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漏出口風 北戴河前令計劃將有定論

周永康案塵埃落定,公眾將視野再度轉向了令計劃。自2014年底令計劃被宣佈因涉嫌違紀而接受調查後,雖間有官方消息放出,但相比近期審判周永康而言,除去幾則免去令計劃官職的新聞外,多少顯得有些沉寂。北京時間7月2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佈會,在會上,路透社記者提問對令計劃會否提供法律援助,司法部副部長趙大程巧妙回應稱,只要符合經濟困難的標準,本人有意願,即會提供法律援助,至於令計劃案,目前沒有新的消息。

類似的回應言論雖然是標準的官方話語,但有觀察家指出,趙大程面對問題顧左右而言他,加之此前大陸多家媒體十分「默契」地齊發令計劃案舊文,當此時間點又臨近北戴河會議,正是處理令計劃的最好時機。

2015年4月20日,《人民日報》刊文指周永康令計劃落馬背後現家族式貪腐,文章稱家教不嚴、家風不正,讓他們把家庭當成了權錢交易所,把家人當成了利益共同體,「前門當官,後門開店」。稍後的5月20日,陸媒《北京青年報》稱陝西前首富吳一堅被協助調查,此人不僅和令計劃為老鄉,與令的妻子谷麗萍也有明顯交集。到6月18日,大陸多家知名媒體在幾小時內,先後以同樣的新標題重發了2015年2月份官媒討伐令計劃的一篇舊文,指出令計劃背後依附着兄弟妻子一堆人,拔出蘿蔔帶出泥。

無獨有偶,周永康案在突然宣判之前,亦曾有大陸官方微博針對周案舊文重發。6月8日,山東省檢察院官方微博突然重發陸媒財新網2014年在周永康落馬後刊發的文章《周永康的紅與黑(一)》,並加以「頭條」字樣。該文對周永康的家族歷史及個人升遷過程進行了詳細盤點。微博發佈後不久,即遭到刪除。3日後的6月11日,大陸當局突然公佈了周永康一審被判無期徒刑的消息。因而上述舊文重發被外界認為乃周案進展的信號之一。

有媒體據此分析表示,周永康在天津被秘密審判曾有三大先兆:其一是山東檢察院官方微博發佈揭周永康的舊文但隨即刪除;其二是陸媒近日連續報道天津第一中院院長親自審案等消息;其三是陸媒專門刊文披露周永康案公訴人背景,並指出其曾辦陳良宇等老虎大案。

及至令計劃案,官方雖然三緘其口,輿論場卻早已沸反盈天。令案久久不決,引發國內外諸多猜想。6月15日,路透社發文引述一位消息人士的話稱,令計劃被調查之後精神已經崩潰,一直沒有從喪子之痛中恢復過來,還將自己落馬的原因怪罪於其他的家庭成員。更有傳言稱令計劃的胞弟令完成手中握有中共的「政治核彈」,並以此要挾北京。更早之前,在台灣媒體的一篇文章中,多名紐約的律師表示中共從美國引渡罪犯有難度,其中便出現了令完成諮詢相關問題的話語,隨後亦引發輿論熱議。

此番司法部在公開場合談論令計劃案,自然不是無意之舉,外界有猜測認為,令計劃案或將走處理周永康的類似方式,司法部漏出口風,無疑是令案將審的又一信號。2014年7月29日,中共中央決定對周永康嚴重違紀問題立案審查,當時這一消息的突然爆出讓許多人吃驚不已,但8月初正是北戴河會議召開的時間,如此處理也在意料之中。大案不宜拖,尤其是周永康、令計劃等這樣牽扯複雜、附引廣泛、全國關注的大案,北戴河向來是中共進行內部磋商,人事調整的重要會議,將關鍵案件、重要問題置於北戴河會議前處理,一方面可以及早給民眾一個交代,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會上消化相關的反彈和爭議,而更重要的,是可以為稍後的五中全會創造一個安定的環境,騰出精力來討論經濟等事關國計民生的問題。

七一黨慶前後,《人民日報》在理論版連續發了四篇長文論述「四個全面」,其中「全面從嚴治黨」做了重點解釋和闡述。6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習近平亦大談黨建,指出要將反腐深入推進,嚴防「破窗效應」,隨後表彰優秀縣委書記,通過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國安法,此一系列動作都顯示中共正在把黨建、反腐置於一個更加重要的地位。多維新聞曾經表示,反腐進入當前階段,已經不再需要特意「抓典型」,有案便審,審明便發將成為常態,有鑑於此,令計劃作為目前唯一已經定性的「碩虎」,其命運如何,在北戴河會議前獲將見出分曉。  (呼延朔撰寫)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多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704/579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