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英國金融時報:中國面臨巨額救市賬單

在中國,連連下跌的資產價格導致市場遭到全面入侵,結果是一場代價高昂的勝利,而許多人相信,這場勝利仍可能被證明是短暫的。

積極的政策行動如今是全球市場的一個常態化特點——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曾提到他的「火箭筒」,而美聯儲前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曾表示不惜用直升機撒錢。

但在中國,連連下跌的資產價格導致市場遭到全面入侵,結果是一場代價高昂的勝利,而許多人相信,這場勝利仍可能被證明是短暫的。

在政府為了遏止股價跳水而大舉干預三個月後,中共官方似乎準備宣告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中國人民銀行(PBoC)行長周小川上周末在20國集團(G20)會議上表示,已使上證綜指(Shanghai Composite)從6月高點下跌40%的股市調整「已大致到位」。

自周小川表態以來,上證綜指幾乎沒有變化,本周上升1.2%。在從6月中旬的5100點峰值大幅下跌後,該指數似乎已在3000點上方找到了新的舒適區,自8月最後一周以來一直處於這一水平。

國內分析師很快表示他們鬆了一口氣。「鑑於近期的政策措施已經收斂了投機活動,而去槓桿化也暫時告一段落,市場有望反彈,」上海證券(Shanghai Securities)的王芬表示。與此同時,東吳證券(Soochow Securities)近日發表的一份報告題為「寒冬已去春耕適時」。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確信這一點。股票的平均估值已從峰值大幅回落,但許多個股(尤其是小盤股)的市盈率仍遠高於歷史趨勢線。儘管上海和深圳的股指均已大幅下跌,但兩者在過去12個月仍累計上漲三分之一,是全球表現最佳的股市。懷疑人士稱,泡沫尚未完全破裂。

「政府在過高的水平支撐市場,」里昂證券(CLSA)中國股票策略師鄭名凱(Francis Cheung)表示。「他們將會失守。在某個時間點,他們將不得不放棄。」據他判斷,上證綜指的目標點位應該是2700,這意味着從目前水平進一步下降15%。

即使北京方面已經成功地為股價築底,但它付出的代價也實在巨大。據高盛(Goldman Sachs)估計,政府在過去三個月動用了多達1.5萬億元人民幣(合2360億美元)支撐股市。

救市的成本還不僅是財務上的。此輪干預已經擾亂了一些關鍵的改革舉措,比如把籌資的主要渠道從商業銀行貸款轉向股市。為了減少股市的新股供應,首次公開發行(IPO)已被凍結。

近期股市成交額大幅下降,因為政府採取的行動、資金外流以及匯市的風波都吸走了流動性。本周二,上海證交所成交額降至430億美元,這是自2月以來的最低單日成交額,與6月初2120億美元的高位不可同日而語。期貨成交額受到更加沉重的打擊。

「期貨死了,期權死了,保證金融資死了。券商不願放貸,所以沒有流動性,」交銀國際(Bocom International)分析師洪灝表示。

與此同時,在出台新規則禁止賣空、禁止出售大筆股票後,提高外資在國內金融市場參與度的長期目標向後倒退了一大步。

「沒有人想要擁有不知道可不可以出售的資產,」旗下管理着9600億美元資產的美國基金管理公司北方信託(Northern Trust)的首席投資官鮑勃•布朗(Bob Browne)表示。

這還不算,一些投資者和經紀商發現自己受到當局的調查。儘管官方宣告危機已經結束,但很多人相信還會進一步下跌,尤其是鑑於中國經濟正繼續放緩。

「即使市場已經大幅下跌,但我們還沒有看到真正的投降。很難說我們已經觸底,而基本面也沒有好轉,」交銀國際的洪灝表示。「買入的理由是什麼?」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金融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911/611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