,項目投資人中老年人佔大半,因為老年人更易輕信有政府‌‌「兜底‌‌」的基建項目。

4、現貨交易詐騙:‌‌「微信美女‌‌」專騙中年男

近年來,全國多地曝出詐騙犯罪團伙以交易白銀、原油、瀝青等現貨為幌子,實施詐騙。

被害投資人爆料,通常,這些騙子會偽裝成膚白貌美氣質佳的有錢女青年,這些‌‌「美女‌‌」不僅自己美麗有錢,還會對你體貼入微……其實這些‌‌「美女‌‌」的真實身份都是‌‌「彪形大漢‌‌」,他們上崗前都會進行話術培訓,教他們如何‌‌「撩‌‌」有些積蓄的中年男性目標客戶。

這些‌‌「美女‌‌」通過聊天熟悉後,就會哄騙你投資現貨,並稱其背後有一個引導投資的‌‌「分析師‌‌」,通過‌‌「分析師‌‌」的指導,已賺到一筆可觀的收入。許多男性在誘騙下會參與進來,與‌‌「美女‌‌」一起投資。

‌‌「本來只買了5萬,她告訴我現在正是建倉的好時機,不知怎的,我腦袋一熱就追加入了20萬,結果全賠了。‌‌」一位受害的投資人稱。

經各地公安機關調查發現,這些現貨交易平台多為虛假平台,投資人投資在所謂盤面上的錢,並未拿去投資,在投入之後就被提走了。而所謂的盤面上的操作,操作的也只是一個數字而已,再加上頻繁操作的高額手續費,最終,投資人血本無歸。

5、網絡交易騙局:總會讓你爆倉血本無歸

2017年6月8日,由於英國大選,英鎊兌美元匯率開盤跳空200點以上。英鎊兌美元匯率的大跌,導致IGOFX外匯交易平台的所有投資人賬戶全線爆倉,損失慘重。

令投資人無法接受的是,之前在平台上設置的‌‌「止損線‌‌」形同虛設,甚至有投資人損失竟高達90%以上。

有投資人爆料稱,‌‌「投資的錢根本沒有參與到真正的外匯大盤交易‌‌」。而‌‌「盈利‌‌」其實是來自不斷加入的‌‌「下線‌‌」或代理的資金,也就是拿新填舊,而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交易形式的本質正是龐氏騙局

早在2006年,銀監會就曾針對外匯交易平台,發佈過公告警示:通過互聯網在外國機構的交易網絡平台上進行外匯交易的行為,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保護。

同為網絡交易騙局的還有二元期權。二元期權僅對未來某段時間外匯、股票等品種的價格走勢進行猜測,其本質類似賭博,不具備規避價格風險、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已在2016年4月被定性為非法。這些二元期權網站大多註冊在境外,在國內無網絡備案信息、無實際辦公地址,投資者一旦上當受騙,損失很難追回。

6、‌‌「金融互助‌‌」騙局:每日利息1%本質是網絡傳銷

‌‌「投資60元~6萬元人民幣,每日利息1%,滿15天可提現,年收益23倍,無手續費……‌‌」此外,‌‌「參與者發展他人加入,可獲得推薦獎、管理獎等額外收益、管理收益:第一代5%、第二代3%、第三代1%、第四代0.25%。‌‌」這是‌‌「金融互助‌‌」的業務介紹。但凡有過金融投資經驗的投資人都能看出破綻,但仍有投資人深陷月息30%的高額利息無法自拔。

拉人頭、騙取入門費、團隊計酬這些條件完全具備了傳銷的基本特徵,只不過‌‌「MMM金融互助‌‌」把傳銷搞到了互聯網上。

不可思議的是,有些投資人知道此類‌‌「金融互助‌‌」實質是傳銷,還堅持入局。有投資人自信地認為,自己不會是這個金字塔系統最後的接盤者。

與‌‌「MMM金融互助‌‌」如出一轍的還有虛擬貨幣騙局。這些虛擬貨幣在收益方面分為靜態收益和動態收益,其動態收益就是發展下線,下線越多,收益越高。據了解,珍寶幣、百川幣、馬克幣、萬福幣、五行幣等,均是此類披着數字貨幣外衣的非法傳銷項目。

7、原始股騙局:高調鼓吹上市回報

‌‌「人無股權不富‌‌」,高額的利潤承諾、政府和大佬的站台,在編織的美麗上市夢中,股權投資已然成為許多投資人的不二選擇。

通常,這些涉案企業會聲稱已經或將在區域性股權市場‌‌「上市‌‌」,通過向投資人鼓吹原始股的上漲潛力,吸引投資人購買原始股,甚至有些中介機構通過設立‌‌「股權眾籌‌‌」融資平台,非法發行股票。買了之後,你就會發現這些項目上市遙遙無期。試想,如果真能上市,各個投資機構會搶着買,還輪得到你嗎?

8、‌‌「以房養老‌‌」騙局:騙得眾多老人無家可歸

近期,一種以‌‌「理財‌‌」之名實施的新型‌‌「房詐‌‌」逐漸浮出水面,而這個新型騙術盯上的是理財風險防範意識差的老人們。

行使這種騙術,通常騙子會混淆時下最熱的概念‌‌「以房養老‌‌」。騙子以高額回報為由,要求老人抵押房產借款並把錢給騙子做投資,這樣到期之後,老人便可獲得高額的回報。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老人以為與騙子簽訂的是投資合同,而實際上簽訂的卻是委託處理房屋合同。

‌‌「抓小雞兒一樣扔了出去。‌‌」‌‌「以房養老‌‌」受害人曾女士稱。因為簽了委託處理房屋合同後,房屋已被強行出售,曾女士被趕出家門的瞬間,‌‌「泥一樣癱地上昏倒了‌‌」。

實際上,這已不是個例。北京致誠公益項目負責人武婕統計,在北京已經超過30戶,涉案金額在8000萬元左右。而在奪走老人房產期間,設騙局者還令老人與家人決裂,將其置於一個絕境。

9、非法傳銷騙局:善於包裝洗腦

非法傳銷騙局是老生常談了。近日,多家媒體報道,畢業生李文星通過BOSS直聘APP找工作,誤入傳銷組織,7月14日他的屍體在天津靜海區荒郊被發現。

動輒就能掙個幾百萬,發展幾個下線,就可以在家坐享其成了。聽到這些,你有沒有心動?但事實並非如此。近年來,一些畢業生因網聊或找工作,不幸落入傳銷組織,最終遇害,李文星遇害事件也只是傳銷事件中的一件。

據警方透露,被傳銷組織的人群呈‌‌「兩個極端‌‌」。一類是文化層次特別低,例如只有小學、初中文化程度,這類人群佔到傳銷人員的90%;另一類是文化層次較高的大學生,這類人群由於缺乏社會經驗,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容易被人利用,還有些人家裏條件較為富裕,根本不缺錢。

據了解,南北方城市的傳銷手段有所不同,北方多以控制人身自由為主,為防止逃跑,還可能會使用暴力;南方則是好吃好喝‌‌「伺候‌‌」着,像糖衣炮彈,給人上課洗腦,談人生,談理想,就是不談其傳銷的本質。

一個傳銷受害女大學生因為學歷高,受到了其傳銷上司的重用,全然不知自己是加入了傳銷團伙,直到被警察從傳銷窩點帶出時,她還口口聲聲對警察說自己從事的是正當行業。

10、民間借貸:‌‌「人脈變錢脈,玩出一身債‌‌

以民間借貸騙局來壓軸再合適不過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坊間有一種高利貸就如同這野草——連環貸。親朋好友會把借來的錢拿去放高利貸,這些貸款利息動輒30%以上、50%以上。結果,往往高利貸無法償還,這些借高利貸的人從此銷聲匿跡。

值得注意的是,借錢的往往是當地的著名富豪,擁有良好的信譽。但是企業經營不善之後,借了高息的錢,往往無法歸還。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財經聯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1120/1206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