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版「財政懸崖」 你準備好了嗎?

中國財政收入已由高速增長轉為中低速增長,而今年地方到期需滾動債務近2萬億元,地方主要融資工具城投債發行規模已大縮水,在新預算法對地方融資的約束下,計入存量債務接續在內,拉動今年GDP達到7%尚有3.5萬億元基建資金缺口,中國版「財政懸崖」風險越來越高。

巴曙松等研究員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發文警告,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可能將面臨融資斷檔帶來「財政懸崖」。預算法的「圍牆」已搭建,赤字率和發債規模的「前門」顯然不足夠支撐存量債務和新增基建投資,則「後門」面臨着重新打開的壓力。若不繼續提高中央政府的赤字率,流動性的壓力將因「財政懸崖」階段性加大。

上述巴曙松等人研究文章(上述文章)預計,要達到今年7%左右的GDP增長目標,資本形成的拉動要維持在2.4%,對應的基建投資增速為15.7%,資金需求為13萬億元。這些資金主要來自佔比58%的自籌資金、20%的國內貸款和13%的國家預算內資金。

·但自籌資金正面臨缺口:

華爾街見聞今日文章援引《經濟參考報》消息稱,去年財政收入增速預計將23年來首次降至個位數。去年年底財長樓繼偉已表示,中國財收將由轉為中低速增長。

土地財政模式逐步走向終結,去年前三季度土地出讓收入增速分別為40.3%、14.5%和0.5%。上述文章預計,今年土地出讓收入可能同比下降14%。

同時,今年是完成營改增的最後一年,各行業全面營改增會加大減稅幅度。此外,今年政府將進一步實施對中小企業的減稅,還會按新預算法要求清理不規範稅收,房地產市場調整對稅收的影響也還將繼續。上述文章預計,今年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約為7.8%,較去年1-11月累計8.3%的增速有所回落。以下圖表均來自上述文章。

GDP,土地財政,基建,城投債,PPP,地方債務,財政收入

·貸款將進一步收緊:

華爾街見聞昨日文章提到,在國務院43號文和中證登收緊質押回購資格新規影響下,地方政府主要融資工具——城投債發行額大縮水。上月為729億元,本月不足100億元,去年10月和11月還都超過1100億元。

上述文章指出,今年實行的預算法修正案對地方政府最有力的一大約束便是融資平台的去政府信用化、以及預算約束的硬化。去年11和12月部分商業銀行在預算法大限前加快投放信貸,側面印證了今年去政府背書後的融資平台的融資能力不容樂觀。回歸企業部門信用之後,融資平台的發債能力預計會下降。

GDP,土地財政,基建,城投債,PPP,地方債務,財政收入

·因此,只有增加國家預算內資金,即提升中央財政赤字率,以及地方較大規模自主發債。

上述文章預計,今年赤字率會由2014年的2.1%提升至2.3%左右,將增加約2500億元的國家預算內資金。但限額管理下地方自主發債額度較為有限,自主發債額預計會控制在GDP的1-2%,對應發債7000億—1萬億元。

除了維持7%左右的GDP目標增速需要增加基建資金,存量到期債務也需資金。根據2013年審計結果,不計3198億元的地方政府負有擔保責任債務和5995億元的或有債務,今年還需償還1.9萬億元負有償還責任的存量債務,其中市政建設和交通運輸等基建設施建設佔比分別達到37.5%和13.8%,合計9531億元基建資金需要接續。

GDP,土地財政,基建,城投債,PPP,地方債務,財政收入

基於投資增速對應的額度、預算內資金變化幅度等同赤字同比、除預算內資金和貸款之外的利用外資、自籌資金和其他資金測算,上述文章預計,今年基建投資的資金缺口達到3.5萬億元。由於上述地方債券發行額度不足以彌補這一缺口,今年PPP項目可能出現井噴。但PPP融資依託於項目,融資能力顯然不足以替代融資平台依託主體的融資規模。

從存量來看,2015年地方政府到期需滾動的債務接近2萬億元。而按照預算法修正案的規定,地方政府自主發債的額度需經全國人大和地方人大審議通過,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的程序進展最快要到今年年中。所以,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面臨各項基建項目「錢從哪裏來」的問題。

今年第一季度並非開工旺季,又有去年11和12月投放信貸支持,因此二季度地方政府或將面臨融資斷檔帶來的階段性的「財政懸崖」流動性壓力。

鑑於以上赤字率和發債規模均明顯無法達到存量債務和新增基建投資需求,上述文章建議,在中央和地方債務並表的同時,應當實事求是地考慮提高中央政府的赤字率。在警醒地方債務的同時,財政部門也應兼顧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底線。否則今年中國版「財政懸崖」會導致流動性壓力階段性加大。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119/50216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