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生態 > 正文

中國大陸進入新的地震活躍期

今年以來,中國大陸地區發生5級以上地震已有9次。中國地震形勢究竟如何?為何中國地震頻發?全球地震活動是否已進入活躍期?日前,新版《中國及鄰區地震震中分佈圖》由地震出版社出版發行。昨日是汶川地震7周年紀念日,也是全國第七個防災減災日,華商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中國地震形勢如何?平均每年可能遭受4次以上強震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表示,中國地震活動頻次高、強度大、分佈廣,這使得中國始終面臨着強烈地震的威脅。一是頻次高,中國大陸每年平均發生20次5級以上、3.8次6級以上及0.6次7級以上地震。這意味着,平均來看中國每年就可能遭受到4次以上的強烈地震襲擊。二是強度大,2000年以來全球共發生18次8級以上地震,絕大多數發生在海洋,而中國大陸地區就發生過2次8級以上地震。三是分佈廣,中國大陸有30個省份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

「還需要指出的是,以往沒有強震記載的地方並不意味着以後就不發生強震,例如青海和四川歷史上就沒有發生8級地震的記載,但2001年青海發生了崑崙山口西8.1級地震,2008年四川發生了汶川8.0級地震。」蔣海昆說。

為何中國地震頻發?處於三面「受擠」的狀態

地震頻發與中國大陸區域構造運動密不可分。據介紹,中國地處歐亞板塊東段,北面有穩定的蒙古地台阻擋,西南部受印度板塊向北東方向的碰撞擠壓,東部受到太平洋板塊向西偏北方向的俯衝推擠,處於三面「受擠」的狀態。

西南地區是中國地震災害頻發的區域,去年不到半年時間發生4次6級以上地震。專家說,西南地區位於印度板塊推擠中國大陸的東部觸角阿薩姆區域附近,也位於中國南北地震帶中南部的川滇菱形構造塊體及其邊緣區域,構造運動十分劇烈,地震活動也十分頻繁。類似去年的活動在歷史上也出現過,例如1973年、1976年、1989年和1995年等。

全球地震是否已進入活躍期?未來還可能發生7級以上地震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副所長張曉東說,全球地震活動以2004年12月26日蘇門答臘9.0級地震為標誌,進入了地震活動的高發期,到目前為止共發生8級以上地震15次,9級以上地震2次,呈現了類似20世紀前半葉全球大地震多發的狀態。

「目前的研究表明,中國大陸及周邊地區7級以上地震活動同全球地震大震活動有着准同步演化的特徵,2008年以來6年間共發生1次8級地震和4次7級地震。這種現象已經表明,中國大陸進入了新的地震活躍期。」張曉東說。

地震專家研究分析認為,目前的地震活躍期還沒有馬上結束的跡象,未來幾年還有繼續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可能,6級以上強地震活動可能會比較頻繁,地震活動的主體區域位於南北地震帶和新疆天山地區,地震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做到六點可增強房屋抗震性

你的房子夠堅固能抗震麼?記者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謝禮立。

「嚴格按抗震標準建造房屋,在地震中就沒有大問題。」謝禮立認為,應該從以下六環節增強房屋的抗震性。

首先是正確選擇場地,避免把房屋建在山坡、河谷等容易發生地質災害和地基不穩定的地區。二是正確的設計。三是嚴格按照建築圖紙正確施工和監理,不允許偷工減料。四是按照不同地區受地震威脅的大小、頻度對建築物進行科學設防。五是不能隨意改變房屋用途或修改結構格局如拆除承重牆。尤其不能私自將住宅當倉庫使用,盛放重物。第六正確使用和維護房屋。

謝禮立認為,以上六點是一個整體,缺少哪一點都會帶來隱患。如果真正做到以上六點,房屋在地震中的安全就有保障。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華商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513/555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