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娛樂評論 > 正文

解讀《失孤》佛學內涵:孩子就是中國人的信仰

解讀《失孤》中的佛學內涵:

騰訊娛樂專稿(文/一心、宏宗責編/宋小卡)

正在熱映的電影《失孤》,講述了一位父親15年如一日踏遍中國尋找被拐孩子的故事。與其它同類題材影片追求「先苦後甜,結尾大團圓」路線不同,《失孤》中對整個尋子過程的表現,都比較平淡,沒有撕心裂肺的痛苦和眼淚。而結尾,也沒有大家希望看到的圓滿結局,而是以僧人對這位父親的點撥結束。

結尾處,執着尋子15年的雷澤寬問道:「大師,為什麼會是我?為什麼是我丟了孩子?」大師回答:「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他,緣滅。找到是緣起,找不到是緣盡。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多行善業,緣聚自會相見。」

這個開放式的結局,引發了很多網友的熱議。有的觀眾覺得結尾的意味太深太模糊:「感覺意思是說找就有希望,不找就沒希望,但是找也不一定能找到。說了跟沒說一樣,搞不懂大師到底什麼意思。」也有一些為人父母的觀眾表示:「大多數丟孩子家庭,其實都找不到自己的孩子,與其像其它電影或者紀錄片那樣,拍一個找到了孩子的奇蹟,增加無意義的希望,倒不如像《失孤》這樣,用佛理來點撥那些無法自拔的父母。」

事實上,《失孤》的導演彭三源和主演劉德華都是非常虔誠的信佛之人,在最近的採訪中他們也曾談到,其實關於佛的寓意並不僅在結尾,而是貫穿了影片的始終。

那麼,站在佛學的角度上,該如何看《失孤》呢?騰訊娛樂特別邀請了香港西方寺監院、《菩提》雜誌編輯宏宗法師,與國內佛學研究學者一心,就被觀眾普遍提到的疑問,來為我們解讀《失孤》中的佛學意味。

解讀《失孤》佛學內涵:孩子就是中國人的信仰

《失孤》的片名有什麼內涵?

一心:《失孤》單看影片的名字,是不能把它和「尋子」這樣的劇情聯繫在一起的,直到一口氣看完這部影片,才體會到其真正寓意。片中雷澤寬的孩子15年前被拐賣,曾帥是曾經被拐賣的孩子。「失」是指失去孩子的父母;「孤」是指失去父母的孩子。父母與孩子皆因失去「愛」而「別離」。這從《失孤》的英文翻譯lostandlove中就可以看出來。其中的「失去」與「愛」是並列的。「能愛」的父母失去了「所愛」的孩子,對父母與孩子來說,此為人世間之最大痛苦。

宏宗法師:《失孤》中的「孤」,不單單指孩子,其實也表示我們失去的本心、本性或者是一切我們失去的美好的東西。而尋找的過程,其實就是我們回皈本心,破迷為悟的過程。正如華嚴經所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着而不能證得。」也正是因為貪嗔痴等等,掩蓋了我們成佛的本心,那麼我們修行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尋找本心的過程。

解讀《失孤》佛學內涵:孩子就是中國人的信仰

精神失常的媽媽角色,是為了更好的表現一般人丟失孩子的痛苦

電影中無法忍受丟失孩子的痛苦而自殺的媽媽,和整部影片其它人物和故事都沒有什麼聯繫,是個可有可無的角色?

一心:佛教中對人生之「苦」有「三苦」、「四苦」、「八苦」等不同的分類。通行的「八苦」之說認為:人有八種痛苦,分別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五取蘊苦。貫穿《失孤》劇情中的「苦」,便是「愛別離苦」。明大佑述、傳燈鈔的《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中謂「常所親愛之人,乖違離散,不得共處,是名愛別離苦」(《續藏經》第22冊,第575頁上)。至親至愛的孩子,因為被人拐賣而不能在一起,「乖違離散,不得共處」,這種痛苦,刻骨銘心,深入心髓,不僅揪心,而且鑽心。

所以之所以要表現這位不堪忍受痛苦而選擇自盡的母親,就是為了讓觀眾能夠更深刻的體會到丟失孩子的痛苦程度。因為影片的主角雷澤寬,已經在路上尋找了15年,他的情緒已經趨向平靜或者說麻木,而從自盡的媽媽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當初雷澤寬應該也經歷過這種極端痛苦的時刻,只不過他用堅持不懈的尋找來化解這種痛苦。

宏宗法師:我認為這部片子中出現的三個與孩子有關的人物,實際上講的就是凡夫修行的三個不同層次:

第一層,就是那位自殺的媽媽,在孩子丟失之後,她也很努力地去尋找了,但是當自己感覺沒有音信的時候,失去了理智,喪失了信心。其實從電影後面的情節,我們知道,假如她堅持,這個孩子最後是能找到的。這也就是一般人的修行,稍有困難和打擊,便一蹶不振,很難堅持精進之心。有的時候進一步退兩步,一曝十寒。所以佛教也講,做任何事情都要「精進心易發,長遠心難求」。

而曾帥的故事,就是第二層。他從小被拐賣到異地,在不認識的家庭中長大,但一直想要憑藉自己僅存的一點記憶去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最後找到了,這也就是告訴我們,堅持,才會成功,正如《佛遺教經》所說:「心至一處,無事不辦。」

而修行的第三層就是雷澤寬的故事,雖然這十五年來,他都沒有找到孩子,但他還是在堅持。最後他說,他和兒子就隔了一層紙,相信早晚會找到,這是一個很溫暖的結局,雷澤寬的故事告訴我們,修行的道路,一直向前,沒有後退。

解讀《失孤》佛學內涵:孩子就是中國人的信仰

堅持尋子的父親在路上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

結尾出現的大師說:「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他,緣滅。找到是緣起,找不到是緣盡。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是讓雷澤寬找下去還是不找了?

一心:這句話應該說是整個電影的題眼,這是一把鑰匙,打開生命之門、解開生命困惑的鑰匙。導演這樣安排其實已經給這種「尋子」行為給了一種解釋: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緣」。

但是,對一般的父母來說,不論是緣聚還是緣散,緣起還是緣滅,橫亘在失去孩子的父母心中永恆的信仰——孩子,卻始終是最高。緣聚,他在身邊;緣散,他在心中;緣起,他在眼前;緣滅,他在心中揮之不去。這種痛苦,難以堪忍,因此,一般的父母是很難去看破、放下的,而究竟該如何對待,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只能說因人而異,因為畢竟每一個人的因緣不同。

宏宗法師:隨緣是佛教的一個基本觀點,但是,隨緣的含義並不是說什麼都不做,換句話說,隨緣是不夠的。僅僅隨緣,就有點守株待兔,無可奈何的味道。一定要精進與隨緣不二。隨緣不忘精進,精進而後隨緣。

其實影片中曾帥這個圓滿的故事,就說明這個問題,曾帥救了雷澤寬,並且幫助他尋找孩子,所以他後來在雷澤寬的幫助下找到自己的家人。所以說,佛教非常強調,種善因,成善緣,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做好事就有好報。真實不虛!

那麼,從雷澤寬的角度看,雖然有許許多多挫折與失敗,也不知是否會有結果,但只要他修行,他就也會有很多助力。比如我們看到的電影中的幫助他的志願者,為他打架的普通老百姓,還有偷偷給他塞錢的交警,這些看似「天意」的經歷,其實都是他的善緣,也就是「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佛法講就是增上緣,這些都會幫助他前行。

解讀《失孤》佛學內涵:孩子就是中國人的信仰

雷澤寬為了找孩子,用了15年,也就是說他耗盡了自己人生的15年,去做一件不知道是不是有結果的事,他為了找孩子把自己的人生放棄了,這樣做值得嗎?

一心:其實《失孤》這部電影看似表達的只是「父愛之偉大」、「堅持就是一種力量」這類永恆的主題,但事實上在看似普通的永恆主題背後,還有一個讓人更為感慨的主題,那便是:對中國人來說,孩子,就是父母最大的信仰。

在中國,一提起信仰,有一些人,會說中國人沒信仰,而且因為沒有信仰,所以如何如何。還有一小部分人會說,物慾橫流的時代,中國人要說有信仰,那便是金錢和權利。但其實大多數中國父母來說,相對於金錢、權利甚至知識,更多的父母會把孩子作為自己的信仰。

在電影中,雷澤寬堅持十五年騎摩托車尋遍全國各地,他說:「我在路上才會覺得對得起孩子,不管他在哪兒。」他也說了,他的母親因為把他的孩子弄丟了,而變得在他面前小心翼翼,他說他的母親「不是活着,是受罪」,而他的老婆是「活受罪」。孩子丟了,他們全家都因此無法正常生活,現實並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樣「再生一個不就好了」那麼簡單,這種痛會一直留在這個家庭里成為一種隱患。所以,他一定要選擇,把找孩子變成他的生活。據說這是由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我想一個人在5000多個日日夜夜裏,風餐露宿,吃盡苦頭也要堅持下去我想,恐怕只有「信仰」可以解釋了。所以孩子,就是支撐他的信仰。

之所以會這樣,我想或許和我們中國文化的傳統生命觀有關係。北京大學教授樓宇烈先生在一次講課中曾經說,相對於西方基督教傳統對上帝負責、印度傳統對自己負責的生命觀,中國傳統的生命延續觀強調的是對孩子的負責,因為父母的血脈會在其子孫身上延續下去。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每一個父母都是如此。一個孩子從呱呱墜地,到上學、工作、結婚等人生大大小小的事,無不牽着父母的心。父母憶念孩子的心,是時時刻刻都存在的。就連佛經中比喻「十方如來憐念眾生」的時候,也是用「母子關係」來比喻,如《楞嚴經》中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大正藏》第19冊,第128頁上)。這和電影中的「媽媽為你天天做夢」這句台詞幾乎是一致的。父母對孩子的心,就是佛心,就是菩薩心,永遠的奉獻,不求回報。正因為有這種心,才會形成一種力量,從而支撐着父母的堅定信仰、精神世界、生活模式。

再看看我們自己的父母,他們一樣也是為了我們傾其一生。對中國的大多數人來說,當他們選擇成為父母的那一天起,他們就將自己的人生全部奉獻給孩子了。所以,雷澤寬找15年值不值得?其實,他和我們普通人的父母一樣,只是在為自己的孩子奮鬥,只是在堅持「孩子」這個大多數中國人都有的信仰。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騰訊娛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325/532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