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娛樂評論 > 正文

國人漸已醒!《我的戰爭》慘了,電影院僅有一人

作者:

《我的戰爭》的廣告片讓輿論譁然一片譴責聲,上市後又敗走影城,標誌着自媒體長期的自我啟蒙有了較好的效果。無論是對歷史真相的探尋,還是公民意識的覺醒,都已初結碩果。

朋友圈流傳《我的戰爭》上映後票房成績不佳,其中一幅圖片顯示,在一家電影院,僅有一人觀看該部電影。上傳圖片者在下面寫了一句話:你的戰爭,一個觀眾的表演。在對這部影片進行戲謔的同時,也惟妙惟肖地表明了自己對它的態度和情緒。事實上,這不是他(她)一個人的態度和情緒,伴隨着《我的戰爭》宣傳片的廣泛爭議,網民們普遍被該宣傳片所宣揚的主題、理念和情感所觸怒。

導演彭順對幾乎全民對宣傳片的反感「波及」影片本身叫屈。他認為宣傳片所推崇的價值觀跟《我的戰爭》這部片子並不相同,後者並沒有過分吹噓勝利者的意思,也沒有以前主旋律影片直白宣揚英雄主義、愛國主義的意思,相對含蓄收斂的多。觀眾既能get到愛國的意思,也不會對於內容排斥。

這位導演可能想不到的是,恰恰是他的這番表白暴露了電影《我的戰爭》的問題所在。如果說此前圍繞宣傳片所起的爭論尚有些泛泛的話,那麼彭順則指出了影片的真正問題所在。

首當其衝的是,按照他的言下之意,沒有「過分吹噓」勝利者,也就意味着還是「吹噓了勝利者」的。中國大陸傳統上對抗美援朝戰爭的描述是,中國參與戰爭是正義的,並戰勝了美帝國主義支持下的韓國。這個邏輯在宣傳片中得到了呼應,一群抗美援朝老兵以勝利者的姿態回到了朝鮮半島。

他繼而又說,電影沒有像以前的主旋律電影那樣「直白」宣揚英雄主義、愛國主義的意思,相對「含蓄收斂的多」,觀眾既能「get到愛國的意思」,也不會對於內容排斥。這些話無異於是說,如今的老百姓懂得多了,不好騙了,這部電影的優勢在於,創新了騙人的方式方法,使之更有效。

《我的戰爭》這部影片和相對於影片更「直白」的宣傳片的真正問題是,跟以往的大陸同類題材電影相比,它們所體現的背景主題、對戰爭的定性以及目標,沒有任何改變。它們仍然是美化戰爭,美化戰爭的參與者,通過美化,更有力和更有效地宣揚宣揚中國參與戰爭的正義性,宣揚不同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之間人民敵對思想,宣揚民眾在戰爭中對國家犧牲的義務,宣揚戰爭本身充滿美感、在槍林彈雨中仍然可以「享受」戰爭。

而戰爭的事實只有一個,它是殘酷、野蠻、瘋狂的極致,它使人類人為地在戰場上被分為敵對的雙方,合法地相互消滅人的肉體,它帶來生離死別、家破人亡的人倫悲劇。沒有一場戰爭是正義的、「合法的」,除非它是為了消滅「不正義」、「不合法」。如美國發起的對伊拉克、利比亞戰爭,美國內戰時聯邦軍隊對南方軍隊的反擊,以及中國的抗日戰爭等。

即令如此,所有的戰爭仍然是殘酷的,仍然不能被美化,仍然不能宣揚民眾犧牲,更不能將各國人民的敵對作為展示的目標的。這也正是無論在越戰中也好,還是在伊拉克、利比亞戰爭爆發後也好,美國總是有不少民眾奮身抗議的原因。

在越來越多的史料披露後,關於韓戰(大陸謂之抗美援朝戰爭)的真相越來越多地為人所知。戰爭的正義究竟屬於誰方,公眾心中是一目了然的。在戰爭影片中渲染戰爭的慘烈,渲染民眾的犧牲,渲染國家主義,渲染勝利者的驕傲,渲染戰爭中的溫情,必然激發起人們心中的良知和惡感。這也是《我的戰爭》而不僅僅是其宣傳片不受歡迎,廣受非議的根本原因。

正當影片引起軒然大波的時候,朝鮮進行了第五次核試驗。這就更加深了民眾對影片主題的質疑。人們從朝鮮在核試驗問題上的挑釁聯想起韓戰前夕朝鮮半島的氛圍,兩者何其相似乃爾,更堅定了民眾對戰爭屬性的認知。就像多年前朝鮮將大陸捲入戰爭一樣,今天的人們擔憂中國再次被捲入為了維護金氏家族而觸發的戰爭,做出無謂的犧牲。這種反戰,反對犧牲的思想,正好轉化為對《我的戰爭》的口誅筆伐。

而在更廣闊的視野上看,除了朝核引發的危機外,中韓在薩德部署問題上爭執,中日在釣魚島及其附屬海域和地緣政治中的爭執,中國對美國重返亞太、強力介入區域事務的對抗,南海海上主權爭端加劇,東亞日益緊張的局勢令人感到戰爭的腳步日益臨近。《我的戰爭》和它的宣傳片激發了全民族的思考,在這個問題上的民眾態度,正是民眾對即將可能發生的新的戰爭的態度。這是全民族隱秘心理以特殊方式的展現。

責任編輯: 林億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920/806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