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內外交困的朝鮮是如何養活自己的?

最近這倆月,東鄰朝鮮大小動作不斷,大過年的也沒消停。

公曆新年,1月6日,朝鮮宣佈試爆氫彈,震驚世界,引發國際市場驟變,歐美股市大跌,避險情緒升溫推動國債、金價大漲。農曆除夕,2月7日,這個被認為神秘、荒誕的國家又宣佈成功發射「光明星4號」衛星,瞬間又引爆國際輿論。

再次吸引世界眼球的朝鮮,經歷4年多金正恩時代,還是那個吃草料充飢、自行車被當作奢侈品的國家嗎?

朝鮮,錢從哪兒來?

去過朝鮮的人發現,現在的朝鮮有了明顯的改變。以「宇宙中心」平壤為例,著名景點凱旋門旁經常停着旅遊大巴,板門店的旅遊用品商店在旅遊旺季爆滿;大同江上,由金正恩命名的「彩虹號」遊船投入使用,內部裝修豪華,設有民族餐廳、世界料理、咖啡廳、卡拉OK廳等……

貌似一派富足繁榮景象。但轉念一想,卻不符合實情,否則朝鮮第三代「當家人」金正恩也不必為解決吃飯問題而「難以入睡」。2015年,金正恩在元旦講話中明確提出「要以農產、畜產和水產為三大支柱解決吃飯問題,將飲食生活水平提升一個層次」。

朝鮮政府海外「喉舌」《朝鮮新報》曾公佈,2014年朝鮮糧產量達571萬噸,為近20年來最高值。但儘管如此,朝鮮依然需要3-4年的時間才能實現糧食上的自給自足。加之2015年接連遭遇嚴重旱災和洪水,朝鮮政府2015年夏天將糧食配給下調至不足維持基本營養所需攝入量的一半以下。看來,儘管朝鮮經濟有所改善,但溫飽仍然是一大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朝鮮大搞核爆的錢從哪兒來?

先來看看朝鮮的經濟結構,來自韓國方面的數據顯示,朝鮮GDP增長2011年「轉正」。朝鮮2000年至2013年的GDP中,第一產業佔比最多,為57.5%。2015年朝鮮開始實施農業改革,有報告分析稱這與中國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改革開放相似。

據推測,僅第一產業部門附加值的增加就可以將朝鮮GDP提高到7%以上。同時,朝鮮近年工業發展迅速,包括軍工產品、機床製造、電力、化工、採礦、冶金、紡織、食品加工和旅遊等都受到當局大力推廣。

然並卵,相較於朝鮮國情,朝鮮人民軍總編制高達110萬以上,人數居世界第四,連同預備役人數則高達900萬以上,近乎全民皆兵,而這個國家正在將有限國力用於「先軍政治」發展軍備。

美國最新報告顯示,2002年至2012年,朝鮮軍費開支佔GDP的比例年均達到近四分之一,位列全球第一。軍費「黑洞」加上國際制裁,使得原本就非常緊張的朝鮮經濟狀況雪上加霜、難以為繼。

再翻翻朝鮮的外債清單。截至2012年,算上本息,朝鮮欠下的國際債務總金額增加到20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俄羅斯等國已經免除的債務。奇葩的是,負債纍纍的朝鮮,卻要求所有債權國全部免債,或高達90%的免債。

俄羅斯買賬了,110多億美元的債務,免去100億美元,剩下的10億美元20年還清。而欠捷克的1000萬美元債務,朝鮮要求免去95%,只願支付50萬美元,還是以400噸人參抵債。借錢,然後賴賬,這也是朝鮮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

自身經濟缺乏動力,而賴賬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支撐朝鮮經濟另外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國內外黑市。據悉,朝鮮民眾目前越來越多地轉向激增的灰色市場從事私人營生來養家餬口,而國家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對外,朝鮮除了外國援助、海外朝鮮人匯款、向海外提供服務、出口武器等合法手段取得進項外,軍事設備及技術的非法出售、銷售違禁藥品、與第三世界國家的非法交易、灰色地下邊貿催生等「第三經濟」,也成為朝鮮經濟的重要支撐。

朝鮮式資本主義已到來!

說到朝鮮的「第三經濟」,就不得不將話題引入資本主義。正如西方評價,朝鮮的資本主義如同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性:「每個人都在從事,卻沒有人公開承認它存在。」路透社記者和《經濟學人》雜誌記者曾合著一本書——《朝鮮秘聞:私人市場、時尚潮流、監獄、異見者和脫北者》。他們曾表示,「朝鮮人資本主義得簡直難以置信。」

2014年,金正恩出台「5.30措施」,雖然具體內容尚不清楚,但根據韓國媒體報道,企業等將40%利潤、農場等將40%的收穫物上交國家後,自己可以留下60%。與以往相比,經營自由度有所提高。

有研究者也表示,現在朝鮮已有除了名字以外完全按照資本主義方式運營的企業。儘管這些企業並沒有被政府所承認,但其中許多企業規模非常大。目前,朝鮮已經有了私營公交車公司、私營煤礦公司、私營金礦公司等。

文娛方面,隨着手機和韓國流行文化的傳播,曾經封鎖2400萬人的「鐵幕」正被日益消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稱,來自韓國的肥皂劇通過黑市進入朝鮮,成了這個國家最熱門的娛樂項目。對許多朝鮮百姓來說,偷看韓劇已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各種灰色的地下邊貿,從洗衣機、電風扇,到手機、電話卡、打火機,都成為邊貿的重要交易物。《2013年韓朝貿易?中朝貿易動向比較》報告顯示,中朝貿易額2013年度達到65億美元,而專家則認為,中朝地下邊貿的貿易規模不會低於正常貿易額的一半。

在朝鮮清津市,每隔幾天,貿易商就會收到一個來自日本的100公斤重的神秘包裹,裏面的夾克、牛仔褲、裙子雖是被日本消費者拋棄的款式,但和「朝鮮製造」相比,質量更好、更時尚。

同樣興起的黑市,還有朝鮮的房地產市場。在朝鮮買賣房地產仍屬非法,但這一現象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和複雜。甚至有人使用親戚的名字來購買多套房產,因為政府規定一人名下只能註冊一套房。

據估算,朝鮮不動產價格在過去十年間已經上漲十倍。誰在此撈到了第一桶金?根據韓媒的報道,朝鮮正出現二三十歲的新興富豪,雖沒有明確指出他們的身份,但可以肯定,他們不是出自普通家庭。

這些朝鮮80後和90後,深受市場化的影響,正在積極利用「剪刀差」賺取財富,他們甚至會與政府合作,直接參與到房地產的開發中。朝鮮政府對此像對其他私營經濟形式一樣,總體上睜隻眼閉隻眼。

在朝鮮政府的容忍下,「爬行式私有化」已逐漸形成,政府默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或先「私」起來。

那些年我們羨慕的朝鮮福利,果真如此嗎?

說到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讓我們來看看朝鮮民眾的現實生活,除了食不果腹、窮困潦倒、吃草料充飢等傳聞外,更多的,還有那讓飽受房價高、看病難、上學難困擾的中國老百姓羨慕的朝鮮福利。然而,事實的確如此嗎?

在朝鮮,沒有買房壓力,政府實行計劃經濟,根據每個家庭情況進行福利分房。如果家裏人口多了,國家還會給你換更大的房子;只有水電和暖氣需要自己付錢,每月也就幾塊朝幣,七樓以上的住宅樓都有電梯。

根據朝鮮的宣傳,無論農村還是城市,房子都是國家統一修建,然後分配給每個公民居住。房屋所用土地和房屋產權都屬於國家,獲得分房的民眾只有使用權。然而,住房雖由國家分配,但卻不是搞「平均主義」,每個人身份級別不同,分的住房也就有三六九等。

在朝鮮,一級住宅(集體供應住宅)分給普通勞動者、集體農場和農民;二級住宅(一般公寓)分給街道級機關指導員等一般幹部;三級住宅(新型公寓,中級獨立式住宅)分給中央機關指導員等科、處級幹部;四級住宅(新型高層公寓)分給局級幹部、人民演員、大學教授以及企業負責人等;最高等級的是特戶住宅(高級獨立式住宅),為副部級以上黨政軍高層幹部所有。

同時,居民住房除了身份等級上的差異,也因地區而異。「宇宙中心」平壤的住房條件自然是全國最好的,2012年底,朝鮮宣佈將在首都平壤新建10萬套高級公寓並向市民免費提供。從公開的照片看,公寓內設西式洗手盆、浴缸和陽台,按朝鮮的標準,裝飾可謂十分豪華。但平壤以外的廣大地區,尤其是農村的住房條件如何?恐怕也只能從平壤戶口的「一證難求」,窺見一斑了。

當然,除了住房,免費看病也是朝鮮宣傳的一大亮點。在朝鮮,全民免費醫療制度已實行57年,成為保障人民基本健康的完備體系,在朝鮮的城市、農村、山區、孤島、大海捕魚船隊都設醫院、診療所,實行醫生分區負責制,平均每40個居民就會有一名醫生。醫生上午門診,下午出診去看望行動不便的老人和病人。所有診查、治療、用藥、住院、療養、助產、鑲牙、使用矯正器,包括住院的食宿費全部由國家負擔。

雖然看病免費,但朝鮮這種普惠醫療的水平卻屢遭質疑。曾有文章揭秘朝鮮全民醫療,輸液的液體被裝在啤酒瓶內而不是輸液袋,輸液的藥液是醫生自己配製的,舊病床上到處是血漬。傷口縫合線也像縫補線一樣粗,在為患者縫合傷口時,病人抽搐不已。病房內沒有供暖和供電,連醫療設備都無法使用。為了得到棉花和繃帶,醫生還要自己種棉花。然而,實情究竟如何,不得而知,面對這個謎一樣的國度,我們只能霧裏看花。

再來說說朝鮮的免費義務教育。據朝鮮宣傳,朝鮮實行12年強制性義務教育,包括一年學前班、五年小學和六年中學。孩子在學校讀書不用帶飯,就連大學生也不用帶,學校會統一發麵包。沒有重點小學,實現師資均等,甚至在平壤,孩子們在少年宮學習鋼琴、繪畫、刺繡、舞蹈和各種體育項目都是免費的。

然而被攝影師所揭露的一幕,卻讓人陷入沉思。2013年8月,攝影師拍攝平壤的金貞淑幼兒園,室外的孩子們排着隊在金正恩視察時贈送的飛船和滑梯等遊樂設施上穿梭玩耍,一遍又一遍。攝影師快門摁個不停,並沒有意識到有什麼不對勁,直到陪同翻譯表示,「不要再拍了,他們太熱太辛苦了」,他才發現,拍攝一停止,孩子們立即解散了,眼前的熱鬧都是擺出來的。

現在的朝鮮人過着一種雙重生活:一隻腳在國家工廠,另一隻腳在黑市;一隻耳朵聽着金正恩的教誨,另一隻耳朵偷聽着國外的新聞廣播。所以,正如張愛玲所說,「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子,裏面爬滿了虱子。」

現在的朝鮮,或許正是如此。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港股挖掘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215/692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