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BBC分析:張成澤落馬 朝鮮政局未知數增多

朝鮮中央通訊社公佈的照片顯示在一次政治局會議上警衛將張成澤從他的座位上帶走

朝鮮中央通訊社公佈的照片顯示在一次政治局會議上警衛將張成澤從他的座位上帶走。

朝鮮政壇二號實權人物張成澤被解職、開除黨籍並被口誅筆伐,被視為自金正恩上台以來朝鮮政壇最大的震盪。

分析人士認為,「攝政王」張成澤及其追隨者被清洗,一方面表明金正恩的權力基礎更穩定,另一方面也加劇了高層權力真空和人事頻繁更迭造成的惶恐,增加了不確定因素。

根據朝中社12月9日發佈的《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關於張成澤事件公報》,對他的指控包括反黨、反革命、結黨營私、賣國、貪腐、吸毒、賭博和生活作風不正等。

67歲的張成澤是金正恩的姑父,是金正日去世前指定輔佐兒子金正恩接班掌權的幾名政壇老人之一。他落馬的具體時間仍有不同說法,但之前他曾官至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朝鮮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勞動黨中央行政部部長並領人民軍大將軍銜。

他還因負責經濟改革和開發事務與北京關係較密切,曾與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共同負責中朝邊境的經濟開發特區建設。

意料之中

上海社科院朝鮮問題專家劉鳴告訴BBC中文網,張成澤落馬是「意料之中」的事。

這不但因為張在過去幾年裏迅速成為朝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二號權勢人物,掌握了黨政軍大量實權,「權力實在太大」,還因為他對金正恩的「不忠、不敬」態度和行為招致後者的不滿。

他的對手也難免會據此向金正恩「打小報告」,提醒領袖「注意張成澤的動機和野心」。

美聯社前駐平壤記者站站長Jean Lee認為,清洗張成澤及其追隨者無疑令朝鮮高層人心惶惶,但同時也說明金正恩上台兩年後還在努力鞏固自己的權力系統。

她說,金正恩如此戲劇化地將自己的姑父拉下馬,釋放了一個令人膽戰心驚的信號,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自己的親屬也不例外」。

韓國分析人士則更多從「攝政王」不再有用反而有害的角度解釋張成澤事件。

法新社引述韓國世宗研究院(Sejion)高級研究員白鶴淳(Paik Hak-soon)說,張成澤的主要任務是確保2011年金正日去世後年輕的金正恩上台後權力移交的順利進行。

但過去兩年來,他說,金正恩已經建立和穩固了自己的權力基礎,不再需要「攝政王」的輔佐,更何況這位攝政的權勢和對自己的威脅看來在與日俱增。

張成澤現在被解職,除了當局抓到他兩名親信貪污舞弊的證據,金正恩對姑父的不滿強烈到了一定程度,另一個因素可能是12月17日金正日逝世二周年。

路透社稱韓國情報部門認為張成澤的妻子、金正日唯一的妹妹金敬姬目前沒有生命危險,但金正日逝世周年紀念中是否公開露面則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政權和政策

金正恩上台後,朝鮮繼續遵循金正日制定的方針政策。

劉鳴認為,這些國策不會因為張成澤及其勢力被清洗而大變;但朝鮮高層老一輩不斷被排擠出局,年輕一代不斷被提拔到要職,但許多高官和高級將領上台沒多久往往因政治原因或能力原因被撤職,人事更迭頻繁,難免加大政權的不確定因素。

金正恩明確堅持的政策是「軟硬兼施」,一方面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加強與亞洲和歐洲國家的經濟往來,穩固政權基礎,另一方面在核問題上堅持對美歐和國際社會保持強硬立場。

由於張曾主管經濟,包括與首爾和北京聯絡建經濟特區,朝中、朝韓及與外部世界的經濟往來可能會因張成澤去職受影響。

路透社消息說,有傳聞稱張成澤的一名親信已經潛逃到中國,處於韓國方面的監護下,而這名親信掌握了金正恩及其家族的財務信息,包括錢財存放何處。

中國對此表示「不清楚」,美國則表示有所聞但無法證實。

首爾的北韓問題研究所教授楊武仁(Yang Moo-jin)說,可以預計張成澤下台後,黨內將開展大規模清洗,尤其是張成澤人馬掌控的包括警察系統和政府財政、經濟事務部門,情況很「嚴峻」。

劉鳴認為,這的確是一大未知數,因為不知道金正恩政權將由哪些少壯力量掌控。

不過,他認為朝鮮未來動向的關鍵還是核問題。

他說,外界現在很難判斷金正恩周圍的人,包括顧問、軍師和左膀右臂,是否有足夠的經驗和智慧為他提供適當的意見,對可能遇到的挑戰作出適當的回應。

如果外部大環境對朝鮮在核問題壓力增大,金正恩和他的手下決定硬碰硬,那麼會發生什麼情況就難以預測。

另外,也不排除朝鮮高層一些人出於保護自己和家庭的身家性命而「作出極端的舉動」,他說。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周一表示,張成澤事件屬於朝鮮內政;中方希望朝鮮局勢穩定,亦會繼續致力推動與朝鮮的傳統友誼。

韓國統一部發言人金義道說,韓方目前難以估計朝鮮的局勢發展,但正密切留意朝鮮的內部與外交等活動。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1210/355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