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科學家表示海底正在溶解消失

近日,多項研究揭示了人類對地球、自然環境造成的惡劣破壞。從蜜蜂等昆蟲數量一路走低,到人類大便中發現微塑料,一樁樁一件件都向我們敲響了警鐘。雪上加霜的是,最近又有一項新研究表明,人類高強度的工業活動正在導致海洋酸化加劇,且目前這一情形已頗為嚴重,可能會將整個海底都溶解掉…

海洋是我們的救星,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匯。地球上超過50%的綠色碳和生物碳是由海洋及其擁有的生物(細菌、浮游生物、海草等)捕獲的。統計發現,海洋單位海域的固碳量是森林碳匯的10倍,是草原碳匯的290倍!

海洋從地球大氣中回收了大量人類工業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如果離開了海洋,自工業革命至今地球將升溫36°C(64.8°F),而遠不止目前區區1°C(1.8°F)的氣溫增幅。

海洋所吸收的大部分二氧化碳仍然是以氣體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其中一小部分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的存在增加了海水的酸度,但所幸海洋底部由大量浮游生物和珊瑚的骨骼組成,白堊方解石(CaCO3)能夠顯着地抑制海洋酸化的嚴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對海洋生態系統的破壞。

這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研究表明,目前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非常高,導致整個地球海水呈現過度的酸性。而一旦酸度超過某個閾值,由方解石鋪墊而成的海床就會被侵蝕、溶解。科學家對此進行了模擬,以確定在未來幾十年中世界上哪些地區的海床(方解石)溶解率更高,從而進行針對性防護。

Olivier Sulpis博士表示,就整個地球歷史而言,當前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的速度非常之快,至少自恐龍滅絕以來,這是最快的一個階段。平衡遭到破壞後,海床溶解的速度比自然溶解機制要快得多,這也引起了科學家們對未來海洋酸化狀況的擔憂。

不過,這一發現是基於對高度可控的海底微環境的實驗室模擬產生的,因為在深海中獲得類似的數據往往異常困難且成本高昂。此外,報告中所闡述的許多後果還並沒有在現實地球上發生。

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後,往往需要幾十年甚至數百年才能沉降並固定到海底,而目前幾乎所有通過人類活動而產生的二氧化碳仍處於海洋表層。但是在未來,它會侵入深海,擴散到海底,導致更多的方解石顆粒溶解,從而對深海海洋以及棲息在其中的動植物群產生深遠的影響。

用研究人員的話來說,那就是「正如氣候變化不只關乎着北極熊,海洋酸化也不絕僅僅與珊瑚礁有關。」,最終回饋的只能是那些始作俑者…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環球科學大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1115/120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