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鮑彤:想念趙紫陽 中共一路倒退到毛集權年代

「如果內核還是黨領導一切,那就不是改革!」中共前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趙紫陽政治秘書鮑彤昨接受《蘋果》電話訪問強調,判斷一項決定是否政治改革,一定要看其本質是支持還是反對毛澤東的「黨中心」的設計。

今屆《決定》的第八至第十節,分別提到民主政治制度、法治中國、權力制約和監督等方面的改革,標題幾乎與1987年趙紫陽在中共十三大上做的報告一模一樣,內容也多有重複。但最大的不同是,趙的報告多次強調通過黨政分離、下放權力方式,緩步實現政改。而這次的《決定》中,不提政治只提「政府職能轉變」,又不斷強調「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決定》歪歪斜斜每頁都寫着「改革」,但字縫中無不是吃人的「黨領導」三字!政治體制上幾乎全無改革,而且反而退向毛的集權年代。

趙紫陽的報告至今仍被視為中共政治改革的「標杆」:不僅在第一次專門講述「政治體制改革」,內文也坦承「政府機構龐大臃腫、層次過多、職責不清」,更自我批評「現行的政治制度,是脫胎於革命戰爭年代而在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基本確立的……不適應在和平條件下進行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現代化建設」。

作為十三大報告起草小組組長,鮑彤認為趙紫陽的主要觀點便是「讓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從經濟和政治兩個方面推翻毛澤東設計的制度。具體方法便是黨政分開,黨不再插手法院、政府、市場、媒體等。談到當下,鮑認為雖然行政改革同樣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任何一個不推翻「黨中心」改革,都不可能解決現今的社會問題。26年前的觀點,今日仍然震耳欲聾。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1116/349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