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美國選校的時候,究竟選大學還是選擇文理學院,選擇美國東部的學校還是美國西部的學校呢?
美國東海岸的私立大學為學生建立了非常好的關係網,一個人一生都跟自己的大學時光有很多聯繫,而在中西部,大學給你提供教育,但是不負責這個大學的招牌能夠給你帶來的其他附屬品。大家畢業了就畢業了,跟大學聯繫不緊密。
正如不同的歷史沿革造成中國南北方的巨大文化差異,不同歷史和文化積澱下的美國東西部,同樣形成了氣質各異的學校和風格迥然的教育文化。東部的頂級私校保留着從歐洲帶來的悠久傳統,提供貴族化的精英教育;西部的學校延續着拓荒、創新的自由主義精神,教育則更具實用性。
因此,很多家長與其糾結「是送孩子去東部學校還是西部學校」?不如先想想為什麼送孩子留學和希望將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因為這才是決定擇校何處的根源!
為大家帶來一篇文章,希望對於大家的選校有所啟發。
作者:王逅逅,生於武漢,長於北京,高中赴美,大學就讀於Haverford College英語文學系,自17歲起出版三本作品。
在東海岸上學,每當我提起我曾經在Iowa住過一年時,我那些從波士頓,費城和紐約來的同學都會非常驚訝地望着我,迷茫地問一聲:"Why?"東海岸的人稱中西部為:"flyover country"(飛過的國家),意思是他們覺得中西部和東西海岸不是一個類型的,而他們對於中西部的了解僅停留在飛機飛過的份上。當中西部的人聽到東海岸時,會慢慢地從鼻子裏哼出一口氣來:"well,they are not like folks』 round here!"(哈,那些人和我們這邊的夥計們可不一樣)。
如果不是先在中西部的Iowa州的一個美國家庭中生活過一年,又在東海岸的一所文理學院讀書,我想我也是很難看出來個中端倪的。
就像是美國人,到了中國的沿海地區,又到內陸地區逛了一圈,的確可以看出風光的不同,可是要讓他真的說出人的不同也是很難的。
況且美國地域上的貧富差距遠沒有中國那樣明顯。
東海岸是英國清教徒最先來到的地方,他們從英國來到東海岸是為了政治避難,所以大部分都是有知識有抱負受盡欺凌的教士。這些人保留着英國的傳統,英國的生活習慣,還有英國的價值觀。
這些我們現在在新英格蘭地區都還可以看見。東海岸歷史比較悠久的學校,都還保留着以前的那種常青藤佈滿紅磚牆的校園,兢兢業業的學術傳統。東海岸的大學,曾經都是給貴族男性開的教會學校,所以很多時候被美國平民認為是一種貴族的享受。
我在Iowa的一個好朋友,Kristina,是一個令人羨慕的美國女孩兒,家裏條件很好,爸爸斯坦福畢業,漂亮的房子、關係緊密的家庭、聽話的妹妹。但是這次從東海岸回來再見到她,我真的發現,也許典型的美國女孩兒是有地域之分的。
我們說到Haverford,一般中西部的人都不知道,但是我們提起了學費,我告訴Kristina一家Haverford的學費之後,他們就都明白了:"those private,expensive east coast prep colleges。"(那些私立,昂貴的東海岸文理學院),大多數美國人不知道很多文理學院的名字,但是只要一提起這整個文理學院的類別,大家立馬就能知道是什麼。
文理學院基本上是一種東海岸新英格蘭地區的特色,保留着以前從歐洲帶來的悠久傳統,提供一種貴族化的精英教育。
在剛回Iowa的時候,我還跟人描述Haverford,但是後來都不太好意思跟人說到"liberal arts college""private""east coast"這幾個字眼,因為這幾個詞整個就代表了一種上層社會的優越感。
而且在美國人看來,很多這些大學的名字一聽就非常"東海岸",我的一個中西部的朋友第一次聽說我去Haverford的時候曾經說:"Sounds fancy,very eastcoast"(聽上去很高貴,很東海岸),我很奇怪,因為我不明白他們怎麼能從一個名字中聽出來"高貴"或者"平凡",後來我明白,這大概就是像中國人在聽到一個老北京姓"金"一樣,馬上就覺得是皇室的人。
好,回到Kristina家的餐桌。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聊天,晚飯是牛排,香蕉麵包,土豆泥和沙拉。桌上有黃油和牛奶。非常中西部。
我們聊到Iowa最近的caucus,我把我坐在保守黨候選人Romney兒子身邊的事告訴了他們,然後我說:"很奇怪,當時我看到他,我就覺得他是東海岸來的。但是我還是不是很清楚怎麼判斷一個人到底是來自東海岸還是來自其他地方。"
Kristina媽媽說:"如果一個人一見面就問你:『你在哪裏上的大學』?"那麼他是從東海岸來的,而如果一個人一見面就問你:『你是做什麼的』?"那麼這個人則是從中西部或者是西部來的。"
我仔細想了一會兒,真的是這樣!比如說我美國的爸爸,他從來都是對陌生人伸出手去,然後問:"你是做什麼的?"我在Iowa, Michigan,Chicago的時候,所有人都問我的是:"你是做什麼的?""你爸媽是做什麼的?"而非:"你去什麼學校?"
但是去Greg波士頓的家過感恩節的時候,真的是一進門大家就問:"你是哪個學校的?",在介紹我的時候他們會說:"Gogo在Haverford上學""Good old Haverford",而不是像中西部人介紹:"Gogo來自中國,她現在在美國上學。"而且當我在波士頓的時候(上帝啊,這個學期我的每一個假期都是在波士頓度過的!)我們在餐桌上吃飯,大家講到的都是自己打着長曲棍球,穿着牛津鞋抱着一摞書的東海岸大學時光,什麼Tufts啊,MIT啊,全都是大學,大學,大學。
因為在東海岸,大學為你建立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個人一生都跟自己的大學時光有很多聯繫,而在中西部的州立大學裏,大家畢業了就畢業了,跟大學聯繫不緊密。後來如果成功,很多都是靠自己。
東海岸的私立大學為學生建立了非常好的關係網,這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Haverford,40%的人拿獎學金,那麼剩下的60%不拿獎學金的都是每年出的起5w美金的家庭。而且作為一個小的文理學院,知道這個學校的基本上都是在這麼一個上層社會圈子裏的人(美國人不看排名,所以Haverford排多少他們也不在乎)。
比如說我們hall上,我就不知道有從公立高中畢業的。美國好的私立高中和大學幾乎一樣貴,所以這些學生從小到大都是私立學校,一直到大學。他們家庭的財富,都是比較可觀的。
我的一個hall mate曾經跟我說:"如果我爸爸那裏有一個空出來的實習,而你需要的話,我肯定能讓你去。"
是的,這樣的事在Iowa State也會發生,但是在東海岸,大部分人根據財富和家庭地位去非常不同的學校,而在這些學校,大家對於自己的朋友很有安全感,因為家庭條件基本上是相符的。
東海岸這樣的學校比比皆是,除了常青藤,文理學院以外還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名校,比如Tufts啊,Boston College, Boston University等等。
那麼這些校友關係能夠緊密到什麼地步呢?
Haverford因為人本來就少,所以校友關係尤其緊密。我有一次在國際學生的dinner上面表演了個節目,後來下來跟 Alumni office的Director聊天,他問我想做什麼,我說沒想好,可能finance。然後他說,那你得早點開始啊,這個暑假就要開始實習。這樣好了,我們有一個alumni的父親是一個在中國的企業家,我把他的email給你,你給他發郵件,我相信他會幫助你的。
我回去一查,嚇了一跳,是一位很牛的中國企業家。於是我給他的孩子發了郵件。沒想到當天晚上就回了,而且回的非常多,內容之詳盡我都感激涕零。我們剛進學校就被教育,要利用alumni關係。
無數次都在說:從alumni本里找你願意contact的alumni,然後放心大膽地去聯繫他們。記得Wentworthmiller說過,他普林斯頓畢業之時,想進入電影行業,於是去alumni office,人家遞給他一份薄薄的冊子,他當時一看就瘋了,因為普林斯頓在電影行業的alumni太少了。
而在中西部,大學給你提供教育,但是不負責這個名字給你帶來的其他附屬品。我美國的媽媽是在東海岸長大的,但是在密歇根州立上的大學,後來又到Ohio讀了法學院。
她告訴我,在密歇根州立讀大學時,她的實習全自己找的。而且她到了大四才開始實習。她說在她所知道的中西部大學,很少有學校組織的校友net working events。中西部的人似乎不太在乎。他們更相信自己的能力,而非家族和學校的關係。
可以說,中西部長大的美國人大多有這樣一種保守黨的思想:我自力更生做我自己的事情,政府沒有理由來將我的成果奪走。我如果努力了,有錢了,我的目的不是給我的後代提供一個優越的,不用工作的環境,而是一種拓荒,創新,兢兢業業的精神。所以我的孩子從小就要努力工作,像其他沒錢人家的孩子一樣。
我的好朋友在Iowa的高爾夫俱樂部工作,在那裏她負責做漢堡,和在麥當勞工作沒有什麼區別。而和她共事的學生們全都是家裏非常有錢的孩子,但是他們仍然在做着每小時十美元的低廉工作。
而在東海岸,情況就大不一樣。我的朋友A,媽媽是離婚了,帶着三個孩子的醫生,掙得不少,但是不會非常多。她一個人非常辛苦地讓三個孩子全去了昂貴的私立高中和著名大學,但是從不讓他們工作。這是典型的東海岸elite(貴族)思想。
我媽媽小時候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富裕的律師家庭長大,她說在東海岸,人們對於她的期望是"不要工作"。在她的私立高中里,打工被看作是一件比較恥辱的事情。
我想到以前在北京認識的那些東海岸私立高中里的學生,即使是家裏條件不怎麼好的,也都不打工。而在Iowa這裏,我們私立高中里有許多當地非常有錢的孩子,他們和其他人一樣在麥當勞和沃爾瑪工作。
再舉個例子,E,來自Iowa,父親是牙醫母親也是醫生,家裏每年掙得能有五十萬美元,非常富裕。他去了便宜的州立大學,學了一個"體育播報"的專業,出來後找不到工作,現在在聖路易斯的一家星巴克賣咖啡。辛辛苦苦工作,自己租了一間小公寓,父母一點也不管一分錢也不給。
這樣的例子在中西部非常普遍。我一個好友Courtney,父親擁有整個Iowa州所有的麥當勞,而她卻在其中的一個麥當勞賣漢堡,拿每小時七美元的工資,開着二手車,卻住在父母有着噴泉花園游泳池的房子裏。在中西部,大家的價值觀是"self-made men"(自己成就自己的人),就是說不靠家庭支持自己成就一番事業的人是模範。
相比起中西部,東海岸的有錢人有很多是繼承財產的,所以他們有一種貴族的,上層社會的對於簡單勞動的鄙視。而在開發較晚的中西部大平原,農場主們認為簡單勞動是每個人必備的,基礎的品質,所以他們非常重視在這一方面對於孩子的培養。東海岸在衡量一個人方面,更多是學歷,素質,禮儀,家族。
我在東海岸的朋友M,家裏是新澤西的律師家庭,兩輛奔馳一輛賓利,我去過他的家,放着華爾茲,有書房、電影院、舞廳、電梯、健身房、桑拿房。對於他而言,生活就是去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而學習是因為樂在其中。M學習非常刻苦,是因為他"喜歡",是因為"我享受讀書,我享受思想上的挑戰",而非"我要找個好工作"。這種思想在東海岸的私立文理學院裏非常占統治地位。
在Haverford,我們是不會討論成績的,因為"沒有意義"。學習不是為了成績,而是因為這是高素質的人類的一種自然的需求。所以在文理學院中,沒有和以後工作有直接聯繫的那些專業(商學,會計之類),而是純文理(文學,哲學,數學等等)。而在大多常青藤大學裏,本科教育也都是文理學院的教育(即純文理),而到了研究生大家才決定以後做什麼。
所以在東海岸的很多私立高中,那些講課非常引人入勝,氣質十足的老師都是拿着不多的教師工資,但是能輕鬆地全世界到處飛,住在宮殿一樣的房子裏,過着上層社會生活的人。而這樣的事在中西部基本上是見不到的。教育更多是為了找到好的工作,努力得到好的生活,而不是保持一種貴族的高素質,自由地在學海里徜徉。
那麼,哪一種更為中國化呢?
其實,東海岸的這種貴族式教育和中國傳統的貴族教育是很像的。孩童們受教育,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貴族,而不是為了能夠謀得生計。就像我在Iowa的朋友不明白長曲棍球,壁球,cricket,划艇這些在東海岸歷史悠久的運動的意義一樣,古時勤勞的中國農民也不明白蹴鞠的意義何在。可惜,我們沒能將這種中式的貴族式教育延續下來。那麼我們是否又有這種中西部的拓荒精神呢?好像也很難找到。
中國的問題在於:社會沒有多元的標準,每個人都焦慮而自卑,不知道最好的,最適合自己的是什麼。
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完全沒有想過哪種生活方式是好的,到底是東海岸充滿古老貴氣的方式,還是中西部的那種對自然的熱愛,對生活原始的熱忱,對"self-made men"的嚮往,甚至是我在這篇里沒有講到的,西部的探險精神。在當下的中國,沒錢人想變成有錢人,有錢人想把孩子送出國受一種自己也不知道好不好的教育,最後回國來完全不知所措。
我欣賞美國人的是他們有一種對於自己本身價值的認知。他們知道自己是誰,想要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會沒有頭緒地隨着大溜到處亂撞最後頭破血流地來抱怨社會。他們有一種"我自己做選擇,我堅持我的選擇,我不後悔我的選擇"的概念。
我在Haverford的一個中國朋友說:申請實習需要寫一篇關於他為什麼想做金融的文章,而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所以無從下手。多少在美國的中國學生是這樣的?太多太多了。
在沒來Haverford之前我也很迷茫,我不知道我到底是該怎麼做才是對的。但是來了之後,聯繫上了我以前交流的經歷,一切就像串起來的珠子一樣。我發現我慢慢習慣了這個成熟的社會,我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我快樂地讀我感興趣的書,和我的hallmates們討論,然後我提前一個月開始寫我的期末論文,因為我想交上去最好的作品。
在中西部和東海岸的價值觀中,我更傾向於東海岸的觀點。我開始發現學習的樂趣,發現每個人都有他們的路,我們何必相同。
很多中國同學說,如果你學習不是為了錢,以後沒有錢,你怎麼能快樂。為什麼不能?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你快不快樂不是由錢的多少來衡量的,而是由你如何看待錢來決定的。那麼即使我以後沒有錢(實際Haverford的學生因為家庭,學校和自身努力都還是很富裕的),我照樣會大量閱讀,以相對便宜的方式週遊世界,試圖以不同的方式去看世界,每天寫出自己滿意的東西。
這樣的生活帶給我的享受要比開比別人好的車帶來的快感更加強烈。但是現在中國充滿了這麼一種焦躁的情緒。沒有人有安全感,大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快樂,為什麼不快樂。
我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批判什麼,而是想問,我們缺了什麼,讓我們如此焦慮。為什麼美國人可以在同樣的社會地位上有截然不同的做法,而自信滿滿,而我們處在迥異的地位,卻都想用一樣的方式,去得到一樣的東西。
我們每一個人需要的不是謾罵,不是仇富,不是天天說這個拜金那個高富帥美富白,也許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安靜的晚上,一張白紙和一支筆,寫一篇給自己的信,問問自己的內心:我到底是誰,我到底願意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什麼樣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