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東網:孔子學院的「軟實力」牌還能打多久?

孔子學院海外又起波瀾。美國芝加哥大學百餘教授,包括政治、歷史、英語、人類學、比較文學、統計、戲劇媒體等7個系的系主任日前聯署籲請校方停辦孔子學院,不要與「漢辦」續簽合約。參與簽名教師認為,協議允許外國政府所屬機構在大學設置課程、任免教師、限定課堂討論,這一反常安排影響了大學的完整性;學校行政當局無權就增設教學機構與外國機構達成協議,這是大學理事會決斷的事項。如果教授們此舉成功,芝大的孔子學院將會被掃地出門。

這已非孔子學院第一次引發爭議。2012年5月,美國國務院要求持J-1簽證的孔子學院教師限期離境,認為孔子學院未經認證就在其所在大學開展教學,這與美國相關法律及簽證許可要求相悖。其時孔子學院正傳出網站招標醜聞,又因純屬勞民傷財的「面子工程」,有國內網友聽聞消息,甚至說要「謝謝美國」。而此番芝加哥大學教授聯手發起抵制,則可視作孔子學院首次面對西方主流學界的集體挑戰,意義不同尋常。作為中國打造海外「軟實力」的文化品牌,孔子學院白送白教,為何卻屢遭外人反感?

有人認為,漢語教學僅是教授語言工具,與歷史和政治無關。孔子學院受到挑戰也僅在西方發達國家高校,在東南亞、非洲的發展中國家,孔子學院受到的爭議不多。多年前曾促成孔子學院落戶本校的加拿大蒙大拿大學退休教授斯蒂芬•萊文就表示,孔子學院主要側重的是中國文化和語言,他們應該擴大文化的概念,把歷史囊括進去,「六四」以及近年的歷史也應該被納入進去。這就要求在西方高校的孔子學院「展現出一些獨立性與骨氣,要求它們允許採用北京的指令之外的課程」。

芝大教授在簽名信中援引了幾個例子。其一是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因孔子學院跟教師的合約禁止法輪功信仰,而被投訴至安大略省人權法院,致使該校於2013年2月與孔子學院解約。其二是因課程內容不包括六四、西藏和人權等「敏感」議題,2011年7月澳大利亞有4000多人聯署,要求新南威爾斯議會取消7所學校開辦的孔子學院課程。在援引這些例子後,簽名信指出「芝大孔子學院所有的研究計劃都要經過漢辦核准同意才能得到資助」,這些具體事例都說明孔子學院的運營和教學違背了學術獨立和大學價值,若繼續開辦將有損芝大聲譽。

歷史學家余英時曾批評孔子學院是中共官方借孔子之名推廣漢語,對外統戰,輸出意識形態甚至搞情報的工程。過去每逢遇到此類爭議,中共官方媒體總以西方人「戴有色眼鏡」、「冷戰心態」描述之。而在國內,高校是反和平演變和意識形態滲透的前沿陣地,對外來學者講學交流不僅有嚴格限制,對國內學者申請有海外背景的項目資助也多加警誡和阻撓。對外則施以軟硬兩手,一方面是培植自己的「海外勢力」,領導人外訪期間經常組織與當地親中學者、漢學家以及孔子學院學生的座談,另一方面是在西方各高校,以「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名義布下眼線,使得在國外訪學的學者和留學生,活動和言論多有顧忌。

而適逢「大國盛世」,在經濟利益驅使下,許多海外高校面對預算吃緊和經費緊張,紛紛通過合作研究及在中國開辦分校來「淘金」。事涉利益交換,對於孔子學院不符西方學術傳統和操守的教學安排,大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此情況下,此次芝大教授群起反對,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中西之爭」,而是西方學院內知識分子眼見自己地盤內,學術獨立在政治壓力下日漸受蠶食,不得不發聲。尤其一些本人研究領域及所在系所師生與中國有利害關係的系主任教授,此次也簽了名,未來可能影響芝大與中國的合作。但在深具左翼自由派傳統,把言論自由和大學精神看得無比重要的西方大學,這些利害都不算上什麼。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505/39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