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去中國旅行 為何許多人說NO?圖

湯姆?伯傑(Tom Berger)是挪威籍攝影師,熱衷旅遊,過去五年曾兩度赴中國遊歷。他喜歡學習中國文化,也樂於在旅途中結識新朋友,但他認為申請中國簽證是一件十分折騰的事。

他表示,由於他居住的城市沒有中國領使館,所以他不但需要支付簽證費60歐元(520港元),還需額外向第三方公司支付75歐元,以便處理其申請。這兩筆費用合共135歐元,相等於往返中國機票票價的四分之一左右。

他指,中國也要求旅客預先提供行程資料,對他這樣喜歡即興安排行程的人來說,中國的吸引力也因此大打折扣。

他說:「當我碰到其他遊客,向我推薦不能錯過的景點時,我常常會改變行程,但如果要預先計劃好行程,這就很困難了。"

伯傑現在決定不去中國,改為到其他旅遊更方便的亞洲國家,如越南、馬來西亞、日本和泰國,以免面對如此繁複的程序。

雖然2014年出境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創新紀錄,消費金額也高達數千億美元,但中國入境旅遊人次卻再度同比下滑。有旅遊專家和遊客指,中國污染問題嚴重,而且人民幣升值,加上簽證要求繁瑣,都使訪問中國大陸人數進一步下跌。

根據中國國家旅遊局和聯合國轄下的世界旅遊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sation)發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間國際旅客對中國的熱情逐漸消退,而同年,亞洲其他旅遊熱點的遊客人數卻強勢增長。

根據國家旅遊局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11月為止,中國入境旅遊人次為1億1690萬,較2013年同期下降1.1%。而當中只有2400萬人次是持有外國護照的遊客,反觀香港遊客有6940萬人次,澳門遊客為1860萬人次,台灣遊客則為490萬人次。

根據國家旅遊局資料顯示,2011年中國接待入境遊客1億3540萬人次,但2012年下跌2.2%至1億3240萬人次,2013年入境旅客人次更下降了2.5%至1億2900萬。

中國污染問題嚴重,並設有審查制度,簽證要求也相當繁瑣。就算這些都仍不足以讓外國遊客望而卻步,但隨着到中國旅遊消費愈來愈昂貴,也令許多遊客抱怨。

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是接受政府資助的研究機構。其副秘書長兼學者劉思敏指,近年人民幣升值,令外國遊客來華旅遊的意願大減。

儘管在理論上人民幣是與美元掛鈎的,但人民幣兌美元在過去十年已升值超過20%。2004年,1美元可以兌換人民幣8元以上,現在只能兌換人民幣6.2元。

他說:「隨着中國旅遊變得更加昂貴,對亞洲感興趣的遊客自然會被吸引到中國鄰近國家旅遊,特別是服務業發展較成熟的國家。」

根據世界旅遊組織的數據顯示,中國雖然是外國遊客最想去的亞洲國家,但在2014年首10個月,其入境旅遊增速放緩,反觀香港、台灣、日本,甚至韓國的入境旅遊都快速增長。

日本、台灣和韓國均錄得雙位數字的增長。至於亞洲第二大旅遊熱點香港則錄得9%的理想增幅。

中國似乎不止對伯傑等歐洲遊客失去吸引力,對美國人也一樣。根據國家旅遊局的數據,美國遊客來華人次從2012年的211萬,微跌至2013年的208萬。在2014年前三季度,人次更下降到154萬。

布魯斯.魯本(Bruce Ruben)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任職公關主任,他在2013年曾到上海和香港出差。他說:「中國很遠,機票也不便宜。」但他表示中國對美國人的吸引力依然「強勁」。

但有些人明顯受阻於中國繁複甚至具侵擾性的簽證要求。

大衛.蘭德(David Rand)是美國公民,現於雲南昆明擔任教職。他表示:「在亞洲國家中,中國對西方國家公民的簽證要求最複雜。」

蘭德說,他前往台灣﹑香港﹑新加坡﹑日本和韓國可免簽證,而去老撾﹑柬埔寨和印尼則申請落地簽證即可。

為了取得簽證到中國,蘭德需要有來回機票和至少三晚住宿安排的證明文件,或受邀於中國公民或組織的信件。

安徽大學商學院旅遊管理系副教授李經龍表示:「中國不應以複雜的簽證申請手續趕跑遊客。必須簡化手續,才能吸引更多人到訪。」

大陸的旅遊專家表示,自1980年代初以來,入境旅遊快速增長,現在增長放緩屬意料之內。

劉思敏說:「中國的出境旅遊炙手可熱,因為業務剛剛起步。但我們已經開發入境旅遊市場多年。」他認為已開發市場的增長率是較慢的。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的觀點亦類似。

戴斌近期接受大陸一份雜誌採訪,期間表示:「神秘面紗已經揭開,現在中國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吸引遊客。這意味着中國正與其他國家競爭。」

戴斌擔任院長的中國旅遊研究院屬國家旅遊局轄下。他承認中國的審查制度可能趕跑了一些遊客。

他向雜誌表示:「我認為大眾希望所到國家的出租車司機不會向他們多收車資,而他們也能夠登入自己喜愛的社交網站。」

中國大陸屏蔽了Facebook﹑推特(Twitter)和Instagram等社交網站,國際新聞網站如《紐約時報》也被封鎖。中共當局近年收緊對媒體和互聯網的控制,封鎖了更多網站。

但很多遊客不認為這是巨大的阻力。魯本表示:「我相信,污染和審查對遊客決定是否來訪影響不大,甚至沒有影響。畢竟,他們只是來幾天或幾周。」

李經龍表示,中國與亞洲鄰國、尤其與日本的緊張關係,才是令遊客卻步的原因。

李說:「日本一直是中國旅遊業的重要客源,但如今情況正迅速改變。」

事實上,國家旅遊局的數據顯示,近年到訪中國的日本遊客數量不斷下滑,從2000年的373萬下降到2013年的287萬。李認為,兩國關係因領土爭端而日益緊張,導致遊客數量下跌。

雖然兩國正嘗試修補關係,但專家認為民族主義正在這兩個國家醞釀,修復關係仍會遇到很多障礙,雙方領導人也將繼續保持謹慎態度。

李說,中國應該推出大規模的宣傳活動以吸引國際遊客。

他還認為,處理污染問題﹑緩和與鄰國的緊張關係,以及簡化申請簽證程序,將有助提高到訪旅客人數。

來自美國弗吉尼亞州的湯姆.懷爾斯(Tom Wiles)是一名工程師,當他在2007年與妻子第一次到訪四川成都,他就非常喜歡當地熱情好客的居民﹑美味佳肴和悠閒的城市生活。

憶起第一次到訪的經歷,他說:「那時汽車很少,大多數人騎自行車或摩托車﹑坐公交車或出租車。晚上,我們坐着表哥的車在無人的街上兜風。」

這對夫婦2011年再次回來探親,逗留了三周,期間懷爾斯留意到這個城市「明顯地」改變了。

他說:「成都以往有很多摩托車和少數自行車,後來汽車無處不在,車子都停在行人路上,因為停車的空間都不夠用了。」

交通變得擁擠,他說「要穿過停泊着的汽車陣」,才能步行到他最喜歡的農貿市場。

當地車輛日益增多,令交通情況惡化,當時地區政府已經興建了一個高架二環高速公路,欲緩和城內的交通問題。

懷爾斯說:「中國似乎很務實地適應不斷改變的世界,並採納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技術,以改善普羅大眾的生活。」

「如果中國能繼續應用成熟的運輸技術﹑使用較乾淨的能源,如以天然氣來取代煤炭,通過適當的規劃,將能及時解決問題。」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南早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201/508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