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江澤民審定《開國大典》 毛澤東父子對話被刪

電影《開國大典》是為中共建政40周年而拍攝的獻禮片。由於時逢1989年六四事件剛過,影片經過三波的審核。最後,江澤民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南海集體看片審定,把毛澤東台詞中的「民主」與「監督政府」去掉後才最終出爐。

最終的《開國大典》把毛澤東台詞中的「民主」與「監督政府」去掉後才出爐(網絡圖片)

在2013年第12期《中國新聞周刊》中,發表了楊敏撰寫的《1989年:<開國大典>的誕生》一文,描述了此片的審片過程。

毛澤東父子「談民主」

1988年11月11日,《開國大典》劇組在中南海頤年堂開機。

第一場戲,是實景拍攝開國大典前夜,毛澤東與毛岸英談話的重頭戲。

毛澤東對兒子回憶,1945年黃炎培在延安時曾跟他談起過,中國歷史上的歷朝歷代似乎都難逃「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

「爸爸,你找到了解決辦法沒有?」毛岸英問父親。

毛澤東點了一根煙,堅定地說:「找到了,這就是『民主』二字,人人監督政府,才不會人亡政息。」

江澤民審片刪掉「民主」後放行

1989年7月底,在北京電影製片廠的混錄室,中央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作領導小組審查《開國大典》雙片。組長是文化部副部長丁喬,成員包括廣電部相關負責人和一批黨史、軍史專家。

1989年8月6日,還是在北影廠的混錄室,《開國大典》再一次接受審查。這一次參加審查的人級別更高,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丁關根、中宣部部長王忍之、中共中央對外宣傳小組組長朱穆之、《人民日報》社長高迪,以及中共中央黨史辦、文獻辦的領導等。

1989年9月3日,在中南海勤政殿的放映室里,進行審片的是剛到北京工作不久的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喬石李瑞環和姚依林。還有五位上將:秦基偉、劉華清、洪學智、楊白冰和趙南起。

對於毛澤東和毛岸英在頤年堂談話的那場戲,因為當時正逢8964敏感時期,參加審片者也提出了意見,認為應把毛澤東台詞中的「民主」與「監督政府」去掉。最後,影片改為了畫外音:「一個偉大的領袖,在勝利的曙光來臨之時,想到的是創業難,守業更難。」

阿波羅網白梅報道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阿波羅網白梅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1005/81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