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如何讓愛情永恆 專家驚人建言:打倒「浪漫」

—專家建言:墜入愛河不如站在愛河裏

情人節素材

為什麼浪漫愛情和死亡經常配對?莎士比亞為什麼把羅密歐與朱麗葉特寫成悲劇?

2月14日情人節前,一位對情感、關係問題頗有研究的作家疾呼:打倒「浪漫」。

每年情人節前,「情」、「愛」、「浪漫」和「禮」出現在各類媒體的頻率都急劇加大,為這個甜蜜包裝的節日增添氣氛。

常言道,愛情是盲目的。不過,也許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人們被理想化的愛情這個虛幻理念蒙住了雙眼,自己盲目,收穫苦澀。

按照作者和記者馬克·佛農(Mark Vernon)的說法,理想化的浪漫愛情是持久的家庭或配偶關係的頭號敵人,應該被打倒。

佛農指出,現代商業社會,理想的愛情被裹上神聖包裝,置於聖壇之巔,仿佛沒有體驗過這種神聖愛情你就白活了一輩子。

而至純至美的表象背後卻是實實在在毫無美感可言的商業利益和計算。

這種混合體無處不在:超過2萬英鎊的婚禮、情人節活動和禮品、找情人網站、情人節前後佔據各個影院的主題電影、餐館酒店的情人節套餐......

佛農認為,對「理想愛情」這一現代「迷思」的追求給人的壓力實際上不僅無益於情侶配偶之間關係的穩定、持久、幸福,反而會起到侵蝕作用。

而這種迷思之所以危險,正在於其威力。

「迷思」

佛農說,大多數人不相信「愛情迷思」是幸福關係的大敵,這一點就說明了這種威力。

馬克·佛農不是反對愛、愛情,而是反對盲目的、為愛而愛、佔有式的「愛」。

「被愛情蒙住雙眼」的情侶們滿懷幻想步入婚姻的殿堂,然後從雲端落到地上,睜開雙眼重審現實世界,離婚。

從另一個角度看,再婚伴侶的婚姻持久程度和成功率較高,一個重要因素是關係雙方都已經把「理想的愛情」理念留在婚姻的大門外。

最近有一項研究發現,伴侶關係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諸多因素,其中頭三條分別是:雙方自願、社會支持和財務穩定。

這些重組家庭的伴侶能夠理智地交流、商討、談論生活和家庭關係中遇到的困難,也更願意從自己的家人朋友那裏尋求精神支持和幫助,「柴米油鹽」方面也更務實。

佛農對「理想愛情」的批判還深入到更深的層面:為什麼愛情經常跟死亡聯繫在一起?

莎士比亞寫《羅密歐與朱麗葉》時,把這部劇定性為悲劇。佛農的理解是,莎翁早已洞察一深刻的真理,那就是當浪漫向年輕情侶伸出惡毒之手,攥住他們的心,悲劇就必然會發生。

矯枉過正

也有跡象表明,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醒悟過來,決定擯棄「浪漫愛情」這種迷思,佛農說。

比如,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英國單身獨居者比例增加了50%;許多單身人士表示,這種生活方式意味着更大的自由,也有更大空間和時間用於其它的關係,比如與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更多交流。

這種態度似乎表明這些人如果沒有經歷過也至少目擊過「兩人世界」的甜蜜和與之相伴的嫉妒、猜疑、爭吵、排斥等不那麼美好的東西。

曾經有無數人到谷歌網站搜索對「什麼是愛情」這個問題的答案,而現實中許多人對「愛的巔峰」不懈追求,結果卻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愛,本質上是針對他人的,而不是愛本身。

有一位哲學家曾提出,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無條件的愛;上帝的信徒感受上帝賜予的無條件的愛,不信教的人向身邊的人尋求這種愛,把身邊的人當成上帝,結果自然是失望。

佛農認為,愛是實實在在的。擁有和呵護愛是一門藝術,其真諦在於拋棄「墜入愛河」的念頭,樹立「站在愛河」的態度。

站着,別墜入

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意味着佔有和被佔有,註定無法持久,因為佔有會摧毀鮮活的愛。

在以愛的名義奪走愛的生命之後,你哀嘆:愛情枯萎了,愛情死了,因為它不再浪漫,不再震撼。

佛農建議,在這個情人節到來前,給「站在愛河」一個機會。

站在愛河裏的情侶或許發現他們的愛擁有了更多的營養,比如慷慨、寬容、誠實、坦率,還有更多的心靈共鳴。

就好像一首歌里唱的: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BBC中文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0215/284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