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資中筠被約談/趙思運受處分:當下中國言論空間蕩然無存

作者:
據報道:中國自由派學者資中筠最近受到退休前工作單位黨組織的約談,指責她的公開言論中犯了三條錯誤。而在之前不久,浙江一高校副院長趙思運因在開學典禮致辭中有「個別不當用語」而遭到中共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以上兩起個案顯示:當下中國知識界教育界的言論空間不僅是被大大擠壓,而是已經被剝奪的精光。

資中筠網絡

據報道:中國自由派學者資中筠最近受到退休前工作單位黨組織的約談,指責她的公開言論中犯了三條錯誤。而在之前不久,浙江一高校副院長趙思運因在開學典禮致辭中有「個別不當用語」而遭到中共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以上兩起個案顯示:當下中國知識界教育界的言論空間不僅是被大大擠壓,而是已經被剝奪的精光。

資中筠先生」對三條「錯誤」「供認不諱」

據媒體10月中旬的報道,資中筠女兒透露:「中國社科院美國所書記約談我媽,給我媽念了三條錯誤:1、公然宣揚中共黨史造假;2、大肆鼓吹憲政;3、《炎黃春秋》的會上說中共十八大沒有新東西,只有兩點與以往不同還是倒退的。我媽供認不諱。」

在中國知識界,自由派學者資中筠是極少數保持良知的人。生於1930年,已經年近90歲的資中筠是國際政治及美國研究專家,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美國研究》雜誌主編。資中筠在退休後的知名度更大,社會影響力更加廣泛,可說是德高望重,原因是這位被尊稱為「資先生」「資中筠先生」的女學者具有自由主義的獨立精神,不掩飾自己的政治觀點,不迴避敏感的社會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資中筠被「黨」的領導約談是必然的,而對於所謂的「錯誤」,她「供認不諱」也是自然的,而且還只能堅持「錯誤」。

面對「黨組織」,「資中筠先生」對三條「錯誤」「供認不諱」的故事,足以說明當下中國知識界教育界的言論空間是被大大擠壓了,但浙江一高校副院長趙思運因在開學典禮致辭中有「個別不當用語」而遭到中共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所顯示出的狀況可說是更加可怕,因為在中國教育界,言論空間已經被完全被剝奪了。

趙思運在開學典禮致辭中的「個別不當用語」,誰能找到?

據10月初的報道披露,9月30日,在浙江傳媒學院文學院2018級新生開學典禮上,副院長趙思運教授發表講話,此後不久,校方下達文件,決定對趙思運教授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理由是在他的開學典禮致辭中有「個別不當用語」,「存在違反政治紀律的問題」。但文件中並沒有指明趙思運的哪句話是不當用語。

趙思運教授在開學典禮致辭中說了什麼呢?從媒體刊登的致辭全文來看,他主要是對新生談作為新時代具有獨立人格的大學生,需要具備自律、尊重與尊嚴的文化素養,具有批判精神和道義擔當,肩負起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重任。

很多網友表示,翻來覆去地讀這篇開學典禮致辭,根本找不到所謂的「個別不當用語」在哪裏。也有網友表示,可能是「只有對國家民族滿懷深沉摯愛的人,才會批評社會的陰暗面;只有懷揣光明的人,才會去發現和揭露生活中的齷齪」這句話惹了禍。有網友評論說:「對趙思運的處分,說明了我們政體的官員內心極度恐懼不安,竟然對作人基本的常識性問題的提出惶惶難以終日」。

中共當局嚴控和打壓社會和網絡言論的行動,不斷升級到了近乎荒唐的地步。不是資中筠或趙思運的言論「敏感」,而是中國當下的大環境敏感緊張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趙思運這篇致辭名為《道義擔當不能成為稀缺精神》,曾於10月8日刊登在浙江當地黨報《錢江晚報》上。以下為媒體所刊登的致辭原文。

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老師們,早晨好!非常高興,我們在對的時間、對的地方,等來了對的人!今天尤其讓我感到高興的是,我再一次從你們渴望求知的眸子裏,找到自己青春的樣子。請讓我以青春的名義,在這個機會跟大家談談心。

每年新生報到的時候,家長都會拉住老師、班主任和領導的手,說:「我們把孩子交給您了!」這是信任,是重託,我非常感謝大家對文學院的信任。但我要說的是,你既不是屬於家長的,也不是屬於學校的。你是一個會獨立思考的生命體,你具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尊嚴和價值。如今,年滿十八歲的你,邁進了大學校園,開始了自我獨立的人生征程。

於是,你們開始成熟了。成熟的第一個標誌就是「自律」。這是我跟大家交流的第一個關鍵詞。自律是一種文化教養。教養在於日常生活細節。我們可以自我審視一下:別人給我倒水時,我是不是用手扶着,以示禮貌?當我給別人遞水遞飯敬酒時,是不是用雙手遞送?當我最後一個進門時,我記得隨手關門了嗎?當我請教老師問題的時候,我會站起來嗎?請讓我們記住:一個富有自律精神的人,一個富於自制力的人,才一定有強大的精神力量!

接下來,我談一下尊重和尊嚴。人生而平等,具有不可侵犯的尊嚴,因而,人和人之間崇尚相互尊重。今年教師節的時候,我第一年當老師時教過的學生送給我一首他寫的詩,詩里寫了一個細節。有一天,他去我的辦公室請教一個事情,我馬上站起來跟他交流。時間過去了27年,這個細節他還一直清晰地記着,他說他當時沒想到老師會站起來跟他說話,他說他感受到了一種師生之間的「平等」和「尊重」。從這個細節上,我也深深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應該保持一種平等和互相尊重的觀念。英國國王愛德華曾到倫敦的貧民窟進行視察,他站在一個破敗不堪的房子門口,對裏面一貧如洗的老人說:「請問,我可以進來嗎?」這體現了對人的一種尊重。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對「尊重」和「尊嚴」的感受,卻是陌生的。就在今年暑假,我在小區里見到烈日下勞作的維修工,我恭敬地打了個招呼:「您辛苦了!」他沒有反應。我提高了嗓門,再次問候:「您辛苦了!」這次,他抬頭看了我一眼,我們算是確認過眼神了,但是,他沒有吱聲。我走過以後,背後聽到他小聲嘟噥了一句:「這個人認錯人了吧?」是的,自尊自重是一種可貴的品質。尊重別人,從尊重自己開始,從發現自己的尊嚴開始。

我想交流的第三個問題是,個人尊嚴與國家民族的擔當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務必擔當起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重任。著名學者葛兆光近日發表言論說:現在的大學制度正在催生一批趨向於專業而不關懷社會的人。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前幾年也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大學培養了一大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為此,我呼籲重申知識分子的優良傳統:「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我呼籲重建人文知識分子的「公共價值」信念。

知識分子是進言社會並參與公共事務的行動者;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義擔當的理想者。現在這恰恰是一種稀缺的精神資源。社會責任是一種全民責任,它需要每個人來擔當,沒有任何人可以找理由選擇沉默。有一段話說得很好:「把知道的真相告訴大家,是一種正義;把明白的常識告訴大家,是一種責任;把目睹的罪惡告訴大家,是一種良知;把了解的事實告訴大家,是一種道德;把聽到的謊言告訴大家,是一種博愛;把親歷的苦難告訴大家,是一種告誡;把面臨的風險和不幸告訴大家,是一種善念……」只有對國家民族滿懷深沉摯愛的人,才會批評社會的陰暗面;只有懷揣光明的人,才會去發現和揭露生活中的齷齪;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一種責任,一種現代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同學們,教育的目的在於「喚醒」,喚醒人性、喚醒生命、喚醒尊嚴。文學和藝術是最親近人性、生命和尊嚴的領域。因此,文學院是最能夠培養豐富人性和健全人格的地方,選擇文學院,是您最正確的選擇!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1029/119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