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花30萬英國讀碩士 回國2年投千份簡歷難找工作成「海待」

國內重點大學本科畢業後,謝安(化名)為快速拿到碩士學位去英國留學一年,期間花費達30餘萬元。兩年前,謝安學成歸國,帶着"海歸碩士"光環的他卻在找工作的道路上接連受挫:投遞上千份簡歷石沉大海,找工作至今未果。如今,投簡歷已經成了他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癥結

沒有招聘季、應屆生概念,錯過"秋招";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和充分的準備,過不了面試。

心得

工作重在"自適",一是自己要認可這份工作,一是這份工作能體現自我的價值

海歸

留學英國

本想留學多學一個專業結果:相當於換個地方上網

端坐在記者對面,年僅25歲的謝安脫髮嚴重,已經開始有禿頂的跡象,"現在壓力很大,也很焦慮,我連一般的社交活動都不願意參加了。"謝安向記者訴苦。

三年前的謝安剛剛本科畢業,基於父母的期望,他順利地拿到了英國名校的錄取通知書,準備出國攻讀管理學碩士,"當時還是充滿希望的。"

讀本科期間,謝安的學校是國內知名的985、211工程重點大學,專業是廣播電視新聞學,而到英國,他轉向學習管理學,"當時覺得,選個新專業可以擴大就業面。"

本科畢業時,謝安曾有過直接工作的念頭,但是他沒有明確想從事的行業,也從來沒有去過招聘會,"想工作的願望不強烈,家裏又想我留學,也就去了。"

結果,謝安這樣描述自己在英國的生活,"到了英國,相當於換了個地方上網。"因為家庭條件比較好,謝安在求學期間並沒有特別為未來做什麼準備。對於所學的專業,他甚至有一點失望:"商科也就是個唬人的東西,沒有學到什麼專業技能。"

留學僅一年,謝安總共花費達30餘萬元。

歸國發展

以為上班就在高級寫字樓結果:錯過"秋招"機會

2011年9月,完成碩士畢業論文的謝安回到成都,卻並不急着找工作,"回國後,覺得終於擺脫了在國外的孤獨生活,我玩了一個月。"談到對工作的期望,謝安模糊而感性:"當時我的想法就是,在高級寫字樓里上班,穿西裝、打領帶。"

先在父親的公司幫幫忙、打打雜,處理一些私事,時間一晃,就到了11月底,謝安仍然沒有一份屬於自己的正式工作。

作為在2012年畢業的應屆生,他錯過了"秋招"這個關鍵時期,也並未利用好自己應屆生的身份,"沒有招聘季、應屆生等的概念,我以為找工作是個簡單的事情,從來沒有認真關注過這一塊的資訊。"

直到12月,通過父母的關係,謝安找到了一家報社的工作,"但是這份工作,我只做了三個月就主動辭職了。"

謝安母親告訴記者,當時帶謝安的老師曾指出他不適合做這一行,"可能這個事情對他有些打擊,即使後來他的老師做了改觀,他的自信心卻回不來了。"

海待

面試遇挫

初投簡歷只選大公司結果:過不了面試

謝安離開報社後,已是2012年3月,他拿到了碩士畢業證書,不再屬於應屆生。他不能以應屆生的資格參加校園招聘,也不能在看重工作經驗的社會招聘中佔據優勢,就業道路因此變得艱難而狹窄。"一開始我投的簡歷不多,只投一些比較好的大公司。"據謝安介紹,在2012年3月到5月這三個月的時間裏,他接連投出了幾十份簡歷,都是像西門子、IBM等效益好的大型外企,而且涵蓋各類型的職位,從商務助理、諮詢師到店長等。

然而謝安接到的面試通知卻只有三四份,且通通以失敗告終。在一次面試中,他甚至惹怒了公司人力資源部的主管。當時謝安已經通過了該公司的初試,二面的時候人力資源部的主管問他對於這份工作具體內容的理解,謝安含糊其辭的回答讓主管很不滿意,她質問謝安:"你知道你想做什麼不?""我當時回答『我不知道』,人力主管很生氣,小聲說了句『怎麼會有人不知道』,還質問她旁邊的人我是怎麼通過一面的。"

總結這一階段的失敗經驗,謝安說:"投的簡歷太少,所以面試少,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和充分的準備,所以面試過不到吧。"

面對現實

投簡歷成為生活一部分調整自己重新適應求職之路

2012年5月,謝安回到了父親的公司中,據他自己講述,那是一家經營狀況不好的小公司,做不久。

求職至今,謝安投出去的簡歷都有上千份了,但是他的自信心卻日益不足。隨着求職失敗經歷的累積,謝安開始將自己的眼光從名企轉移到一般公司,也考慮起公務員及事業單位,"2012年的公務員省考和國考我都參加了,但都沒有通過筆試。"

"現在投簡歷已經成了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求職的想法也是一天一變,"最開始我嚮往在有落地窗的高級寫字樓上班,後來我覺得工作輕鬆就行。當時家裏聯繫了一家單位,是做技術的,工作雖然輕鬆,工作環境卻太差,想到自己讀了那麼多書,還留了學,去那樣的地方當一名技術工人,這讓我失落。"

現在的謝安,認為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自適","這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自己要認可這份工作,一個是這份工作能體現自我的價值。"但是對於自己到底要做什麼,想做什麼,他還是沒有想清楚,"我想過離開成都去地級市發展,也想過自己創業。我現在一焦慮就上求職網站。"

目前,謝安正在準備公務員考試,"想去圖書館工作,我愛看書,圖書館工作也適合我不善於與人交際的性格。"

專家分析>>>

競爭形勢不比20年前

謝安並不是個例,當今社會"海歸"變"海待"的人越來越多。針對這種狀況,記者聯繫到了四川省社科院胡光偉教授。

"說到『海歸』,20年前值得驕傲,但現在卻不是驕傲的資本了。"胡光偉說,如今出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回國後找不到工作的人比比皆是,"經不起市場的檢驗,對職位要求過高,自身也不是特別突出(的那部分海歸)就會被淘汰。"

胡光偉指出,好學校也不一定個個都是好學生,"市場不會因為他們是海歸而優先選擇,社會能提供的職位又有限,大家都要通過自身努力競爭獲取。"胡光偉建議,"海待"們可以適當放低就業要求,並且指出有留學想法的人也要根據自身狀況來選擇。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四川在線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0604/31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