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萬億養老金入股市引爭議

全國2萬億養老金入股市。(AFP)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日前宣佈,國家養老基金已出現單年收不抵支情況,將啟動養老基金投入股市增資,目前全國可歸集投資的基本養老金約2萬億元。養老金入市問題曾在中國大陸掀起多輪大討論,對其利弊至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評論指,中國大陸股市目前還是正常運作的資金市場,將養老金投入將面臨重大損失風險,而人口老齡化才是問題的癥結。

近年來,關於老百姓的「養命錢」將進入股市的消息一直被社會輿論高度關注。中國人社部日前宣佈,養老金缺口顯着擴大,空帳率已超九成。自2014年起已出現單年收不抵支情況,至今入不敷出的省份增加也尤為突出,鑑於此,將啟動2萬億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

雖然官方指,養老基金開展市場化投資,對中國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都有積極作用,但民間卻有不少擔憂,有網民評論:「確定還有2萬億嗎?」,也有網民稱:「希望別變成中飽私囊的盛宴」。

關注底層生存狀況的六四天網負責人黃琦接受本台採訪時稱,從「政府來養老」到「自己來養老」,民間對養老金的焦慮不是沒有理由的:

「我們更關心的是這些養老金進入股市之後,官方必須採取必要的保障措施,讓這些養老金在進入股市時候不會受到重大損失,這樣才能夠真正保障中國數萬億的養老金受益者老人的基本權益。」

中央近年來大力推動養老金改革,包括施行企業與事業機關退休人員養老金「並軌」和促成養老金「入市」。去年8月,中國還出台《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出台,規定養老金入市數額不得高於養老基金資產淨值的30%。

對此,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告訴本台:

「養老金入市在世界其他國家這是一個比較通行的做法,為了保證養老金的保值增值,因此要對養老金多方面的投資,包括購買債券、投入到股市。但是中國的股市本身就不是一個正常的股市,它存在着太多的欺詐投機,這也就決定了中國股市存在着大量的黑幕交易、信息不公開、做莊、老鼠倉等各種違法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將養老金投入股市,等於對廣大民眾的養老金置於巨大的風險之中。」

中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很長一段時間延續「現收現付制」,即在職一代向國家繳交的養老保險金用來支付退休一代的養老金。有分析稱,這一制度無法應付通貨膨脹等變化,且企業、國家完全負擔養老保險的做法也不夠科學靈活。特別經濟面臨下行壓力,老齡人口越來越多,人口紅利漸漸消失,國家財政難擔負越來越沉重的養老責任。養老金「並軌」也好,「入市」也好,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當局應儘早審視人口政策,國家已經「未富先老」,要謹防「後繼無人」。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1101/827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