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楊曉渡爆冷是習遇挫國監委?正相反?效法漢武帝!

—國監委級別突降 習遇挫?中紀委擴權?效法漢武帝!

18日中央委員、中紀委副書記楊曉渡當選首任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由之前的超級權力機構突然降到中紀委附屬機構。箇中原因眾說紛紜,有說是習近平遇挫迫不得已而為,也有說法稱設立國監委只是中紀委擴權藉口,其實是加強黨治。港媒文章稱,習近平搞集權效仿漢武帝

中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3月18日表決通過中紀委副書記楊曉渡擔任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楊只是中央委員而且兼任中紀委副書記,比人大和政協低一級,受中紀委領導無疑。

對於有〝國家化〞傾向的國監委突然降回中紀委附屬機構,有觀點猜測,這是否習近平為了強化黨治,建立國監委只是中紀委擴權藉口。但也有其它說法。

兩會召開之前,號稱是國家最高監察機關的國家監察委員會,權力甚大,管豁範圍覆蓋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和教育文化等領域,比只管國家部門的監察部大,地位等同國務院,但在人大全會上,習近平提名中央政治局委員、監察部長楊曉渡為首任主任。

法廣時事評論員林和立3月18日分析稱,外傳權力甚大的國監委,最終由一個弱勢領導人出掌,給人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說明習近平機構改革遭遇阻力,遇到挫折。而不按常理和程序辦事的習近平,過一、兩年權力穩固後是否再行擴充監察委,尚須觀察。

林和立表示,擬議中的監察委權力幅射太廣,遇到不少反對阻力,早前已有聲音質疑監察委能否成立,現在由弱勢人物領導,難有大作為,可說是習近平機構改革的一項挫折。

不過,林和立補充,現時未能確定現時的佈局是因為遇到反對阻力抑或是習構思改革時未有深思熟慮所致,難保不按常理和程序辦事的習近平,在一、兩年後權力穩固後再行擴充監察委,尚須觀察。

而中華民國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日前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曾引述傳聞稱,習近平之前推行總統制,在黨內遇到阻力。據他猜測,習近平此次修憲刪去國家主席任期限制,很可能繼續尋求黨、政、軍〝三位一體〞領導人合併成一個,實現新加坡式的〝強權民主〞。

不論何種原因,楊曉渡出任國監委主任的直接影響,可能是使趙樂際暫時成為中共史上權力最大的中紀委書記。

林和立表示,監察委曾被形容與中紀委一樣有權,中紀委管中共黨員,監察委則幾乎管轄全國,但楊曉渡只是一名政治局委員,比身為政治局常委的中紀委書記趙樂際低,且楊現時已是中紀委副書記,是趙樂際"手下";再加上楊並無明顯政績,日後由楊牽頭的監察委勢將會繼續聽令於趙樂際。

由楊曉渡而非中紀委書記趙樂際擔任國家監察委主任,3月18日香港資深媒體人蔡詠梅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習近平掌權後,會選擇任用自己人:

「第一個黨領導一切,槍桿子指揮,其實是一元化的,用誰不用誰可能是出於權力上的安排,尤其習近平掌權以後肯定要用他自己的人,他用人的考量可能都是從這方面考慮的。」

港媒東方日報評論員「龍吟虎嘯」3月18日表示,皇帝和中央集權制政治上是一體的,但並不是一回事,更不代表任何皇帝可以生來就駕馭中央集權制。皇帝要駕馭好中央集權制另有「學問」,需要有高超的手段和方法。皇權在內廷,中央集權制是從中央到地方的整個官僚架構,有「自主」的權力,可以是兩張皮。皇帝要想駕馭中央集權制,就要想辦法用手段把兩張皮穿透縫合起來,其中監察手段就是重要方法。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巧妙運用監察權駕馭中央集權制、彰顯皇權的強勢皇帝,他的巧妙在於用制度性的「小官監察大官」。有了皇帝的欽命和支持,小官代表皇權監察大官,皇帝的威嚴和權力就「全覆蓋」了中央集權制和整個官僚架構。為此,漢武帝設立了刺史部,最先針對超過一百個的諸侯郡國,派出年俸只有六百石的刺史,監察年俸二千石的「郡國首長」。漢武帝用這種監察辦法令皇權充分掌控了中央集權,鞏固了這一制度,威加四海。

現在,中國已無皇帝而行黨國體制的中央集權制,國監委的設立正代表黨監察和統馭整部國家機器。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319/108691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