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唐詩的十大金句與十大銀句 你最喜歡哪一句?

古代詩人金句頻出。圖/新浪網

文/桃子醬

十大金句

最上口: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畫像。圖/UC頭條

《靜夜思》是很多人學會背誦的第一首古詩,詩句明白如話,千百年來傳誦不衰。因為傳誦度高,後人常常以「床前明月光」為萬能起首句,玩造句遊戲。對,「床前明月光,我是郭德綱」就是這樣造出來的。

最依依不捨: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圖/新浪網

盛唐時期,《送元二使安西》即入樂歌唱,名為《渭城曲》,又名《陽關曲》《陽關三疊》,是那個時代的流行歌曲,李龜年(即杜詩《江南逢李龜年》那個李龜年)之弟李鶴年就善唱《渭城曲》。白居易曾有詩曰「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李商隱也寫過「斷腸聲里唱陽關」。

最具速度感:李白《早發白帝城》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三峽兩岸。圖/新浪網

李白一生中曾三次經過三峽:第一次是「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經巴渝出峽,游洞庭;第二次是被流放夜郎,經江夏,逆流入三峽,所寫的《上三峽》反映了他心情之鬱悶;第三次是行至巫峽時得到大赦天下的消息,他隨即放舟東下,此時寫就的《早發白帝城》就顯得輕快靈動。

最勵志: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圖/騰訊網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的少作,作於貞觀三年(787),白居易時年16歲。據說,這一年白居易從家鄉到長安,帶了詩文謁見名士顧況。顧況調侃道:「米價方貴,居亦弗易。」但讀到「野火燒不盡」二句,顧況即大為讚賞:「道得個語,居亦易矣。」

最悲壯: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國讎家恨是杜甫最善於描寫的情感。圖/網易

抒寫國讎家恨,杜甫這句堪稱第一。一個「破」字,觸目驚心;一個「深」字,又透出多少荒涼與頹敗!「國破」對「城春」,衰景對春景,對照強烈。司馬光在《溫公續詩話》裏評論道:「『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

最同病相憐: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琵琶行》中白居易聽商人婦演奏。圖/騰訊文化

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中認為,《琵琶行》中夜遇琵琶女之事未必可信,白居易是通過虛構的情節,抒發他自己的「天涯淪落之恨」。香港老牌歌手蔣志光1990年創作的《相逢何必曾相識》,可以說是對這兩句詩的現代詮釋。

最雄奇:王維《使至塞上》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長河落日圓。圖/新浪網

紅樓夢》第四十八回,曹雪芹借香菱之口點評王維這兩句詩:「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若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

最有人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花月夜》。圖/博寶藝術網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清末學者王闓運評價為「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聞一多也在《宮體詩的自贖》中稱其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這首詩情感與理智兼備,是由齊梁浮誇文風轉向盛唐清新文風的代表作,內容和形式一再為後世所借用。

最寂寥: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楓橋夜泊》。圖/新浪網

張繼留下的詩不多,但《楓橋夜泊》足以令他詩史留名。這兩句十四個字寫了六種意象——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尤其是「霜滿天」,描述了詩人的切身感受:侵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向夜泊的小舟湧來,使人感到空中彷佛瀰漫着漫天霜華。

最孤獨: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圖/騰訊網

《楚辭·遠遊》云:「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往者余弗及兮,來者吾不聞。」《登幽州台歌》即從此化出,句式上,也採取了長短參錯的楚辭體句法。前兩句音節比較急促,有憤憤不平之意;後兩句各增加了虛字「之」和「而」,就多了一種無可奈何、喟然長嘆的意味。

十大銀句

杜甫《蜀相》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畫像。圖/UC頭條

杜甫這兩句詩,是點燃人們愛國主義心胸的至情之語。「英雄」,不僅指詩人自己,也能讓後世的讀者產生強烈的移情作用:唐代政治家王叔文的革新企圖遭到挫敗時,就曾反覆吟誦此詩;南宋將領宗澤臨終時,就是「誦此二語」「三呼渡河」而卒的。

李商隱《無題》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李商隱偏愛寫愛情詩。圖/新浪網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善寫愛情詩,無題詩是他的首創。清人孫洙(蘅塘退士)在所編選的《唐詩三百首》中評論這兩句詩:「一息尚存,志不稍懈,可以言情,可以喻道。」

杜牧《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泊秦淮》。圖/搜狐網

1931年「九一八事變」,據傳日軍炮轟瀋陽之時,東北軍領袖張學良卻在北京摟着胡蝶跳舞。胡蝶特地在《申報》刊登闢謠啟事,表明心跡:「蝶亦國民一份子也,雖尚未能以頸血濺仇人,豈能於國難當前之時,與負守土之責者相與跳舞耶?商女不知亡國恨,是真狗彘不如者矣。」

孟浩然《春曉》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圖/新浪網

晚唐韓偓寫有《懶起》:「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側臥捲簾看。」宋代李清照有《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辛棄疾則有《摸魚兒》:「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這些詩詞,顯然都多少受到《春曉》詩意的浸潤。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圖/搜狐網

只要你還在城市裏打拚,房屋問題又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一個坎,這些詩句就會不時浮現在你的腦海里。在感嘆杜甫他老人家有着關懷天下蒼生的情懷(「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之餘,你會想:自己俗人一個,什麼時候有一處安身之所就好了。

韋應物《滁州西澗》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野渡無人舟自橫。

古人的寫景之詩,注重詩中有畫、詩畫結合,韋應物這首《滁州西澗》堪稱其中的上品,尤其是「野渡」這兩句,宋人魏慶之以之為入畫句法,明人周敬認為「一段天趣,分明寫出畫意」,清人黃叔燦也說「分明是一幅畫圖」,都說明了《滁州西澗》在寫景方面的高超造詣。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圖/騰訊網

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離,再會難期,離別詩難免染上淒涼、傷感的色彩。王勃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卻寫得明朗樂觀,沒有一般贈別詩常有的哀傷。「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從曹植的「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贈白馬王彪》)脫化而來,但更凝練、更鮮明。這兩句常被用作友情珍貴的例證。

白居易《長恨歌》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唐玄宗楊貴妃。圖/騰訊網

楊貴妃無疑是唐代詩人筆下的女神:「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以花喻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長恨歌》)則寫她備受恩寵。她有多美、多受恩寵,日後她在馬嵬坡被賜死,對於玄宗來說就有多痛。

王維《山居秋暝》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圖/新浪網

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於詩情畫意中寄託高潔的情懷。「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就是他的高潔心志的寫照,也是他追求的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編有《唐詩選脈會通評林》的明人周珽評論道:「月從松間照來,泉由石上流出,極清極淡,所謂洞口胡麻,非復俗指可染者。」

溫庭筠《商山早行》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圖/新浪網

這兩句詩的造句法類似於張繼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和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都以巧妙地羅列意象而著稱。雞聲、茅店、曉月、人跡、板橋、清霜,都是羈旅常見之物,清人盛傳敏云:「非行路之人,不知此景之真。」看似寫了眼前之景,不費安排,實則暗藏機巧。

責任編輯: 宋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906/98943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