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情感世界 > 正文

現實版的越南新娘:變了味的「愛情買賣」

近來「越南新娘」再次成為了熱點話題,去越南買一個新娘,甚至去越南「團購新娘」,貌似成了解救中國大齡男青年的有效良方。以5萬左右人民幣的代價,換一個漂亮溫柔賢淑的越南妻子,真有這樣的好事兒嗎?我們來分析分析去越南「買」個新娘真的靠譜嗎?

【越南新娘多少錢】越南「買妻」現狀分析

——「越南新娘」的前世今生

近年來,「越南新娘」帶上了販賣婦女、買賣婚姻等負面色彩,並被解讀為中國低階層男性的婚姻夢。但「越南新娘」最開始的含義可不這麼負面。

①最初的越南新娘:美好的中越通婚歷史

原本,「越南新娘」的含義,在中越上千年的交流史里,僅僅意味着上千年的通婚,其基礎是國界兩側共同的文化、習俗和信仰。中越山水相連,雖然古代兩國都在邊境地區設有各種關隘和哨卡,防止兩國居民相互往來,但是關卡隔不斷兩國人民的往來和通婚。越南婦女嫁入中國廣西、雲南境內,中國男子進入越南謀生與越南「番婦」結婚的現象並未間斷。

由於古代、近代越南處於疆域擴張時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對中國人入越比較歡迎,既可徵收人頭賦稅,亦可藉助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和先進的生產技術開發越南。儘管明清政府有禁止中國人跨境通婚之令,但是,中越邊境小徑相通無數,邊民往來出入方便,朝廷雖有禁令,但邊民通婚從未間斷,中越邊民通婚習慣一直延續至今。

②近代的越南新娘:改善生活的方式

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及湄公河流域地區似乎可以追溯為最早的「越南新娘」發源地。當時在這一地區,大多數女性受教育水平低以至於找不到工作,她們並沒有足夠的信心去獨自面對生活,因此她們中的一部分更希望能通過嫁給外國人的方式擺脫貧困。

這些嫁出去的越南新娘生活得好嗎?曾有這樣一份統計,大約有83.6%嫁往國外的「越南新娘」對婚後生活感到滿意,她們會定期向家人寄回家用,有36.3%的「越南新娘」家庭因此生活水平超過了越南的平均值。從1998年至2010年,越南司法部曾受理了29.4萬多例「越南新娘」嫁往國外的申請,幾乎涵蓋了世界上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多的是嫁往中國、韓國、德國、加拿大、法國和美國等。由於先「嫁出去」的一部分人嘗到了甜頭,因此「越南新娘」現象開始蔓延至越南中部山區、沿海地區甚至北部地區,這些生活在較貧困地區的越南女性就成為目前「越南新娘」的主力軍。

③現在的越南新娘:變了味的「愛情買賣」

越南新娘口碑「走紅」且花費不高。由於越南的女性勤勞、樸實,個性又比較傳統,因此受到周邊一些審美取向相似國家男性的青睞。尤其是中國、韓國都面臨着男女比例失調的問題,一些適婚男性、特別是生活在農村地區的男性很難在當地找到對象,因此就將目光轉向「越南新娘」。迎娶一個「越南新娘」的花銷確實相對較低,通常在幾萬元人民幣左右,這對於生活並不太富裕的農村人口而言,算是可以接受的。

「商機」誘惑出了魚龍混雜的越南新娘中介市場。一些機構和個人察覺到了其中的「商機」,因此在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以及韓國等都存有大量的「越南新娘」中介機構。近年來,幫忙介紹「越南新娘」的中介市場一直是魚龍混雜的局面。越南警方也曾破獲了幾個人販團伙,這些人以婚介為掩飾,實則進行人口販賣活動,導致一些越南女性成為受害者,甚至受逼迫從事賣淫。

很多「越南新娘」淪為經濟交易。許多「越南新娘」與她們的外國丈夫都不算是自由戀愛、自願結合,婚姻只是為了經濟利益。一旦經介紹成功,雙方通常都會選擇「閃婚」的方式,整個過程只需一星期左右,婚禮通常也比較簡單。因此,有一些「越南新娘」並沒有為婚後的生活感到快樂。而對於娶回了「越南新娘」的中國人來說,結局也未必是皆大歡喜,翻一翻國內的新聞報道,「騙婚」「逃婚」的新聞不少。通過黑中介介紹的「越南新娘」沒有戶口沒有結婚證,逐漸成為「隱形人」,她們的權益得不到保障,孩子難以落戶,將來面臨入學難等問題,一旦這些「越南新娘」被遣返,她們的「丈夫」往往落得「人財兩空」。

「越南新娘」從一個美好的詞彙,逐漸被加上了「交易」的負面色彩,而面對越來越大的結婚成本與壓力,對越南新娘抱有憧憬的中國男人範圍已經從農村向城市蔓延。那麼,在現實的背景下,去越南買個新娘到底靠不靠譜呢?

【越南新娘多少錢】越南「買妻」現狀分析

——去越南「買妻」?其實很不靠譜!

①先看看所謂的「越南買妻」到底是怎麼「買」的

流程:中國與越南的中介婚姻機構相聯繫(越南方面叫「養媽」),組織中國單身男士去越南相親,在越南當地組織婚禮,並辦理女方來中國的種種手續。中介可以幫忙辦理護照、全程充當翻譯,甚至有中介有「保質期」服務:如果新娘娶回來跑了,中介提供「保質期」,確保一定時間內還會免費挑選一個滿意的新娘。

費用:以浙江某中介為例,一般會先交定金2000元(成功後定金從相親服務的總費用里扣除)。在越南相親到喜歡的女孩子,把雙方結婚事情定下來後,交1萬元錢辦相關的手續,舉辦婚禮前須交清剩下的18000元,男方方可帶新娘回國。這3萬元錢包括相親活動、女方酒席、婚紗攝影、婚前雙方體檢、女方單身證明及公證、女方來中國護照、簽證、越南媒人禮金的費用。但實際上所付的費用遠遠不止這3萬元,給女方父母的紅包、給女方買的金戒指、金耳環、金項鍊以及在越南8天的生活費等等都需要自理,而且每一項都規定了最低消費。

越南娶老婆費用清單(費用共約3.5萬元人民幣)

●辦理護照220元●公證費用830元●手續確認300元

●越南領事館(上海)簽證1650元●南京到上海所有開銷610元

●南京飛南寧往返機票1880元●越南相親費1000元

●中介及辦理相關結婚證件費用15000元

●婚宴禮服攝影等結婚費用14000元

②「越南買妻」實際上違法了中越兩國的法律

從越南買妻的流程來看,整個買妻是以涉外婚姻中介服務為外殼。雖然我國對涉外婚姻並沒有禁止性的規定,但對涉外婚姻中介機構有明確的禁止性規定。國務院辦公廳曾下發《關於加強涉外婚姻介紹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嚴禁成立涉外婚姻介紹機構;國內婚姻介紹機構和其他任何單位都不得從事或變相從事涉外婚姻介紹業務。

公安部刑偵局打拐辦主任陳士渠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人口不是商品,所謂的「團購新娘」有可能涉及拐賣,也有可能涉及婚姻詐騙,雙方一旦發生糾紛,權益很難得到保障,難以得到有效的法律保護。陳士渠同時表示,針對一些網站和中介機構,打着介紹涉外婚姻的旗號非法盈利的行為,公安部將會同外交部、民政部,嚴厲打擊這種非法活動。

③即使不考慮或中介想方設法規避了違法風險,還有很多風險

即使抱有僥倖心理認為可以規避法律風險,越南買妻這事兒依然風險很高。

最嚴重的是被騙婚,新娘跑路。「越南新娘」一家和中介勾結,嫁過去以後中介幫忙逃離,反正跑回越南男方也找不到,在越南花點錢換個中文名字又能到中國騙婚了,何況中越的婚姻狀況也沒聯網,在中國登記的越南查不到,在越南登記的中國查不到。經常會有買來的「越南老婆」跑了的各種新聞見諸報道,比如:「越南新娘為離家出走捆綁婆婆致死被判10年」、「老父幫兒討越南新娘,『兒媳』自殘又『跑路』」……

相親過程中被中介榨乾錢財。因為一到越南,語言不通,基本上可以說是什麼都是中介說了算了,比如你的收入、房產情況被中介成倍誇張你也不知情,「而你看上的女孩如果開始同意了,她能反悔,而你就不能了,就算等2個月你也要等(不過也只能等2個月,因為你的簽證只有3個月),你反悔了就得賠錢,因為中介人能找出50個賠錢的理由」(知乎網友ShuenKUNG)。

新娘就算不跑也不省心。從經濟成本來說,所謂的5萬元人民幣只是中介費用,且不說彩禮,以後還可能會給女方家庭經濟支持,回國後的國際長途一月就能花費一千塊(女方想家打電話總不能一直攔着吧)。而且因為教育程度和語言問題,基本上需要你自己一人承擔兩人甚至更多的經濟負擔,而且心靈溝通、思想交流也存在障礙,恐怕新娘很難實現你對她「溫柔賢淑」的期待。

綜上所述,去越南「買妻」根本就是不靠譜的事兒。

【越南新娘多少錢】越南「買妻」現狀分析

——不買新娘,正經找一個越南新娘靠譜嗎?首先破除誤解!

當然,如果是自由戀愛,認識一個越南姑娘,娶回家當老婆,那肯定靠譜。不過你得先破除一些對越南和越南女性的殘舊印象。

誤解①越南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是,「越南因為長期的戰爭導致男女比例失調,越南男女性別比為3:5,甚至2:5,因而政府鼓勵多妻,在越南一個人娶三、五個老婆是家常便飯」,而實際上,2014年,越南全國人口達到9000萬,其中男性人口佔50.2%,女性佔49.8%,男女比例已經正常。

誤解②越南姑娘都會中文

除了僑民和有條件學習第二外語的越南人,其他大部分是不會中文的(會中文的你也不敢要,那些大多都是職業婚騙;還有些是在中國留過學又有見識有思想的女性,但是別人條件那麼好是不會嫁給你的)。越南用的是拉丁字母書寫的越南字,與中國接壤的北越邊境中文使用率稍微高一些,很多做小買賣的邊境居民能把中文當做母語,可以用非常流利的中文對話,甚至還會粵語,就跟中國邊境很多人會講越南語一樣。(ShuenKUNG)

誤解③越南姑娘美女很多

哪個國家都有美女,越南也不例外。每個「買妻」廣告的開頭都是驚為天人的越南美女,但據網友實地感覺:從面相上來看越南姑娘和兩廣人比較相像,越南美女的比例不見得會高於廣西。驚為天人的美女肯定也有,不過相應的也會眼界很高。

誤解④越南姑娘都很嚮往中國

儘管中國整體物質水平比越南好,但也不是所有的越南姑娘都想嫁到中國,就像不少去美國讀書的中國人最後選擇回國一樣無可厚非,那裏有他熟悉的地方和他愛的人。別人在越南活得好好的,生活水平比中國很多地方都高,為什麼要不遠萬里跑來嫁一個素不相識的中國男人?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螞蜂窩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1021/460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