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債市大麻煩:債務違約常態化國企不再安全

事件:6月4日,中債資信將廣西有色金屬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廣西有色」)主體評級由「BBB+/穩定」下調至「BBB-/負面」,將於15年6月13日到期的中票「12桂有色MTN1」面臨兌付風險。

對此,我們點評如下:

經營能力惡化,信用風險升溫。受有色金屬行業不景氣影響,公司資質惡化已久,目前公司多項業務或是停產或是剝離。加之4月公司原高管涉嫌違紀等問題,公司信用風險上升,中債下調兩次評級至BBB-/負面,大公下調一次展望至AA/負面,大公或將繼續跟進下調。

Unnamed QQ Screenshot20150606084615

流動性嚴重不足,中票兌付壓力大。公司尚存續1期中票和3期PPN共28億,短期剛性債務總計162億,而貨幣資金不足30億且大部分用作票據保證金,母公司層面貨幣資金不足7億,周轉壓力極大,若無外部救助,中票12桂有色MTN1能否兌付存很大不確定性。

國企不再絕對安全,事件或成政府態度試金石。發行人為廣西省大型國企,政府或出於穩定就業稅收、維護社會形象等目的協調救助。但今年國企首現違約和大量評級下調,國企也不再絕對安全,加上政府首次允許個案性金融風險發生,本次事件或再成考驗政府態度的試金石。

違約市場化助力去槓桿,改革轉型應有之痛。去槓桿有三種方式:降低利率、增加權益、債務減記,股債雙牛下前兩者已經實施,而債務減記也已經在路上。債務違約的市場化有利於企業去槓桿,從而化解中國經濟當前最大的風險。也只有打破剛兌才能使得資源有效配置,促進經濟改革和轉型。

信用違約常態化發展,信用定價將逐步建立。今年以來債券領域已發生7起違約事件,包括3隻公募債。信用債違約由私募債擴展至公募債、由民企擴展至國企的趨勢仍會蔓延,違約將呈常態化。信用風險定價最重要的兩個變量,違約率和違約損失率數據將逐步完善,信用債將面臨重估。

低等級持續承壓,高危券需高度警惕。寬貨幣環境下信用利差整體收窄,但受湘鄂、天威、中富違約等事件影響,低等級與高等級利差處於高位。我們篩選出未來一年內發生信用事件可能性較大的公募信用債(不含短融),三季度高危券較少,但四季度10英利MTN1、08二重債、12鄂華研和ST銀鴿債等將陸續到期或回售,尤其是英利和二重,前者為光伏民企,可能重蹈超日、華銳覆轍,而二重與天威較為類似,暫不能排除其成為另一例國企公募債違約案例的可能性。

具體來看:

第一、經營能力惡化,信用風險升溫。

6月4日,中債資信正式下調廣西有色(全稱「廣西有色金屬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主體評級和評級展望,由「BBB+/穩定」下調至「BBB-/負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公司資質惡化已久,評級下調也非首次,2012年中債資信和大公國際均曾對發行人主體評級進行下調。

經營能力持續惡化是此次評級下調的主要導火索。公司是有色金屬極為豐富的廣西南丹地區的唯一開發主體,擁有礦山近20座。但自2012年起,有色金屬行業景氣度持續低迷,商品價格長期處於低位且無改善跡象,商品銷售不佳,公司經營力能受到較大衝擊。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發行人鉬鎳、鎢鈦、鐵錳業務或是停產或是剝離,其中天元冶金破產,華錫集團(經營錫、鉛鋅、銻、銦等)17.18%的股權轉讓,耗資25億元建設的30萬噸再生銅項目停產。

此外,今年4月傳言原董事長、黨委書記涉嫌嚴重違紀而接受調查,亦加大公司信用風險。

公司盈利能力長期不佳,2012年便現淨利虧損,13年依靠超10億元的投資性房地產投資收益勉強扭虧,去年虧損幅度一躍至16.39億元。至2015年3月末,發行人便虧損已近5億元。

另一方面,由於公司前幾年籌資活動頻繁且金額較大,目前公司資產負債率和全部債務資本化比率均超過90%。同時,近兩年發行人籌資現金流持續為淨支出狀態,再融資額度有限,資金缺口逐漸擴大。

第二、流動性嚴重不足,中票兌付壓力大。

目前公司處於存續期的公開債務共計約28億元,涉及12桂有色MTN1(將於6月13日到期,13億元)和3隻PPN。

截至2015年1季度末,公司以短期借款、應付票據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性負債衡量的短期剛性債務高達162億,貨幣資金不足30億且大部分用作票據保證金,而母公司層面貨幣資金不足7億,周轉壓力極大,中票兌付存疑。

第三、國企不再絕對安全,事件或成政府態度試金石。

廣西有色金屬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廣西省國資委的全資子公司,屬於省級地方國有企業。與違約的天威集團不同,其屬於央企,地方政府保護動力有限;而廣西有色直接隸屬廣西省,且發行人在就業、稅收等多方面對地區作了重要貢獻。對於目前公司自身難以兌付即將到期的中票,省級相關部門已積極組織協調。

但就今年發生信用事件的種種跡象表明,國有屬性不再是安全的外衣。2015年以來,國有企業首次出現大規模下調,其中評級下調主體是地方國有企業的佔比達到36%,中央國有企業的佔比亦高達32%。過去中小企業、民營企業佔據評級下調的大比例現象已發生改變,國企也不再絕對安全。加上政府首次允許個案性金融風險發生,本次事件或再成考驗政府態度的試金石。

第四、違約市場化助力去槓桿,改革轉型應有之痛。

槓桿率是債務與權益的比值,可以發現降低債務率無非三種辦法:一是降低利率、二是增加權益、三是債務減記,縱觀金融危機之後的各國,都是遭遇了債務率過高的問題,也都是通過以上三種方式去槓桿。而從中國來看,債市走牛正是政府低利率去槓桿的結果,股市的走牛也使得權益大大增加,前兩者已經實施。

債務減記也已經在路上。債務違約的市場化有利於企業去槓桿,從而化解中國經濟當前最大的風險。也只有打破剛兌才能使得資源有效配置,促進經濟改革和轉型。

第五、信用違約常態化發展,信用定價將逐步建立。

今年以來債券領域已發生7起違約事件,包括3隻公募債。信用債違約由私募債擴展至公募債、由民企擴展至國企的趨勢仍會蔓延,違約將呈常態化發展。

信用風險定價最重要的兩個變量:違約率和違約損失率數據將逐步完善,信用風險將逐步被合理定價,信用債也將面臨重估。

第六、低等級持續承壓,高危券需高度警惕。

寬貨幣環境下信用利差整體收窄,但受湘鄂、天威、中富違約等事件影響,低等級與高等級利差處於高位,隨着未來信用違約的常態化,等級利差仍有進一步走擴的風險,低等級信用債將持續承壓。

我們篩選出未來一年內發生信用事件可能性較大的公募信用債(不含短融),三季度高危券較少,但四季度10英利MTN1、08二重債、12鄂華研和ST銀鴿債等將陸續到期或回售,尤其是英利和二重,前者為光伏民企,可能重蹈超日、華銳覆轍,而二重與天威較為類似,暫不能排除其成為另一例國企公募債違約案例的可能性。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606/567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