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19張心理插圖讓你一眼就懂19個心理知識

11、玩偶恐懼症

面目可憎的小丑,空無一物的鏡子中逐漸現出一個模糊的影子,扭曲破舊的布娃娃……這些特定的物體,都有其對應的恐懼症來源,而本身就對這些事物有一定恐懼的人,也極有可能受到影響而發展成恐懼症。

 12、色彩心理學

色彩心理學是十分重要的學科,在自然欣賞、社會活動方面,色彩在客觀上是對人們的一種刺激和象徵;在主觀上又是一種反應與行為。色彩心理透過視覺開始,從知覺、感情而到記憶、思想、意志、象徵等,其反應與變化是極為複雜的。

色彩的應用,很重視這種因果關係,即由對色彩的經驗積累,而變成對色彩的心理規範。當受到什麼刺激後,能產生什麼反應,都是色彩心理所要探討的內容。

 13、內向性格的優勢

榮格認為內向性格的人有這樣的特徵:他把他的心理能量向內釋放。也就是說,內向者的興趣所在不是外部世界,而是自己的內心世界,即他自己的觀點、思想、情感和行為。而外向者,則把心理能量或者說興趣,指向環境中的一切。

我們可以把內向性格分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兩種。健康的內向性格是自然的、和諧的狀態。而且,處於這種狀態的人對這一狀態沒有太大的不滿,並且願意承受由此帶來的諸多不便。比如願意承受孤獨,而有時孤獨反而有助於他成功。

心理學家卡塔爾,就把性格分成十六個基本因子,內向者更有恆性、懷疑性、幻想性、自律性等。一般認為,內向者有種安靜的力量。

哲學博士JenniferB.Kahnweiler也持類似觀點,她認為:內向者的一些關鍵特性——比如注重深度、清晰準確的表達、習慣孤獨等,使他們更易成為卓越領導者。

 14、憤怒

當願望不能實現,或為達到目的的行動受到挫折時,引起的一種緊張而不愉快的情緒。

憤怒被看作一種原始的情緒,它在動物身上是與求生、爭奪食物和配偶等行為聯繫着的。

 15、壓力

壓力分精神與物理兩個領域的定義。

物理定義具有客觀屬性,是指垂直作用於流體或固體界面單位面積上的力。

而從心理學角度看,壓力是心理壓力源和心理壓力反應,共同構成的一種認知和行為體驗過程。

 16、太空人的心理狀況

幽閉恐懼症,壓制情感,情緒轉移,第三季度效應,月亮效應……

 「第三季度效應」,指的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在任務過半的時候可能會顯示出來的一種效應。第三季度效應的特點有:士氣跌落、緊張或憂鬱情緒增加。研究人員相信,這種現象會在一項任務的中間點呈現出高峰。

 17、人性本善還是本惡?

人性就是在一定社會制度和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故而本性,並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與受所處社會環境影響的。

人性是從根本上決定並解釋着人類行為的那些人類天性。

 18、厭食症和暴食症

厭食症(Nervosa)就是由於怕胖、心情低落而過分節食、拒食,造成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甚至拒絕維持最低體重的一種心理障礙性疾病。約95%為女性,常在青少年時期就有類似的性格傾向。

主要包括:小兒厭食症、青春期厭食症以及神經性厭食症。厭食症患者多有治療上的困難,所以約有10%-20%的人早亡。原因多為營養不良引起的併發症,和精神抑鬱而引發的自殺行為。

 暴食症在醫學上屬於進食障礙的一種,被稱之為「神經性貪食症」。神經性貪食症是這樣被定義的:是指不可控制的多食、暴食。暴食症是一種飲食行為障礙的疾病。

患者極度怕胖,對自我之評價常受身材及體重變化而影響。經常在深夜、獨處或無聊、沮喪和憤怒之情境下,頓時引發暴食行為,無法自制地直到腹脹難受,才可罷休。暴食後雖暫時得到滿足,但隨之而來的罪惡感、自責及失控之焦慮感,又促使其利用不當方式(如催吐、濫用瀉劑、利尿劑、節食或過度劇烈運動)來清除已吃進之食物。

 19、假日綜合症和季節性抑鬱

假日綜合症,是在長假後生活習慣難以調整的一種心理病。就是在節假日期間,由於過度疲勞、過度放鬆、暴飲暴食等而引起身體、眼睛、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的總稱。它既是身體疾病,也是心理疾病。例如學生不習慣早起、上班族不願工作、上班後沒有精神等。

季節性抑鬱症又稱季節情緒失調症,每年同一時間發作,常為秋末冬初開始,春末夏初結束。並不是單純的冬季抑鬱症,或小屋熱(cabinfever)。一種罕見的季節情緒失調症——夏季抑鬱症,開始於春末夏初,秋季結束。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造成季節性抑鬱症的病因主要是冬季陽光照射少,人體生物鐘不適應日照時間縮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出現情緒與精神狀態的紊亂。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心融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411/387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