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海外生活 > 正文

加拿大失業現象嚴重:碩士在切肉 博士炸薯條

今年12月初,一項有關國民受教育程度的世界排名新鮮出爐,加拿大又摘得桂冠——加拿大國民受教育程度在發達國家中最高。數據顯示,在所有的發達國家中,加拿大擁有大學學歷的人所佔比例是最高的,念過學院或大學的人佔到了54%,遠遠領先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

且在這個數據結果上,新移民們(2011年1月1日後登陸)也沒有拖太大的後腿,受過高等教育的移民佔到了39.5%,其中碩士佔到了11.3%。

但一些已經在這裏的移民說,雖然受過高等教育,也具備被聘的資格,但在加拿大要想找到對口的工作,難度很大。

滑鐵盧的炒菜師傅,炸薯條的金融博士

加拿大國際廣播電台曾經報導過這麼一則新聞,32歲的Sandy Chugh是一位來自印度的移民,儘管擁有在愛爾蘭取得的學士學位,也有多年的營銷經驗,但現在只能在零售連鎖商Best Buy的倉庫中工作:每天給倉庫的貨架和運貨卡車裝貨。

今年11月末,有網友曾經發佈過一條微博:

2016年的數據顯示:加拿大人擁有全世界最高受高等教育率。50%人口擁有本科、學院或及其以上學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絕大部分移民擁有較高的學歷。看完報告,瞬間想,之前跟餐廳上班的小姐姐聊了一聊,別人是讀工程物理碩士的大神。以及,坐過語言系博士開的出租車。

這條微博引發了很多在加拿大生活的網友的共鳴:

「 Uber司機多大土木工程碩士」

「對啊,上次college罷工的時候,叫個Uber,結果司機是罷工的教授」

「生化博士教我開的車」

「然後聽說有人A省石油工程phD畢業找不到工作炸了一年薯條」

「還碰到個在多倫多某酒店開shuttle bus是Smith的finance畢業的」

「隨便一個銷售都是啥化工碩士畢業的」

「在理,給老公打工的很多都是博士」

「精算專業的櫥櫃工」

「我還知道,碩士骨外科專家燈具品倉庫做包裝工,上海房地產老闆開機場接送出租車,經濟碩士化妝品場生產線工人,日本留學生物博士老人院護士,國內高級機械工程師做了機械維修工總算跟專業考點邊,農業科技專家做了牛肉生產線切肉工人也感覺自己跟專業總算靠了邊。」

「朋友多大本科queens研究生之前在大統華切肉。。。」

這樣看來,在加拿大,高學歷的人才確實是無處不在。而最讓人覺得難以置信的是,他們所從事的工作似乎與自身的學歷不太匹配,換句話說,他們的工作並不需要這麼的學歷就能勝任。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40%畢業生的學歷高於工作要求

去年,加拿大議會預算辦公室發佈了一份報告。

議會預算辦公室最近發表的這份內容豐富的報告對就業市場進行了分析,其中一項結論是,在25-34歲的大學畢業生中,有40%學歷過高。而5年前,也就是2011年,這個比例只有36%;1991年,這個比例僅為32%。

根據這份報告,從人數上講,在25-34歲的大學畢業生中,加拿大全國有58萬人工作要求低於其學歷;有79萬人兩者相符;另外還有7萬7千人處於失業狀態。

從行業情況看,在以下三類行業,大學生畢業生學歷高於工作要求的情況最嚴重:商業、管理和共同管理;社會和行為科學,以及法律;人文科學。

加拿大移民找專業工作難

相比於本地居民來說,加拿大移民想要找到一份與自己學歷相符的工作就更難了。而移民找專業工作難,這在加拿大是個老話題了。

32歲的電力工程師莫斯塔法.阿納卡,他在四年內投遞1000多份簡歷卻一無所獲,這項記錄也得到了加拿大媒體的關注。

任何一個想在魁省(或加拿大其他省份)繼續干本行的移民工程師都不可能比阿納卡更努力了。

需要會法語?他去學了法語,儘管有口音,但是工作和日常交流完全沒問題。外國學歷需要通過認證?他一落地就忙着辦手續,讓自己的埃及工程碩士學位獲得了認證。需要獲得魁省工程師學會的從業許可?他通過了資格考試,得到了這份寶貴的證書。外國學歷不被僱主看好?他又去念了一個碩士,本地的。

他甚至有一個把他視如己出、在市政府里做景觀規劃建築師的准岳母。但即使加上她的人脈和鼎力相助,阿納卡還是找不到一個願意雇他的公司。

最大的障礙:是他沒有本地工作經驗。為了獲得本地工作經驗,他很願意放棄工程師資格,從技術員干起,但是他被告知碩士學歷對技術員職位來說太高了。

找不到專業工作,阿納卡只能在咖啡館打工維生。

在他定居的蒙特利爾市,和他處於同樣境地的移民很多。他說,光是在他認識的人里,就有一個在停車場上班的前大學教授,一個在餐館幫廚的前牙醫,還有一個已經決定改行的化學專家。

就這樣,從2013年底獲得從業許可到現在,阿納卡一直都在餐館或咖啡館這樣的地方打零工。

阿納卡的事情被曝光之後,終於有一家公司願意要他了。該公司的老闆之一佩雷德斯說,他被阿納卡的鍥而不捨所打動,後者的學歷資歷也很適合公司的要求。面試後,阿納卡被錄用了。

他在接受Radio-Canada採訪時說,他現在有一種對其他移民的責任感。他希望本地企業對移民求職者多一點信任,向新移民提供實習。

一種隱蔽的歧視

環境專家吉安·桑哈想在加拿大溫哥華好好干一番,他剪了頭髮,去掉了盤在頭上的穆斯林頭巾,企盼着求職面試,雖然這樣做有悖他的印度錫克教信仰。

他寄出了幾百份簡歷,他狂熱地祈禱着,希望能帶來好運。55歲的桑哈是來自印度的環境科學家,擁有在德國獲得的博士頭銜,出版過兩部書還有過在美國大學執教的經歷,但是這一切似乎並不能為他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幫上多少忙。

在溫哥華薩里郊外自己家的廚房中,桑哈邊喝茶邊說:「在加拿大,存在着一種隱蔽的歧視。」為了養家,他剪過草坪,現在又干起了辦事員的活兒。

桑哈是1996年在加拿大駐印度大使館和加拿大一名移民諮詢官的鼓勵下,才舉家遷移到加拿大的。這位印度環境科學家在加拿大從事過許多工作,卻迄今還沒有一個工作符合他的所學專業。他說,要不是為了兩個孩子,他早就離開加拿大了。

2001年,桑哈曾有機會謀求到西北領地政府一機構作環境巡視員,但他的努力卻遭到了拒絕。他想不通,並將此事上告到加拿大的人權委員會,目前,該委員會正在調查此案。

這個領地的政府機構告訴該委員會,桑哈由於資歷過高而遭到了拒絕。

學歷高過本地人,失業率也高過本地人

調查顯示,在蒙特利爾市的移民中,持有大學文憑的人佔到33%,而本地出生蒙特利爾人有大學文憑的比例是24%。而在報告比較的另外16個城市中,大部分(13個)城市都是本地人有高學歷的比例超過移民。

與此同時,在蒙特利爾,持有外國大學學位的移民的失業率接近12.5%,而在有加拿大學位的本地人中,失業率約為7%。

報告說,雖然在多倫多和溫哥華也存在類似趨勢,但在蒙特利爾這個問題更為明顯,即高學歷的移民找不到工作。

此外,即便這些有大學學位的蒙特利爾移民找到了工作,高達63%的人屬於「大材小用」,這個比例與溫哥華的相似,但比多倫多的要高得多。2015年,移民的失業率在蒙特利爾為9.9%,在多倫多為6%,在溫哥華為4.9%。而在美國,費城為4.1%,芝加哥為3.7%,洛杉磯3.4%,而在丹佛只有2.8%。

無家可歸者里不乏高學歷者

曾有新聞報道過,就連列治文的無家可歸的人群里,也有高學歷高智商的移民。

溫哥華一向以富足安寧的宜居城市聞名於世,然而今年4月的一份最新統計卻顯示,僅在過去3年中,大溫哥華地區無家可歸者的數量就增加了30%之多,目前無家可歸者的人數已超過3000人。

不僅是大家熟悉的溫東,在大量華裔聚居的列治文市也正面對相同問題。列治文的無家可歸者人數截止今年9月份已接近150人,甚至還有華裔人士。

星島日報報道,這些無家可歸者不一定是精神病患者或吸毒的癮君子,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收入太低而租不起住房。一個擁有碩士學位,智商高達140的墨西哥移民,就因為沒錢置業或租房,而淪為無家可歸者。

如今,加拿大聯邦政府正在積極準備為更多移民打開大門,宣佈2017年將接收30萬人,並以此作為每年接收的基準線,以推動經濟的增長,應對加拿大的人口老齡化。然而,一些已經在這裏的移民說,儘管受過高等教育,也具備被聘的資格,但在加拿大要想找到對口的工作,難度很大。很大一部分高學歷的移民只能找到「謀生類」工作,這種現象實在令人遺憾。

但加拿大人口老齡化也是一個現實,加拿大需要一股外來的力量來推動經濟的增長。這意味着,受過高等教育的移民是理想的「人手」,研究報告說,對於加拿大來說,要想繼續蓬勃發展,要想看到GDP的增長,再也不能忽視移民的作用了。

責任編輯: 王君  來源:留通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1224/1044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