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吃透這三句話包你成富翁

國內一般的中產白領們,假如能老老實實執行這些理財上的概念,至少堅持10年以上,那麼,每一個人都能成為百萬富翁。

第一個理財概念:先儲蓄,後消費

在著名的美國哈佛大學,第一堂經濟學課只教兩個概念。

第一個概念:花錢要區分「投資」行為或「消費」行為。

第二個概念:每月先儲蓄30%的工資,剩下來的進行消費。

哈佛教導出來的人,以後都很富有,並非主要因為他們是名校出身、收入豐厚,而是他們每月的行為,跟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只有一點不一樣:

哈佛教條:儲蓄30%的工資是硬指標,剩下才消費。每月儲蓄的錢是每月最重要的目標,只會超額完成,剩下的錢就越來越多。

一般人:先花錢,能剩多少便儲蓄多少,所以儲蓄的錢並不多。

第二個理財概念:區分「投資」與「消費」

學經濟學的人花錢之前會考慮,花這個錢是屬於「投資」行為,還是「消費」行為。

先請看一個明顯的例子:

10年前,甲和乙是本科的同學,在北京社會工作5年後,不約而同積蓄了30萬元人民幣。5年前,他們都花掉了這30萬元。

甲去通州購買了一套房。乙去買了一輛「奧迪」。5年後的今天:甲的房子,市值60萬元。乙的二手車,市值只有5萬元。

兩人目前的資產,明顯有了很大差異,但他們的收入都一樣,而且同樣學歷、基本具備同樣的社會經驗,為何大家財富不一樣?

甲花錢買房是「投資」行為——錢其實沒有花出去,只是轉移在了房子裏,以後還是都歸自己。

乙花錢買車是「消費」行為——錢是花出去的,給了別人,二手車用過10年後,幾乎一分不值。車跟房子不一樣,房子10年後,說不定已翻了好幾番。

第三個理財概念:堅持10年以上

(1)每月儲蓄30%工資,先儲蓄,後消費。

(2)投資年回報10%以上。

(3)年年堅持,堅持10年以上。

理財走不出這三句話,每句話你都要吃透,完全執行,不能馬馬虎虎,打工一族才可以變為富有。

巴菲特在他的書本里說他6歲開始儲蓄,每月30塊。到13歲時,當他有了3千塊,他買了一隻股票。年年堅持儲蓄,年年堅持投資,十年如一日,他堅持了80年。現在85歲,是美國首富,比「微軟」主席比爾·蓋茨還有錢。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360do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411/38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