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海外黨媒 四常委領銜深改組 李克強並未被削權 習以鄧為師

北京時間1月22日,猜測已久的「全面深化改革小組」人員配置出爐,習近平擔任組長,李克強劉雲山、張高麗擔任副組長,馬凱,劉延東、汪洋、栗戰書等19名中共高層「領銜」。這共計23人名單中有14名政治局委員,構成了4常委牽頭,10委員搭班的格局,其餘的則是將人大、政協、政法、民族等各個領域要員納入其中。

1月22日下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組第一次會議,副組長李克強、劉雲山、張高麗出席。據CCTV現場畫面顯示,除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副組長李克強、劉雲山和張高麗之外,在里圈就坐的有馬凱、劉延東、許其亮、汪洋、趙樂際、杜青林、王晨、周強、張慶黎、王正偉、王滬寧、劉奇葆、李建國、孟建柱、栗戰書、趙洪祝、郭聲琨、曹建明、周小川,共計23人。

據報道,「深改組」下設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民主法制領域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六個專項小組。針對這種情況,上述的人事安排可以說「情理之中」,但亦有「意料之外」。

之所以稱其為「情理之中」,是因為在此前猜測中,習近平擔綱組長,會有大批高層進入該小組等信號都已經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後陸續顯現出來。但是包括李克強成為小組副組長,設立六個專項小組以及習近平的表態等環節都有一些出乎外界意料的地方,也釋放出很多信號。

信號之一:李克強成為副組長打破削權傳聞

在之前的分析中,多數觀點認為小組的副組長更多的是應該由負責黨建的劉雲山和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擔任,而李克強可能不會參與其中。之所以說劉和張二人會進入,是因為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成立深改組是在「黨建」內容里出現——「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縱覽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並且既然是改革,必然離不開國務院系統的工作,因為要擔任副組長,所以張高麗出任也更合情理。而且在2014年1月7日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召開之時,是習近平率劉、張二人出席,這個跡象似乎更夯實了之前的猜測。

在胡溫時代,中國高層政治中更多的保留了「帝相分權共治」的色彩,即總書記統籌全局,總理負責具體事務,擔任這兩個職位的人也極少出現在一個「領導小組」中,以避免給外界造成那種一個人領導另外一個人的印象。也正是基於這兩個原因,分析才認為李不僅不回進入「深改組」,而且意味着李的權利被削弱。

此番李克強「進組」,無疑打破了外界傳聞,表明負責國務院工作的李並非被削權,在如此重要的「深改組」中仍然佔有一席之地。只是中共更加不避諱習近平在全局上的統領地位。

信號之二:六大專項小組避開政改話題推行制度反腐

在這次會議上,中共還宣佈了「深改組」將下設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民主法制領域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六個專項小組。這六個小組多是對應十八大報告中「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提法。只是將經濟和生態文明歸為一個小組,而把「政治建設」分離為「民主法制領域改革」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不僅讓「法」與「黨」的界限更為清晰、科學,也避開了「政改」這個敏感的話題。

此外,設立「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小組顯然在外界意料之外,所釋放的很明顯信號是習近平仍然認為「反腐風暴」沒有結束,一方面回應了一些官員「忍忍就過去了」的心態,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共在對反腐的態度上,將逐漸開始將注意力更加傾斜到「制度建設」之上,開始推行制度反腐。

信號之:習近平一馬當先國務院系統仍是中堅力量

由於在三中全會之時習近平對深改組的闡釋是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單靠某一個或某幾個部門往往力不從心,這就需要建立更高層面的領導機制」,並表示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統一部署全國性重大改革,統籌推進各領域改革,協調各方力量形成推進改革合力,加強督促檢查,推動全面落實改革目標任務。基於此,外界認為深改組的組成人員級別都會很高。但是目前從與會人員來看,4常委牽頭,10委員搭班,國務院副總理皆在其中的高配,顯然也出乎了外界的意料。

在「深改組」中,習、李、劉、張自不必說,其餘19人進入也是透露出這個小組將負責內政、外交、國防各個領域工作的信號。

除去李克強、張高麗外,馬凱,劉遠東、汪洋三位國務院副總理皆在深改組中,表明國務院系統仍然是「深改組」的中堅力量,改革的眾多領域,都需要國務院具體負責執行。

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作為唯一的軍方代表,既說明這輪改革如前言要覆蓋國家的「各個領域」,自然也必將包括軍隊。中組部部長趙樂際,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中宣部部長劉奇葆,政法委書記孟建柱,中辦主任栗戰書則分別從組織、政策、宣傳、政法、中央統籌各個方面參與其中,相信他們在六個專項小組中都將擔任重要角色。

作為中國四大權力機構的人大和政協,在這個小組中分別有兩人參與。人大系統是政治局委員、排名第一的副委員長李建國和副委員長兼秘書長王晨。作為中國最高權力機構,由於張德江並不在該小組內,因此李建國入選並無異議。而負責具體事務的王晨的入選,表明中共對於「深改組」的定位並非僅僅是「務虛」的宏觀定調,而是必須要讓政策執行下去。

政協方面由排名第一的副主席杜青林、副主席兼秘書長張慶黎、副主席,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王正偉和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四人出席。可見在「深改組」的人員中,人大政協兩套班子都要求「排名第一的副主席」和「負責具體事務的秘書長」加入。不過王正偉名字的出現,顯然又給了外界出乎意料,這或許表明了中共對於「民族事務」的特別重視,結合目前新疆、西藏現狀,中國民族政策未來是否會有所改變,值得觀察。至於周小川,相信他參與的身份更多的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身份,在金融方面出謀劃策,而非政協副主席。

中紀委方面進入的是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趙洪祝,由於在六個專項小組中還特意增加了一個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小組,由此可見中共對於反腐的決心並未消退,在這個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小組趙洪祝或將擔當重任。

周強、曹建明、郭聲琨分別以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公安部長的身份進入小組,政法系統三個「二把手」的進入,一方面表明了這輪改革必然需要國家機器的強有力支持,也表明中共在民主法制建設問題上,亦將進行大規模操刀改革。當然,曹建明的此番現身似乎也從側面證明了他已經從「被調查」傳聞中走出,平安落地。

信號之四:改革「以鄧為師」

在習近平於這次會議的講話上,也可以看出習很明確的向外界證明,他本人所主導的這次「全面深化改革」正是建立在鄧小平改革的基礎之上,改革的總目標在鄧小平戰略思想基礎上提出,自己是在「以鄧為師」。

在講話一開始,習近平就開宗明義,強調了「第五個現代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改革的總目標,而「鄧小平同志在1992年提出,再有30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這次全會在鄧小平同志戰略思想的基礎上,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也更加契合其上任之後南巡「追尋」鄧小平的行為。

此外,習近平也再次對歷史上社會主義探索各個階段進行了評價,「社會主義社會這樣全新的社會,在以往的世界社會主義中沒有解決得很好。馬克思恩格斯沒有遇到全面治理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他們關於未來社會的原理很多是預測性的;列寧在俄國十月革命後不久就過世了,沒來得及深入探索這個問題;蘇聯在這個問題上進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實踐經驗,但也犯下了嚴重錯誤,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黨在全國執政以後,不斷探索這個問題,雖然也發生了嚴重曲折,但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開放以來的進展尤為顯著。」在這個講話中,習近平承認蘇聯和毛澤東時代都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了經驗,但是都犯下了「嚴重錯誤」,發生「嚴重扭曲」,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帶來的則是「豐富經驗」,「重大成果」,「進展顯著」,兩相比較,態度立見。

並且在講話的第二點,習近平又強調了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這些觀點正是當年鄧小平改革之初所提出,習所強調的「進一步」再度表明了自己的改革是在「以鄧為師」,沿襲前人同時以圖開創新氣象。

當然,從人員和機構設置來看,小組也並非毫無問題,在很多觀察家看到這份小組成員名單之後的第一感覺就是「深改組」如此高規格,會否有「第二中央」之嫌疑,雖然多數政治局常委和委員身在其中,但是也並非「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會否有部分官員因此而有被「架空」嫌?此外,在中央深改組成員和總方針出來之後,各地方又會如何跟進,中國的內政、外交、國防等各個領域都會因此發生怎樣的變化,都將成為下一階段觀察「深改組」的切入點。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海外挺習黨媒多維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123/36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