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3月,緬甸叢林裏的中國遠征軍機槍手
1942年夏季,中國遠征軍在失敗不可抗拒的情況下,苦苦支撐着緬甸戰局;盟軍北非戰場的制空權是用放棄緬甸戰場的制空權換來的;中國遠征軍以其悲壯的失敗換回英軍在北非戰場的決定性勝利。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大軍事貢獻在這裏也得到了體現。以往史家不清楚這點,轉而過分苛求於中國遠征軍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顯然是不妥的。
制空權是決定因素
1942年3月至8月,中國遠征軍根據《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向緬甸境內出動,與日軍血戰數月,終因實力懸殊,鎩羽而歸,10萬大軍生還者約4萬,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遠征軍全線崩潰前,在戰場上始終沒有發現早已參戰的日軍第56師團,正是這個師團先在中路挫敗遠征軍決戰的計劃,然後出其不意地從東線突破遠征軍薄弱之防線,席捲了整個後方,導致遠征軍全面潰敗。在實際交戰過程中,遠征軍原以為當面之敵僅一個日軍第55師團,既沒有發現駐泰國的日軍第18師團提前增援上來,又沒有發現從海上登陸增援的第56師團,稀里糊塗地把三個日軍精銳師團當一個師團來打,以四個半師的兵力擺了個圍殲對手的陣勢(日軍一個師團的戰鬥力相當於遠征軍一般部隊七八個師,相當於中國軍隊最精銳的戴安瀾第200師兩三個師)。所以遠征軍作戰一開始便陷入十分被動的狀態。
但遠征軍第一次入緬失敗從根本上講還是一個制空權問題,日軍完全掌握了戰場的制空權,失去制空權的遠征軍,肯定無法彌補情報不靈的缺陷。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常規作戰樣式是戰術空軍與坦克裝甲部隊的協同,根據德國非洲軍團司令、坦克名將埃爾溫•隆美爾的權威觀點:「假使敵人握有完全的制空權,那麼我方儘管擁有極現代化的武器,還是無法和他作戰的,就好像野蠻人碰到了近代歐洲國家的精兵,其勝敗是不問而知了。……所以我們不能再依賴摩托化的兵力,以來作機動性的運用,因為他們最容易受到空中攻擊的毀滅。」
中國遠征軍怎麼會得不到先前英美承諾的空中掩護呢?
早在1941年5月20日,英國遠東軍總司令波普漢托中國軍事考察團團長商震致函蔣介石:「敝國已在向美訂製飛機中,指定妥馬霍克機100架,分配於貴國。翰期其能發生良好之效果也。」以後英方食言,這批飛機全部用在了北非戰場。
1942年3月25日,即同古激戰第4天,也就是英軍在緬全部45架作戰飛機在馬圭被毀後第4天,蔣介石同印緬戰區英軍總司令亞歷山大將軍共進晚餐後再次會談,亞歷山大親口答應蔣介石,數星期後將有324架飛機投入緬甸戰場,但直到緬甸戰場全面崩潰時都不見蹤影,而日軍投入戰場的飛機數量已經達到400多架。其實從3月份開始,德國凱塞林第4航空軍團幾乎毀滅了英國地中海空軍基地馬耳他,德軍地中海補給線恢復暢通,隆美爾非洲軍團已攻下整個昔蘭尼加,正準備向加查拉一線進攻,英國早就無意將空軍用於緬甸戰場,而蔣介石為亞歷山大將軍的彌天大謊所迷惑,樂觀地把緬甸作戰看成是一場中國軍隊在英軍絕對制空權支援下對日軍的殲滅戰。
1942年4月18日,也就是我東線被日軍第56師團突破之際,宋美齡致信美國總統行政助理居禮先生,表達了對美國的不滿:「除十足配備志願隊所需人員及飛機80架外,其餘租借案內擬撥中國之驅逐機,將撥發美國空軍第十隊用,以防護印度東北之被侵及防免英國遠東空軍之被毀滅,委座聞此建議,不勝震怒,尤其要求總統立即加派飛機300架,以助中國遠征軍一項通知……」
美國方面置若罔聞。到了6月初,隆美爾在北非突破加查拉一線進逼托卜魯克,正在印度集結、原定支援緬甸作戰的實力強大的美國第10航空隊,緊急向地中海轉移,這時中國遠征軍各部尚在作艱苦卓絕之撤退。由於美國在二戰中「先歐後亞」的戰略,於是當北非出現危機時,英美兩國先後把原定用於緬甸戰場的飛機幾乎全部調往地中海,致使我遠征軍作戰失去空中掩護。
緬甸戰場雖然失利,卻換來了北非戰場的制空權
1942年1月下旬,也就在中國遠征軍出征前兩月,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從布魯加港開始了進攻,2月佔領班加西並控制了整個昔蘭尼加。6月突破英軍加查拉防線,並攻佔托布魯克,迫使守軍投降。7月追擊馬特魯之潰軍,越過埃及邊境,直逼英軍北非最後一道防線——阿拉曼防線。英國和美國早在隆美爾出擊時,就打算將原定用於緬甸戰場的現有的和根據《租借法案》提供的坦克、重炮和飛機全部調往北非。6月份開始,美國的裝備調動現出成效,英軍空軍出動架數猛增。戰場形勢很快發生逆轉,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相持階段,英軍馬耳他島的空軍基地重新活躍,英國空軍迅速掌握了北非戰場的戰略和戰術制空權,幾乎完全切斷了軸心國地中海航線,使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得不到裝備和燃料的補充。在8月最後一個星期里,英軍獲得50萬噸補給品,而德意軍隊只獲得1萬噸補給品。
隆美爾被迫孤注一擲,同英軍在阿拉曼一線展開決戰,喪失制空權的德意軍隊遭到慘敗,從而決定了同盟國和軸心國在北非的命運。等到蒙哥馬利在10月份反攻時,美國已向英國中東部隊提供了700多架雙引擎的轟炸機,近1100架戰鬥機,900輛中型坦克,800輛輕型坦克,90門反坦克炮以及2.5萬輛卡車和吉普車。在美國援助的這些武器裝備中,有相當部分原是打算用於緬甸戰區的。
隆美爾元帥分析阿拉曼會戰失敗原因時寫到:「英國人的空中優勢,已經使我們過去戰無不勝的戰術規律,都隨風飄去了。除了我們自己也有一個強大的空軍以外,對於敵人的空中優勢,就再也找不到第二個真正的答案。在今後的任何會戰中,美英空軍的力量會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
既然制空權是決定戰場常規作戰的決定性因素,那麼必須承認一個基本的事實,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的失敗在客觀上具有不可抗拒性。以往史家不清楚這點,轉而過分苛求於中國遠征軍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這顯然是不妥的。應當指出:1942年夏季,由於喪失了制空權,中國遠征軍是在失敗不可抗拒的情況下,苦苦支撐着緬甸戰局;盟軍北非戰場的制空權是用放棄緬甸戰場的制空權換來的;中國遠征軍以其悲壯的失敗換回英軍在北非戰場的決定性勝利。
北非戰場的勝利直接影響了蘇德戰場
阿拉曼會戰後,在北非戰場的德意軍隊徹底喪失了主動權,並最終於1943年5月12日向英美軍隊投降。1943年7月12日,也就在北非德、意軍隊全軍覆沒不到兩個月,英美軍隊以北非為跳板,不失時機地發動西西里登陸,沉重打擊在希特拉「柔軟的下腹部」上,而此時正是蘇德戰場雙方爭奪戰略主動權的快定性時刻,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到達頂點,蘇德雙方的統帥部都用上了最後的戰略預備隊。德軍南面曼斯坦因集團已經佔領上風,蘇軍最高統帥部最後一支戰略預備隊——草原方面軍羅特米斯特羅夫的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已經全部投入戰鬥,並遭受嚴重挫折。據俄羅斯戰史學家亞歷山大•科拉馬奇金(lexander Khramchikhin)最新研究稱:在關鍵的普羅赫羅夫卡坦克決鬥中,蘇軍660輛坦克被毀500輛,德軍420輛坦克損失了200輛。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司令員羅特米斯特羅夫回憶道:「當獲知損失後,斯大林非常震怒,根據最高統帥部的計劃,坦克部隊將被使用於哈爾可夫附近的反攻,但現在卻不得不重建和補充,最高統帥決定撤銷我司令員的職務,差點兒把我送上軍事法庭。」
德國曼斯坦因元帥回憶道:「……在這個時候也擊敗了敵方機動預備隊所作的反擊,敵方的十個戰車或機械化軍均被擊潰及受到嚴重損失。到了7月13日,面對着南面集團軍的敵軍共被俘2.4萬人,損失戰車1800輛,野炮267門,戰防炮1080門……7月13日,當戰鬥達到了其高潮,勝利似乎即在目前之際,兩個集團軍的總司令被希特拉召往匯報。他在開會時首先宣佈西方聯軍已在西西里登陸,所以情況是已經發生了一個嚴重的逆轉。……所以在意大利和巴爾幹西部都有成立一個新軍團之必要。這些兵力必須從東戰場上去抽調,因此『衛城』作戰必須要停止。……我就指明出來戰鬥現在是正好達到了其頂點,此時若是擺脫戰鬥即無異於放棄了勝利。我們至少要把敵軍的機動預備隊都完全擊潰才罷手。」
西西里登陸使希特拉驚慌失措,他拒絕曼斯坦因等將領的意見,作出了立即撤出庫爾斯克會戰的愚蠢決定,放棄了快要到手的勝利,導致了德軍戰略主動權的徹底喪失。因此,從整個歐亞戰局密切之關係,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個戰場不可分割的整體而論,1942年的緬甸戰場是同北非戰場、西西里登陸、庫爾斯克會戰存在着必然聯繫,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形勢朝勝利方向轉變時不可缺少的一個重大環節,而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大軍事貢獻也正體現於此。
200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