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港媒:金融分合難取捨 會議提早又推遲

作者:
按照多年來的慣例,通常在政府換屆的同時進行機構改革。本屆國務院將在2018年3月換屆,金融機構的改革在未來的一年半時間內分步驟進行,是比較現實的選擇。從十八大之後,中央黨務系統新建了深改辦、國安辦、網信辦,軍隊系統進行了全面洗牌式的重大改革,接下來,政府系統的改革不可避免,金融領域更將如此。僅存懸念的,只是時機問題。

早在六月,大陸盛傳中央將原本五年一屆、本應在明年初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前至今年夏季舉行。多位官方智庫學者也證實了這一點。在當前經濟下行、開工不足、資本市場膠着、樓市走勢徘徊的大環境下,這次會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引發了各界的高度關注。然而,在一陣熱炒之後,金融會議卻無聲無息了。直到最近,又有國家發改委下屬單位間接透露,金融會議將推遲到九月之後。

在當前經濟下行、資本市場膠着、樓市走勢徘徊的大環境下,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提前半年召開本就不尋常,提前之後又推遲則更罕見。外界對於金融會議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兩大方面,一是應對經濟形勢金融政策如何調整,二是金融監督管理體制如何改革理順。這二者實際上也是密不可分的,當下許多金融市場的矛盾弊端與體制不甚完善有關,而金融政策的落實又必須通過監管體制去護航。

金融會議會期的「波動」,或許是當前中國金融改革發展處於十字路口的直觀表現,即決策高層對於政策取向、改革路徑也未能形成一致。在中國,能夠影響重大、全局性、中央級會議會期的,也只有這一因素。從今年以來,高層在一些經濟問題上的意見分歧,成為外界持續追蹤的話題。無論是對於宏觀經濟形勢的研判與表述、房地產市場的去槓桿與加槓桿,還是實體經濟的去產能與保增長、國有企業改革的收權與放權,高層聲音和態度都存在不少差異。

這種差異就不可避免地反映到金融領域。實際上,前述經濟政策分歧所涉及的問題,幾乎全部與金融密不可分,具體表現為房地產泡沫、過剩產能、不良貸款、地方債務、非法集資等等。今年年初,一些地方政府開閘放水,引發了樓市急速波動。而後遭到「權威人士」嚴厲批評,通過《人民日報》發文提出,「恢復房地產市場正常運行,去掉一些不合時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度刺激,必然製造泡沫,這個教訓必須汲取。」而之前那些一時間紛紛加槓桿刺激樓市的地方政府,顯然也並非巧合,乃是受到高層政策風向影響。這是經濟政策分歧的一個實證。

聯繫來看,要召開全國金融會議,就必須對一整套金融政策調整定案,經濟形勢嚴峻,也不能久拖不決,這是此前傳出金融會議提前召開的原因;而當政策難以定案,分歧無法彌合,則推遲會議召開,又是不得不面對的選擇。

此外,金融會議的另一項核心議題,即金融監管體制改革,也面臨同樣的窘境。金融混業發展是大勢所趨,現行銀監、證監、保監分業監管,各管一攤,力量分散,反應效率低下,必須進行改革,這是各方的共識。但如何改,則不同方案,各有利弊,亦無法迅速拍板。除了部門割據,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劃分,是另一個癥結。當前金融監管體制是中央高度集權,銀、證、保都是上下一條線,各自在地方下設銀監局、證監局、保監局,垂直管理。要進行監管體制改革,一是重新厘定「一行三會」權責的分合,二是重新進行中央與地方金融權責的劃分。而目前地方債務問題突出,這種分權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局部性金融災難。

按照多年來的慣例,通常在政府換屆的同時進行機構改革。本屆國務院將在2018年3月換屆,金融機構的改革在未來的一年半時間內分步驟進行,是比較現實的選擇。否則,急於合併「一行三會」,而龐大的隊伍無法有效整合,則實際意義不大。從十八大之後,中央黨務系統新建了深改辦、國安辦、網信辦,軍隊系統進行了全面洗牌式的重大改革,司法系統組建了巡迴法庭、法院檢察院省級統管,群團組織對工青婦進行「大手術」,紀檢系統對紀檢組、巡視組和中紀委結構也進行了全面整改,接下來,政府系統的改革不可避免,金融領域更將如此。僅存懸念的,只是時機問題。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東方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812/785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