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千里修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作者:

宰相父子為官之道

清朝康熙年間,張英是個大學士,有一天張英收到一封家書,信中說老家的人因為三尺宅基地,和鄰居起了紛爭,要張英利用影響力,疏通關係、贏得這場官司。張英閱讀完信件後,坦然一笑,提筆寫了回信並附詩一首——

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裏人看完張英回信後,不僅不與鄰居爭地基了,還主動讓出了三尺宅基地。鄰居看見後也主動讓出了三尺地基,這樣一來,就有了之後的六尺巷美談。這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

而這一切得益於《父子宰相家訓》的教育和引導。

清朝父子宰相張英、張廷玉後來又撰著了《聰訓齋語》、《澄懷園語》合集,全面總結回顧了先輩們立身立言、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經驗教訓、參以官宦仕途、親身經歷和切身感受。綜合古聖時閒的言行事例,以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感的些許小事,言間意賅,深入淺出地律身訓導其後人『積德者不傾、清廉者不靡」,儉以養德、仁廉布德、積德行善、益人後德。

儉以養德、德始於儉。張英、張廷玉父子主張持家以儉,從自己做起,長期堅持身體力行,以自己一言一行影響、指導家人和身邊最親近的人。張英致仕歸里之後,仍儉於飲食、儉於交遊、誓不着緞、不食人參。不管是暫住鄉里,還是久居京城,他都要求家人把一年的動支費用,細心籌劃、按需支出;要求把每月要用的銀兩分為一股,每年十二股,每月底要總結支出和剩餘情況,如有超出,則下月起要細心規劃,如有節餘,則存下來用於貧寒之需,或做一到兩件好事,扶貧濟困。張廷玉則『所有者皆粗樸野,聊以充數而已」,以致王公同僚『多以儉嗇相譏嘲」。

仁廉布德。張英和張廷玉以勤政仁廉為做官第一要務,德彰顯於仁廉。許多清正廉明的地方官員,因為有張英的保護和舉薦,不但免遭了不測之禍,而且有些人還得到了皇帝的重用。他要求入流子弟做到『使我為州縣官,決不用官銀媚上官」。張廷玉認為:履職應公正自守,不要計劃個人毀譽得失,不能枉法徇私,寧受人毀,不可受人之譽。他強調居官清廉乃分內之事,『為官第一要廉,養廉之道、莫如能忍。他要子孫後代做官『拼命強忍,不受非份之財」。

積善成德。張英、張廷玉諄諄告誡子孫:人必厚重沉靜,而後為載福之氣。積德行善,不與人爭奪,就不會傾覆危亡,喪身敗家。行善淑世,正如地里被種了莊稼,就不易長草,心中有善就不容生惡,滴水成河、粒米成籮、勿輕已靈,勿以善小而不為。

益人厚德。張英、張廷玉注重引導、言傳身教,做人以謙讓、益人為本,『厚重謙和、與人相交」,一言一事要考慮『皆須有益於人。」張英晚年在龍眠山構築『雙溪草堂」,與鄉民相處,從不以宰相自居。而以山間老人與百姓交往時,他常說:如果人能處心積慮,一言一行皆思益人,而痛戒損人,則人望之於如鸞鳳、宅之於參岺。他訓誡子孫要明白『滿招損、謙受益,」之義,並說:天地不能常盈,而況於人乎?在為人處世方面,張廷玉要求一言一行常思有益於人,惟恐有損於人,他力主厚道為人,處事要內寬外嚴,不可苛求,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法,訓示子孫敬人、愛人、益人。自然會德不孤、必有鄰。

宰相父子如此積德行善,三世得諡,六代翰林,自祖至曾玄十二人先後躋鼎貴,玉堂普里,世系嬋聯,門閥之清華,殆可空前絕後,並非偶然了,至今仍不乏現實意義。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讀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620/1132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