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中共在敘利亞的利益

年初,當聯合國安理會就敘利亞局勢進行表決時,15個成員國中只有中國和俄羅斯行使了否決權。但隨着敘利亞局勢的進一步惡化,就連總統阿薩德最強大的外國盟友俄羅斯最近也開始轉變態度,認為其處於敗落之勢,俄羅斯正制定應急計劃,幫助本國公民從敘利亞撤離。但中共政府對此尚未有更新的表態。

其實,長期以來,中國並沒有將太多精力花在處理中東問題上,沒有如俄羅斯在敘建有海軍基地那樣的巨大戰略利益。中國與敘利亞的政治關係也並無太多可圈可點之處,兩國雖然早在56年前就建立了外交關係,但直到2004年,敘利亞總統才實現歷史上首次訪問中國大陸。而中國的國家主席和國務院總理從來沒有訪問過敘利亞。

那麼,中國在敘利亞維護的到底是什麼利益?

首先是經濟利益。中國在敘經濟利益的代表是一些投資項目。敘利亞長期與西方關係不睦,所以需要中國的投資、技術、人力以及商品。根據官方資料,2011年中國向敘利亞出口24億美元,進口只有3000萬美元。中國的中石油、中石化及其下屬企業等大型國企,以及三一集團、中興通訊、華為通訊、長安汽車等重量級民企都在敘利亞當地設有辦事處。

筆者一年前在跟中興通訊、中石油等中資公司人員交流時得知,敘利亞局勢動盪後,中國使館、商務部在敘經參處早早地制定了撤僑的應急預案,但一直沒有公開實施,而是通過給各中資公司發佈情況進行「隱性撤僑」。於是一年來,中資公司紛紛壓縮在敘規模,逐步撤出人員。中石油、中石化在敘利亞東北部的礦井早已停工,人員要麼回國要麼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中轉到他國待命。如今留守在敘利亞的中資公司只有中興通訊等極少數企業。中興通訊本來在幾個月前也已經安排部分人員從大馬士革撤到了也門,但不久又回到了當地。他們依然堅持回去的理由很簡單:完全撤離後恐怕很難再回去。

利比亞就是前車之鑑。當初中國對卡扎菲政權的反對派並沒有給與足夠支持,反對派得勢後對西方投桃報李,將一些西方公司請到當地進行項目合作。而在利比亞戰爭後中國公司雖然也派人到當地考察,但很多項目已經無法繼續,損失巨大。之前撤出的3萬多工程技術人員也不可能完全回到當地。

就中國在敘利亞的項目和投資而言,它們既是國內經濟活動觸角的延伸,又是保障能源安全的一個步驟。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是中國在敘利亞最大的利益所在。

但除了經濟利益,也有政治考量在內。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投否決票,辨稱是為維護《聯合國憲章》的權威。箇中緣由,乃是《聯合國憲章》最核心的內容是主權至上原則。中國數十年來一直如履薄冰地處理涉及主權和人權爭議的國際問題,擔心人權超越主權成為國際通行準則,認為只要維護了主權至上這個框架,國際秩序就不會被顛覆,國家利益就不會受損。

從敘利亞局勢一年多的發展來看,由於中俄的堅持,《聯合國憲章》的基本原則確實得以維護;但與此同時,敘利亞的社會裂痕也越來越大,難民越來越多,局勢比數月前更要失控。這種恐怖的膠着和麻木的拖延,其實只符合阿薩德政權和俄羅斯的利益——阿薩德不願意輕易將父輩打下的江山拱手讓人;俄羅斯也不願意傳統的勢力範圍隨着阿薩德垮台而陷落。最尷尬的是中國,並沒有從否決票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相反,久拖不決的局勢已經給中國在敘利亞的利益帶來了巨大損害。

可以說,中國和敘利亞關係的友好,更多的是基於同被西方社會邊緣化之下的「抱團取暖」。但數十年來,中國在不斷的發展進步,而敘利亞則一直處於半封閉的家天下狀態。兩國在上個世紀50-60年代結成的「反帝友誼」的光環漸漸退去,交往也逐漸擺脫了意識形態的束縛。如今的中國是一個希望融入現存國際秩序,實現和平崛起,同時維護既得利益的國家,這與敘利亞的政治思維形成了一定的差距。維護阿薩德政權已經不能給中國帶來政治利益,反而損害了中國的國際形象,讓中國着力宣傳的「負責任大國」的口號,受到國際社會的質疑乃至嘲諷,給中國與國際社會加深往來製造了一定的障礙。同時也使很多中國公司不能制定長期的在敘發展策略,進而拖累整體規劃的安排和實施。

中國不應該過度擔憂「敘利亞模式」會被西方在中國邊境民族地區複製來損害自己的利益。中國是大國,應該有這個自信。相反,中國應該更在意在敘利亞的戰略與政治利益、經濟與人的安全利益如何通過外交手段來維護,進而關注由這種外交塑造的中國形象如何影響中國和平崛起的進程。這才是中國在敘利亞的利益邊疆。

如今,隨着反對派不斷攻城略地,外界傳出阿薩德可能準備出走的說法。同時美國航母部署到了地中海,北約也將在敘利亞邊境部署導彈來威懾阿薩德。中國的態度再次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可以預見的是,中國不大可能實現與過去態度相比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但鑑於阿薩德下台只是個時間問題,中國的態度會更加客觀和理智。自今年2月以來,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曾分別邀請敘利亞反對派「全國委員會」主席加利溫及敘利亞「全國民主變革力量民族協調機構」總協調員阿濟姆率團訪問中國大陸,這說明中國對「否決票事件」試圖進行一些修正,開始為「後阿薩德時代」默默佈局。

可以樂觀的跡像是,中共十八大報告的外交部分,有一個與前幾次報告不同的亮點:增加了「維護我國海外合法權益」這句話,這或許意味着中國今後會越來越重視海外利益保護,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也會更多通盤考慮。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1225/275017.html