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十年來首次 中國失去世界第二大債權國寶座

彭博報道,據日本財務省數據,中國的海外資產淨值在2015年年底降至1.6萬億美元,失去了全球第二大債權國排名,因中國政府耗費巨資支持疲軟的人民幣;而德國則升至1.62萬美元,取代了中國排名。日本則維持了自1991年來就一直把持着的全球最大債權國地位,去年年底海外淨資產規模達到2.82萬億美元。這一轉變說明去年中國經濟的波動引發的全球性影響。

紐約聯儲經濟學家Thomas Klitgaard和Harry Wheeler本月撰文稱,多年來,公共部門通過中國央行購買國外資產來支出資本,但2015年這一切都改變了。中國仍有大量的資金淨流出,但不同於往年的是,私人部門資金流出超過了資金流入。私人部門行為轉變迫使央行出售國外資產,以使私人和公共部門資金淨流出總和等於現行匯率下的儲蓄盈餘。私人投資者行為轉變的原因包括:國內投資支出回報率低,對人民幣匯率的前景不太樂觀。

他們還表示,中國收入超過了其支出,這相當於說中國的儲蓄大於其實際投資支出,即所有的錢都花在置換或增加資本存量;而中國的儲蓄率非常高,能夠支撐投資支出在一個很高的水平上,而且還有大量的儲蓄盈餘流向國外。

根據彭博的測算,鑑於中國政府為穩定經濟和人民幣匯率,今年中國資本外流的速度仍將放緩。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527/745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