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官場 > 正文

央視:貧困縣年收入2億多 1億建豪華大樓

《新聞1+1》2014年11月28日完成台本

——領導辦公室,多大才合適?

解說:

26年前就有了黨政機關樓堂館所的限建令,但為什麼仍有地方頂風違建。

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村民:

這是彭陽縣最豪華的,沒見過這麼豪華的。

解說:

15年前就有了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的建設標準,但為什麼超標用房仍然層出不窮?

記者:

這是一個套間。

內蒙古自治區質監局辦公室主任李浩:

對,是套間。

記者:

整個加起來面積多少?

李浩:

71平米。

解說:

部分領導幹部追求奢華享受,以及法不責眾的心理,會在新的標準下有所收斂嗎?

中辦國辦聯合督查組組長傅仲保:

這次我們督查的最大特點,就是真督實查,較真碰硬。

解說:

《新聞1+1》今日關注:黨政機關用房新標準,關鍵在落實!

主持人張羽:

晚上好,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人們都喜歡住豪華、寬敞、氣派的房子,因為住這樣的房子人們覺得有面子,那麼政府需要這樣的面子嗎?政府應該建豪華氣派的辦公樓嗎?這背後是政府形象和執政理念的問題。我們首先看兩張新聞圖片,我們看這是雲南紅河州的政府大樓,可以說是恢宏壯觀,這是一個地級市的大樓。我們再看一個縣裏的辦公大樓,寧夏彭陽縣的政府辦公大樓,大廣場、高台階,巍巍壯觀,大家知道嗎?彭陽縣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就在國家三令五申禁止樓堂館所的時候,這個縣還在加緊蓋這個豪華辦公樓,我們再看兩件辦公室,江蘇省溧陽市上興鎮鄉鎮黨委書記辦公室的內部,這是一個休息室,我們看有大沙發,木地板,雙人床。江蘇沛縣領導的休息室同樣是雙人床,木地板,可以說這樣的豪華辦公樓和辦公室是飽受公眾的詬病。

那麼就在昨天發改委和住建部印發了關於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的建築標準,那麼這個標準對於黨政機關的辦公樓應該多大,領導辦公的辦公室應該多大,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那這樣的規定是否能給個別地方這種豪華的辦公樓、辦公室之風帶上緊箍咒呢?

解說:

什麼級別的官員能用多大的辦公室,其實早在1999年發佈的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中就有明確的規定,而就在15年後的昨天,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再次發佈新版標準,無論是內容還是細節都格外引人注目。在新版標準中分別以中央、省級、市級、縣級、鄉級五類機關進行了劃分,其中中央機關省級機關的省部級正職,每人不超過54平方米,市局機關正職不超過42平方米,縣級機關正職不超過30平方米,而鄉級機關由省級人民政府按照中央規定和精神自行做出規定,原則上不得超過縣級副職。

與舊標準對比我們發現,在此次的新標準里,中央機關正部級,省級機關省級正職等高層幹部的辦公室面積標準都沒有任何改變,而中央機關處級幹部標準由原來的9平米增加到了12平米,而處級以下則由6平米增加到了9平米。此外市縣級機關一些級別的辦公人員,辦公用房標準也比舊標準有所增加。

電話採訪: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

確實體現了實事求是,以實踐為導向的原則,應該說是有保有增有壓,比如一些中低級別的公務人員辦公環境得到改善,可以說更加公開化,更加人性化。

解說:

與舊標準相比,新標準增加了16個新條款,不但首次提出嚴禁超規模,超標準,超投資建設黨政機關辦公用房,新建項目不得配套建設大型廣場、公園等設施,還對食堂、車庫等附屬用房建築面積也進行了界定。新標準不但內容更多,要求也更細,比如要求辦公室冬季採暖溫度不應高於20攝氏度,夏季溫度不應低於26攝氏度,甚至連走道的長度,衛生間有哪一類的水龍頭都做了明確規定。

高波:

我們的辦公大樓、辦公場所帶有公共權力的屬性,一般的黨員群眾往往是通過外化公權力的載體,形成了第一印象。對於黨風、政風、行風會有一些先入為主的印象,所以建設節約型、廉潔型的辦公環境不僅僅只具有硬件的意義,也代表了一種為民、務實、清廉的施政綱領和作風要求。

解說:

近年來因為一些黨政機關辦公用房過於高大、豪華,造成嚴重浪費的事例頻繁發生,曾引起輿論關注,在新版標準規定中,也針對此類現象做出了規定,其中包括辦公樓入口、門廳高度不應超過兩層,中央及省級機關的門廳使用面積不應超過300平方米,市級機關不應超過240平方米,縣級機關不應超過120平方米,而辦公用房除了不得建豪華門廳,辦公區域內也不得建設階梯式和有舞枱燈光、音響、舞台機械,同聲傳譯的會堂、報告廳、大型會議室,建築物內不宜設置陽光房、採光中廳、室內花園、觀景走廊等超出辦公用房功能的其他空間或房間。

今天很多媒體對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的新標準給予了報道,有媒體評論到細緻入微的新規定給各級幹部劃了一條紅線,但制定標準顯然只是叫停豪華辦公樓的第一步,後續的管理細則以及問責機制也許才是確保政策全面落地的關鍵。

張羽:

很遺憾當翻開文件的時候,發現15年前就有類似的規定,5年前就是2009年的時候再次重申,而今年呢又重新發文,3年在管同一件事情,如此的重複的發文顯然是在這個問題上,以前沒有管住,沒有管好,那麼這次新規定跟以前有什麼區別呢?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我們首先看首先是面積,在面積上高級領導幹部,部級正職變化不大,都是54平米的辦公室。

我們看到了市級政府機關正職原來的規定是32平米,這次新規是42平米,增加了10平米,然後還有縣級的科級以下機關,原來是每人6平米,增加到每人9平米,如果從面積這個方面來講的話,關鍵詞是增加,那就是高級的沒有動,中級和基層領導幹部是增加了米數,我們還看增加了一個級別就是特意提高了鄉鎮級,提出明確原則上不得超過縣級副職。那麼這樣的增加帶來一個什麼新的信息呢?我們下面有請中央黨校辛鳴教授進行解讀,辛鳴教授您好,我們來解讀這份新的規定,首先看到的是面積上的變化,面積上的變化首先體現在一些地方的增加上,您怎麼來解讀這個增加呢?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

這個增加是實事求是的體驗跟反應,因為我們都知道15年前我們定這個標準的時候,我們處以下幹部的標準相對低一些,這個低在當時它是有着它合理的因素的,但是隨着我們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這些年來我們也有條件,有能力來創造相對比較好的工作條件,讓我們黨員幹部工作起來更加便捷的同時,也可以很好的為人民服務,所以在這個角度上來講,我們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為我們黨員幹部更好的工作創造一定的條件,這個是實事求是的態度,也是我們可以理解的。

張羽:

那麼第一個特點是增加,第二個特點可以說叫細緻,我們看這次規定涉及到了一些內部的裝修標準,用材標準,細緻到超乎了很多人的想像,比如說它提到建築物內不能設陽光房,採光中廳,不能設室內花園、景觀走廊,具體到說採暖地區一般工作人員的辦公室不應該裝飾性暖氣罩,具體的裝修裝飾都提到了。那麼對於建築物呢?辦公用房入口的門廳高度不應該超過兩層。那麼如此這樣的一個細緻的規定又是為什麼呢?我們繼續連線辛鳴教授。

辛鳴教授我們看見這次規定是相當的細緻,剛才我只是念到了幾條,其實還有更多的細,比如說層高不應該是一二層的低密度,也不能應該是高大建築,內部的辦公會議廳不能有同聲傳譯,不能有什麼燈光升降舞台,等等等等。那麼規定這麼細緻,其中有些叫不應,有些叫不宜,您怎麼解讀這樣的表述呢?

辛鳴:

其實所有這一系列的規定,它是為了讓我們的制度更加的具有可操作性,我們都知道制度要想真正發揮作用,它必須有針對性。如果都是一些大致的要求和內容的話,它是很難落實下去的,所以這次我們對這些規定中間,它既有明確禁止性的要求,比如說你面積不能超多少,這叫禁止不足。但同時我們也有一些倡導性的要求,比如像我們說在供暖地區,過去我們辦公室裏面喜歡把那個暖氣片給包上,這樣的話比較美觀,但是這種美觀的同時會導致我們供熱的這種能源消耗,這不符合我們的節能社會的要求,那麼我們說對於這樣一種行為,我們倡導大家不要去做,但是我們注意這也只是要求我們一般工作人員辦公室不要這樣去做。我們對於一些會議室,一些涉外機構,我們也不去做硬性的規定,這叫實事求是。既具體細節,咱又要實事求是。

張羽:

那我們看這裏面還提到了黨政機關領導辦公室可以在辦公室使用面積內配備休息室的,還提到說包括在正職辦公室可以配備衛生間,那我們知道剛才我在講了幾張照片裡面有豪華的休息室,那這裏又明確的講到說可以配備休息室的,這是在進行一個定性還是定量的規定呢?

辛鳴:

我們反對黨員幹部的辦公室裏面超豪華、超奢侈,但是並不等於說我們在規定的範圍內給我們黨員幹部創造一些相對於他們更好工作的條件,尤其我們都知道,我們基層主幹線上的領導幹部,他的工作是很繁忙的,經常我們用大家的話說叫5+2,白加黑。像我曾經去過一個縣,我們那個縣委書記,他們開常委會有可能一整天都在開會,那麼我們在中午休息的時候,在他的辦公室裏面擱一張小床,去躺下休息休息,這是很有必要的,也可以讓他更好的為我們黨和人民工作,對於這樣一種條件,我們想它是可以被群眾所理解的,也是應該的。

如果我們不做這樣子規定,比如說讓他中間到賓館去休息去,可能既耽誤時間又還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所以我們說在規定面積內適當的增加一些休息的空間,讓他們可以在工作之餘可以補充體力,這種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也是應該的。

張羽:

那麼剛才我回述了一下實際在15年前就有相似的規定,5年前又再次重申,那麼這次新規出來之後,特別大的特點就是細緻而嚴格,如此細緻嚴格真的能管住15年沒有管好的問題嗎?我們繼續往下看。

解說:

是屋就進,是房就查,用尺子丈量,用數據記錄。房間號是什麼,平方米數是多少,是誰在使用,這些信息他們都認真記錄在冊。

工作人員A:

你報數的是哪間?

工作人員B:

你這個房間號是多少?

工作人員C:

政法委常務副書記。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央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1130/479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